消費社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消費社會(consumer society)
目錄 |
消費社會是指生產相對過剩,需要鼓勵消費以便維持、拉動、刺激生產。在生產社會,人們更多關註的是產品的物性特征、使用與實用價值。在消費社會,人們則更多的關註商品的符號價值、文化精神特性與形象價值。
消費社會是指後化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消費成為社會生活和生產的主導動力和目標。確實,在消費社會裡,價值與生產都具有了文化的含義。傳統社會的生產只是艱難地滿足生存的必需,而消費社會顯然把生活和生產都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範圍。消費一詞,按照威廉斯的說法,其最早的含義是“摧毀、用光、浪費、耗盡”。 費瑟斯通在論及消費文化時指出,作為浪費、過度使用與花費的消費,在對資本主義社會和國家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主義強調中,表現的是一種自相矛盾的情形,因此,這樣的消費必須加以控制和疏導。消費社會的控制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這種新控制模式的獨特之處在於:以誘惑取代鎮壓,以公共關係取代警察,以廣告取代權威性,以創造出來的需求取代強制性規範。古典或傳統的經濟價值觀念總是與短缺聯繫在一起,但工業資本主義的生產的不斷擴大,其結果必然導制過剩。消費的觀念就變得日益重要,這是後工業化生產所必需的前提。
資本主義生產經歷過生產過剩導致的經濟大蕭條,消費的觀念就成為後工業資本主義生產的精神支柱。
- 消費社會是為了剋服市場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即用遠超過人實際需求的消費欲望拉動有效需求,剋服市場社會貧富差距導致的需求不足問題。
- 工業社會不過是把人的需求細分,專業化,在全部的領域都有自己的產品提供商。消費的社會,可以說和工業社會沒有對立的關係,消費的社會可以是工業社會也可以不是,工業社會可以是消費社會,也可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