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生態農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沼氣生態農業是根據經濟學、工程學及生態學等原理建立起來的一套經濟、生態及社會效益相互統一的農業生產體系,它是以沼氣建設為中心,將養殖、種植、家用能量等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實現物質、能量之間的多層次、多途徑的利用和轉化,從而達到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保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多樣性,達到高產、高效、優質、低耗的目的,對促進農業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農民的脫貧致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
沼氣生態農業具有2個顯著的特征:
一是協調性。它以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的協調統一為目標,是講求綜合效益和優化農業結構的農業新模式。
二是持續性。它的永續發展的理念具有前瞻性,即除了確保生態系統的環境質量形成良性迴圈外,還須保證農戶和區域內的農業生產具有全面的、長期發展的能力。從這兩個特征看出,發展沼氣生態農業,不但可以解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問題,而且可以增加農民持續穩定的收入。
沼氣生態農業發展中存在問題[2]
1.沼氣池建、管及配套服務不完善
沼氣弛大多是以混凝土澆築而成.常出現配套設計不合理,池體質量差,管道安裝不規範等問題;部分池13常管理不善,滲水、漏氣不及時維修.停用、荒廢現象不容忽視;建後配套服務體系不健全,建管脫節,影響到農戶使用。產生以上的原因,一是沼氣池存在技術難題,如大出料不便,秸稈等草料進出料難.混凝土現場澆築施工周期長受天氣影響等。二是建池技工責任心和技術參差不齊,缺乏等級評定標準,未能真正實現“優質優價”。三是部分建池戶文化素質不高,接受新事物慢。四是服務網路不健全,從事沼氣行業經濟收人低。
2.過於依附養殖業的發展
目前有一種態勢,如果養殖業特別是養豬效益不好,招氣發展緩慢,過於依附養殖業。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現在的沼氣池是以豬、牛糞便為主原料設計的,實現了自流進料,配置出料裝置,推進了沼氣發展。但對於農村大量的秸稈等草料還存在進出料難問題,以致部分養豬少的農戶沼氣池停用荒廢。
3.沼肥綜合利用技術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不高
沼氣池除解決農戶生活用能外,沼肥的綜合利用具有更廣泛的經濟和生態效益。但目前在一些種植業有一定的操作技術規程.養殖業上幾乎一片空白,還出現過以沼液為添加劑飼養,其料肉比比世界先進水平低,讓養殖界人士瞠目結舌。而種植作物施用沼肥,也存在投勞重的難題。出現這些情況,一是科研投人不足。二是行業人員關門自守,沒有在沼肥綜合利用上和農技及畜牧等技術人員合作,共同試驗推廣。
4.行業工作方法守舊,發展定住不准
大部分農村能源部門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基本靠財政補貼,行政推廣的辦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出現農村能源部門工資和下鄉費拖欠現象,降低了從業人員士氣.影響到技術推廣應用另外發展定位不准,政績工程多。沼氣生態農業的發展是以一定的生產力水平為條件的,具有規模效益性,多功能性和依附性。自給、半自給的農戶,經營單一,規模狹小,既辦不出規模效益,更辦不出綜合效益,勉強他們辦沼氣生態農業,是難以收到效果的;一些非從事農業產業而富裕的農戶,建沼氣池大多只能充當化糞池的作用。
發展沼氣生態農業的對策[2]
沼氣生態農業具有良性迴圈利用功效,是解決境的重要途徑.有很強的發展潛力。在推廣巾建議從下幾個方面考慮。
1.提高建池質量,加強日常管理,完善服務體系
建池質量與技工有直接關係,應制訂出拄工等級評定標準,定期舉辦技術更新等職業素質培訓,組建高素質技工隊伍;切實推行“優質優價,建壞賠償”翩度,調動技工提高建池質量的積極性;同時規範施工,選擇適合本地區的沼氣技術,如“三結合一配套”。關於池的日常管理,應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以技術人員、技工、示範戶為主對有池戶言傳身教。完善建後服務網路,從各層次上採取各種有效的組織形式。一是完善省、地、縣三級技術服務網路,確保正常的供貨渠道和技術服務,辦好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二是因地制宜,組建基層眼務網路。各鄉鎮、村由農技員兼職沼氣技術員,本地責任心強,技術好的技工為維修員.採取分片包乾責任嗣,按地方情況收適當的服務費和沼氣零配件差價,以提高技工積極性;茬建池多的鄉村發展民問服務組織.如農民沼氣協會,沼氣科技示範戶+農戶等形式的沼氣服務組織。
2.加快池型換代.推廣利用秸稈發酵技術
新池型、新技術應遵守《農業技術推廣法》,遵循試驗、示範、鑒定、推廣的程式原則。目前沼氣池技術已趨於完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應刻苦攻關,研究新池型,技術創新是行業發展的原動力。對於秸稈等草料進出料難,可將草料層切粉化後人池,再定期添加沼氣促進劑以分解纖維,增加產氣,以改變過於依附養殖業的局面。
3.搞好綜合利用
沼渣含有10%一20%腐植酸,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好肥料;沼液含有速效氮、磷、鉀等營養物質,是一種速效肥.還含有多種氨基酸、微生素,這些養分自固相轉為液相,易被動物吸收,有促進生長作用。將沼肥用於種、養業可實現良性迴圈,提高效益。目前除沼液浸種,沼肥種棉、種菜、養魚外,其它綜合利用相關操作技術規程.要依托科研單位加大科技投入,各級同行應與農技、果茶、畜牧、水產等專業人員相互合作,共同研究試驗.提高沼氣生態農業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制訂出相應的操作技術規程。列現有的規程經過實踐在技術上進一步提高完善另外可用二種方法解決運沼肥投勞大的問題:一是小型沼氣池,用廢汽油桶改為運肥工具,在汽汕桶口的另一邊中部剪一個@25cm的孔,用:倒人沼肥,再在汽油桶口安裝閘閥,便於放沼肥,然後將汽油桶剪孔向上,橫卧於雙輪車中,用雙輪車將沼肥運到施用現場。二是大中型沼氣池,以水產用的塘泥抽淤泵為出料裝置.將沼肥抽到運糞車中,再拉到施用場所。
4.轉變行業工作方法.確定發展方向
在新形勢下,應改變傳統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按照市場化推廣。企業化經營思路,走農民自費建池,有償技術服務的發展之路。推動招氣建設進入市場發展軌道.採用經濟的手段推廣,井在推廣工作中搞活自己,增加發展後勁,如技工的培訓收適當的技術培訓費,沼氣推廣收適當的管理費.以技術人股發展股份制沼氣生態農業等。當然沼氣生態農業又是社會公益性的弱勢行業,應積極爭取政府投人和政策性傾斜,逐步提高造血功能.為進人市場創造條件。在確定發展方向時,應根據沼氣生態農業的特性,優先發展種、養專業戶.逐步由以戶用小沼氣池轉向大中型工程,並向商品化、社會化方向轉化。沼氣生態農業的發展是以一定的生產力水平為條件,專業戶一般有原料(養豬場)、有資金、有技術、有文化,具備發展條件,可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另外,中國加入WTO後,會加劇農業產業競爭,農業必然會走集約化發展之路,相對集中的種、養業為沼氣生態農業發展大中型工程提供了環境,加上農村勞力逐漸轉入非農業生產,他們迫切需要優質能源,辦集中供氣的沼氣工程,走沼氣商品化、社會化是一種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