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狹義的海洋牧場是指為增加特定海區資源量或引進外來水產經濟物種,通過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等手段將生物苗種(目的生物)經過中間育成以及(或)人工馴化後放流人海,利用海區中的天然餌料,並投放人工魚礁等措施建設適於目的生物生存的生態環境,藉助聲、光、電或目的生物自身的生物學特性,運用現代生物資源監測技術和環境監測技術等予以科學的人工管理的未來型漁業模式。
廣義的海洋牧場泛指人工墾殖海洋生產水產生物資源的增殖型漁業,其理論和實踐基礎主要基於海洋生產力的可塑性、自然高生產力系統及高產漁場的可模擬性、環境質量的可控性以及資源生物品種性狀的可塑性等。
海洋牧場建設是多種技術的集成,它綜合了傳統的海水養殖技術、海水增養殖技術、海岸工程技術、漁業資源管理技術以及現代化高新技術(如衛星、遙感、生物工程等)。從具體的建設內容看。海洋牧場可分為兩部分,即資源的增殖和運營管理,如圖l。
1.強調生態系統的整體構建。
海洋牧場以恢復或增加特定海區資源量為目的,其建設過程依據海洋生態學理論,針對多種目標資源的時間和空間分佈,建立複合型的資源增殖技術系統與綜合管理技術體系,以提高海域的綜合生產性能,獲得最大的生產和經營效益。海洋牧場建設具有區域性和綜合性特點,強調海區生態環境建設,通過投放人工魚礁、建設人工藻床、底播貝類、放流魚苗等手段,兼顧海洋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營造立體化、多營養層次、綜合性的生態系統,實現種間生態互補和共生互促。海洋牧場既不同於海水養殖,也有別於單純的人工放流,更不是兩者的簡單組合,需要人為地在自然海區營造適宜對象生物棲息、生存、繁衍的環境,吸引野生或人工放養的海洋生物“定居”,使生態系統在人為控制和影響下進行生產,促進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發展和生物資源的持續增殖。
2.半人工干預的養殖和管理。
海洋牧場有別於傳統的捕撈漁業和養殖漁業,它充分利用海域空間及各種環境資源條件,在此基礎上加以適當人工干預。海洋牧場海域經過人工改造建設,輔以人工魚礁作載體,藉助底播增殖等手段,以增殖放流為補充,充分利用自然生物資源及水域生產潛力,再通過適當人工控制實現經濟生物的人工增殖和自然增殖。海洋牧場要求海區的天然水質、水溫、溶氧、pH值等各項指標適宜目的生物生存,對象生物的生長繁殖依賴海區天然餌料,少量投餌甚至不投餌,更多的讓生物在自然環境下生長,依靠海洋牧場中的自然食物鏈和魚群之間的相互作用,促使海水中人工餌料處於某種“不足”狀態,從而提高了餌料利用效率。這樣,既充分釋放了水域生產潛力,又保護了海域牧場生態環境。在自然狀態下,生物病害較少,避免了使用漁藥,致使漁獲物藥物殘留很少。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現代化生物行為學控制技術,藉助聲、光、電等手段吸引野生資源集聚,防止生物資源逃逸,從而形成了人工“圈養”狀態。有別於一般的養殖收穫方式,海洋牧場的漁獲採用科學化管理,保障了可持續收穫,即有節制、有計劃地捕獲目的生物,始終保持一定的資源量。
3.兼顧綜合效益和長遠效益。
海洋牧場是一種兼顧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生產模式:第一,海洋牧場涉及近岸和離岸、兼顧養殖和增殖的多營養級立體生態養殖,能夠提高經濟生物的產量和質量,為人類提供大量優質蛋白質,對於解決和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第二,海洋牧場建設是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的重要途徑。通過放流原良種水生生物,提高目的生物幼苗成活率,不僅能夠恢複種質資源,提高海區資源量,而且能有效改善生態系統結構。第三,有利於促進海洋第三產業發展,優化海洋產業格局。海洋牧場建設可以改善海區生態環境,促進濱海旅游業的發展,特別適於發展集餐飲、游釣、觀光、娛樂和商業於一體的休閑漁業。此外,海洋牧場的低碳投入(少投餌甚至不投餌)和增加碳匯(貝藻類)的功能對於應對全球變暖也有重要貢獻。
4.資金投入大建設周期長。
海洋牧場建設是一龐雜的系統工程,綜合海洋土木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多種技術構成先進的產業技術體系,是知識和資本密集型的現代漁業類型。海洋牧場可持續發展特性決定了其建設和運營的長期性。從前期人工選址、苗種培育、營造人工生境、人工放流,到後期的生物資源和環境質量監測,每一步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多種技術支撐,如海洋勘探技術、人工魚礁技術、育種技術、漁業資源管理技術等,且每項技術的應用和優化都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另外,生態系統的建立和完善,目的生物適應生境、附著定居以及進入世代繁殖周期的生物學過程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周期。
- 王愛香,王金環.發展海洋牧場構建“藍色糧倉”(J).中國漁業經濟.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