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災害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森林災害經濟是研究森林災害的預防、治理和保障的經濟關係及其運行規律的一門邊緣性學科。具體來說,它包括森林災害的預測、監測,預防設施和組織的建設,信息的傳遞等;災害發生時的指揮搶救與後勤供應;災害發生後的善後處理,包括災害的普查、經濟損失的計算和如何恢復森林資源的有關經濟政策等。為此,可以簡化為森林災害經濟是專門研究森林災害防(預)、治(理)、保(障)過程中內在經濟聯繫的一門邊緣學科。
從森林災害經濟的研究對象來看,森林災害經濟研究的內容涉及比較廣泛,既有森林災害的預測、監測和預防設施及組織建設的經濟問題,又有災害發生時的指揮搶救與後勤供應的效益問題,同時還有災後的普查、經濟損失統計與評估,以及如何恢復森林資源的有關保障與經濟政策等問題。
從推動森林災害經濟研究向一個完整的學科體系發展的意義出發,森林災害經濟的研究還應包括森林災害的分類、特點及規律;學科的研究對象、內容;森林災害的統計指標及指標體系;森林災害損失的評估理論與方法;森林災害的救災保障管理體制;以及有關經濟政策和法律等方面的問題。根據我國林業生產管理實際,為了有效地控制森林災害,發展森林資源,筆者認為在森林災害經濟研究方面,目前應重點開展以下幾個問題的研究。
(1)對森林資源災害現狀的研究。災害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條件下發生的,它一定會與自然景觀形態存在著必然的聯繫,比如大的森林火災多數分佈在大小興安嶺及西南林區;冰凍災害多發生在長江流域,等等。因此,研究不同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與社會環境對探討災害的特點、規律有重要的意義。從森林災害本身的發生髮展過程看,它也有一定的規律性。從時間分析,它存在潛伏期、爆發期、持續期、衰減期及平息期;從空間分析,它存在災源區、中介區和災泛區;從受害程度分析,可分為重災區、輕災區、一般災區等。只有對災區的特點、災害發生的規律及對社會經濟帶來的損失有了清楚的瞭解,才有可能對森林災害進行系統的研究。
(2)對森林災害統計指標的研究。森林災害經濟統計指標是研究森林災害經濟的基礎,不但要有包括災害種類齊全的實物量指標,而且更重要的是應有各種災害統計的價值量指標,才能準確反映災情,為決策和研究服務。目前我國在此方面的統計指標不全、不細、不准,需要進行系統研究,建立起一整套包括實物量與價值量在內的統計指標及指標體系。
(3)森林災害損失的經濟評估。各種災害都會給人類生產與生活帶來損失和影響,如何從經濟、社會和環境等不同角度評估其經濟損失,具有重要意義。在評價時,可以分別不同地域、不同災種、不同措施給予相應評價,其結果有利於森林資源的經濟核算及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如研究制定出“我國森林主要災害經濟損失區劃圖”,就能為我們確定災害控制的優先順序、確定投資方向及資源基地佈局提供科學依據。
(4)災害控制的費用一效益分析。在完成對災害損失的經濟評估與區劃研究之後,可以按費用一效益分析的方法進行對比研究,找出最佳控制方案。比如,當森林火災發生時,是對災源區採取補救措施,還是對災泛區實施保護措施;當火災未發生時,是在潛伏期採取消除性措施,還是在持續期採取救護性措施等,都是應採取費用一效益分析法進行切實研究的。
(5)研究和制定森林災害的經濟政策與法規。如林區建設與災害、森林資源基地佈局與災害、生態環境與災害、防災與救災、以及經濟保障政策與法規等問題,都是需要配套研究和逐步解決的。
- 高嵐.森林災害經濟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A).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