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規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泰勒規則(Taylor's Rule)
目錄 |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基本上接受了貨幣主義的“單一規則” ,把確定貨幣供應量作為對經濟進行巨集觀調控的主要手段。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美國巨集觀經濟調控領域發生的最重大事件之一,就是預算平衡案被通過。在新的財政運作框架下,聯邦政府已不再可能通過擴大開支、減少稅收等傳統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從而在相當程度上削弱了財政政策對經濟實施巨集觀調控的作用。這樣,貨幣政策就成為政府對經濟進行調控的主要工具。面對新的局面,美聯儲決定放棄實行了十餘年的以調控貨幣供應量來調控經濟運行的貨幣政策規則,而以調整實際利率作為對經濟實施巨集觀調控的主要手段。這就是現在美國金融界的“泰勒規則”
泰勒(Taylor)規則是常用的簡單貨幣政策規則之一,由泰勒於1993年針對美國的實際數據提出。泰勒規則描述了短期利率如何針對通脹率和產出變化調整的準則,其從形式上看來非常簡單,但對後來的貨幣政策規則研究具有深遠的影響。泰勒規則啟發了貨幣政策的前瞻性。如果中央銀行採用泰勒規則,貨幣政策的抉擇實際上就具有了一種預承諾機制,從而可以解決貨幣政策決策的時間不一致問題。只有在利率完全市場化的國家才有條件採用泰勒規則。
泰勒規則分析[1]
假定N是通貨膨脹率,N * 是通貨膨脹的目標,i是名義利率,i * 是名義目標利率。從中期來看,i * 與N * 是聯繫在一起的,如果真實利率給定,那麼名義利率和通貨膨脹在中期是one for one的對應關係。假定U是失業率,Un是自然失業率。
泰勒認為,中央銀行應該遵循以下的規則:
a和b是正的繫數。
上式的含義:
(1)如果通貨膨脹等於目標通貨膨脹(N=N * ),失業率等於自然率(U=U * ),那麼中央銀行應該將名義利率i設為它的目標值i * 。這樣經濟將保持穩定。
(2)如果通貨膨脹高於目標值(N>N * ),那麼中央銀行應該將名義利率設定為高過i * 。更高的通貨膨脹率將導致失業增加,失業增加將反過來導致通貨膨脹下降。
繫數a表示央行對失業和通貨膨脹關心程度的不同。a越高,中央銀行面對通貨膨脹就會增加越高的利率,通貨膨脹下降速度將更快,經濟放慢的速度也會變快。
泰勒指出,在任何情況下,a都應該>1。因為影響支出的是真實利率,而不是名義利率。當通貨膨脹增加時,央行如果想壓縮消費的話,就必須增加真實利率。換言之,央行增加名義利率的幅度應該大於通貨膨脹的幅度。
(3)如果失業率高於自然率(U>U * ),央行應該降低名義利率。名義利率下降將導致失業率下降。繫數b反映央行對失業與通貨膨脹之間關心程度的不同。b越高,央行就越會偏離通貨膨脹目標來保證失業率在自然率附近。
泰勒認為沒有必要刻板的遵守這個規則。當發生嚴重的外來衝擊時,貨幣政策不必拘泥於這個公式。但是,他強調這個規則提供了一個貨幣政策的思路:選擇一個通貨膨脹目標,不僅考慮到當前的通貨膨脹,而且也考慮失業的情況。
研究發現,美國和德國的中央銀行在制定貨幣政策時,並不考慮泰勒規則。但是這個規則很好的描述了它們在過去15-20年間的行為。
泰勒規則是在批評之中逐漸完善起來的。對泰勒規則的批評首先來自其對預期因素的忽視。傳統的泰勒規則對通貨膨脹缺口的衡量是直接以當期實際通脹率扣除物價上漲來表示的,計算上雖然簡便但是用處並不大,因為事前預期的通脹率才是斟酌貨幣政策取向的關鍵。基於此Clarida、Gali、Gertler將預期引入構建了“前瞻性”泰勒規則(forward-looking)。以預期為基礎的前瞻性泰勒規則表示如下:
其中表示t期的信息It來預測t+1期的通貨膨脹率。在前瞻性泰勒規則中目標利率不再取決於“事後”的通貨膨脹率,而是取決於根據已有信息做出的對未來通脹率的預期。 對泰勒規則的第二個批評源自其對匯率因素的忽視。在一個開放的經濟體中,匯率可以通過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來影響通貨膨脹。基於此,Lawrence Ball建立了開放經濟下的貨幣政策規則,形式如下:
等式左邊的變數為MCI(貨幣條件指數),是根據經濟狀況分別對利率和匯率賦權,權重ω和(1 − ω)分別是利率和匯率對總支出影響的比重,代表實際匯率。這個公式的優點在於引入了匯率因素,政策的制定這可以通過調整利率以抵消匯率對支出的影響,熨平經濟波動,但缺陷在於ω的賦值帶有主觀色彩。
- ↑ 金聖才.米什金《貨幣金融學》(第7版)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M].中國石化出版社,2007.5.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