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1]

  柳比歇夫,蘇聯的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他在26歲時獨創了一種“時間統計法”,通過記錄每個事件的花銷時間,通過統計和分析,進行月小結和年終總結,以此來改進工作方法、計劃未來事務,從而提高對時間的利用效率。其間,他不斷完善這一統計方法,並一直沿用了56年直到逝世。

  這種方法建立在數學統計的基礎之上,重點是對消耗時間的記錄進行分析,使人們能正確認識自己的時間利用狀況,並養成管理自己時間的習慣。

  簡單地說,柳比歇夫時間管理法就是要記錄時間、分析時間、消除時間浪費、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是個人時間定量管理的方法。

  時間統計法的本質:針對過程的“事件·時間日誌”。

  時間統計法是一種讓人超越自身可能性的方法,柳比歇夫的時間比別人多了一倍。

  時間統計法可以節約時間,但不能增加額外的時間。它的關鍵不在時間的數量上,而在於時間的質量。

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的特點[1]

  PPT專家秋葉: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最大的特點是,他不僅僅堅持每天寫自己的時間清單,還做了時間不同用途的分類詳細清單,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他都會彙總統計自己的時間支出,核算自己用在工作上的有效時間是多少。

  比如在1963年,統計顯示他出現了最高的有效工作時間總和為2006小時30分鐘,平均每天的有效工作時間達到了5小時29分鐘,而在一般年份,他的統計顯示他有效利用在工作上的時間是4小時40分鐘。

  他之所以能夠做出這樣的統計,是因為他從1916年開始堅持記日記,他記日記的習慣也別具一格,其格式如下:某年某月某地某事,花費多少小時多少分鐘。

  沒有形容詞,沒有情感,沒有任何波動,他就像時間機器一樣,忠實記錄著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工作和生活,任何事情都不遺漏,包括給別人寫信、和朋友聊天,還有自己的科研工作,全部記錄消耗了多少時間。比如寫一篇論文花了多少時間,在柳比歇夫這裡,時間記錄得清清楚楚,一點兒也不馬虎。

  1942年,他的兒子陣亡,連這都沒有反映在他的日記里,日記里只是冷靜地記錄著他的工作、通信時間,包括為兒子悲傷的時間。

  如果你仔細分析柳比歇夫的時間記錄法,你會發現他和我們普通人最大的不同不是詳細記錄了時間清單併進行分類,而是他在記錄時間清單的基礎上做了兩個很細微的調整。

  第一個調整是他非常明確找到自己時間管理的目標——那就是統計每天有效工作的時間長度。 柳比歇夫非常有興緻統計自己每日時間清單里真正用於工作的有效時間長度,這是從3個半小時到5個半小時之間浮動的一個值。柳比歇夫發現,即便是自己這樣珍惜和擅長利用時間的人,能夠做出如此高產成果的人,每天用於有效工作的時間也很難超過5小時!

  我們這些普通人對這一點能受到的啟發就是,大部分人的每日真正有價值的工作時間其實並不超過2小時,只要你每天確保有2個小時的時間安排在真正有價值的事情上面,並且肯堅持日積月累做下去,你的目標就可以通過2個小時不斷推進到完成,當然這得是一個合理的目標才成。

  所以各位如果仔細瞭解柳比歇夫,你會發現他有一個管理時間的KPI,如果每天有效工作時間沒有達到4小時,他會覺得這一天耽誤了工作進度,反過來說,如果一天有效工作時間達到了4小時,那麼他也很明白,並不需要再逼自己在有效工作上過度投入,因為不管怎麼努力,你也無法一天內有效產出太多,所以可以把其他的時間用於看歌劇、寫回信、做一些自己覺得開心的事情。

  關於時間清單的第二點,是柳比歇夫通過時間清單發現了自己工作中大量的時間碎片,他利用這些碎片時間安排了其他的種種用途。

  大家要發現自己時間清單中不可避免的碎片,比如早上起床到吃飯,中間必然有個10到20分鐘的碎片時間,從吃完飯到去單位上班,可能有個1小時甚至2小時的時間,這個時間段你要充分利用起來,把一些無效但必須要做的工作全部解決了,這樣才能保證有大塊時間做好真正要做的工作。

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的缺點[1]

   知乎十年新知答主戰隼:最常遇到的問題是記錄方式的不適應,時間統計法要求能準確記錄一個事情的起止時間,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想做到精確地記錄很困難,最好一點點優化,從以小時為單位記錄開始,自己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才慢慢習慣下來,在應用這種方法時記錄和統計本身都會花上不少的時間,而且在初期需要花上很長時間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好消息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以通過智能手環、智能手機上的APP和PC上的應用軟體來半自動地記錄和統計時間花銷。目前可以通過智能手機APP、智能手環、手錶來自動記錄睡眠時間、交通時間、每天的步數、地點、運動方式等內容。還可以使用電腦上的應用軟體來記錄和追蹤一下你在電腦上的時間花銷、程式運行次數、運行時間等內容。

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的步驟

  (1)記錄。運用各種各樣的耗時記錄卡準確地記錄時間耗費情況。工作記實表,真實準確;

  (2)統計。每填完一個時間區段後,對時間耗費情況進行分類統計,看看用於開會、聽彙報、檢查工作、調查研究、走訪用戶、讀書看報等項目的時間比例有多大,並繪成圖表。

  (3)分析。對照工作效果,分析時間耗費的情況,找出浪費時間的因素。浪費時間的因素主要表現在:做了不該做的工作;做了應該由別人做的工作;做了浪費別人時間的工作;犯了過去犯過的錯誤;開會和處理人事關係時間過長等等。

  (4)反饋。根據分析結果制訂消除浪費時間因素的計劃,並反饋於下一時段。

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的註意要點[1]

一、記錄時間開銷日記

  時間開銷日記的格式是:日期+事件+花費時間,每天記錄5~7行。

  除了工作,休息、看報、散步等所有活動花費的時間,柳比歇夫都記錄在日記中。

  他記下工作起訖的時間,誤差不超過5分鐘。

  “工作中的任何間歇,我都要刨除。我計算的是純時間,”柳比歇夫寫道,“純時間要比毛時間少得多。所謂毛時間,就是你花在這項工作上的時間。”

  他把一晝夜中的有效時間即純時間算成10個小時,分成3個單位,或6個“半單位”,正負誤差不超過10分鐘。 除了最富於創造性的第一類工作外,所有規定的工作量他都竭力按時完成。

  第一類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寫書、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參考書、做筆記、寫信)。

  第二類工作包括做學術報告、講課、開學術討論會、看文藝作品,不屬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動都包括在內。

  通過記錄,柳比歇夫形成了獨特的感知時間的方法,不需要鐘錶,他也能準確估計時間過去了多久。

  通過時間統計法,柳比歇夫能準確估算出完成一項任務所需的時間,從而合理安排工作計劃。

二、月度及年度總結

  柳比歇夫根據時間開銷日記,每個月做月度總結,年底做年度總結。

  每個月到月底柳比歇夫都要做小結,畫了一些圖,列了一些表。到年終,又根據每月小結做一份年度總結,列出一覽表。

  做年度總結,要求進行自我分析、自我研究:效率有什麼變化,什麼沒有完成,為什麼……

  年度總結會把一年中做的所有事情統計出來,例如:游泳43次,娛樂65次……清楚地顯示出時間的用途,瞭解自己在一年中能做成多少事情。

三、隨時隨地利用“時間下腳料”

  柳比歇夫隨時隨地利用“時間的下腳料”:散步時捕捉昆蟲,開會時演算習題……英語就是他利用“下腳料”時間學會的。

時間統計法之外的時間守則[1]

  除了時間統計法之外,他還有幾條守則:

  • 1.我不承擔必須完成的任務;
  • 2.我不接受緊急的任務;
  • 3.一累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 4.睡得很多,10小時左右;
  • 5.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結合在一起。

柳比歇夫時間統計法的案例

  《奇特的一生》是一部描寫真人真事的文獻性小說,由前蘇聯作家格拉寧發表於一九七四年,書中講述的是前蘇聯昆蟲學家柳比歇夫獻身科學的故事。

  從一九一六年元旦開始,二十六歲的柳比歇夫便實行一種“時間統計法”。他每天都要核算自己的時間,一天一小結,每月一大結,年終一總結,直到一九七二年他去世的那一天,五十六年如一日,從不間斷。柳比歇夫在短促的一生中取得了豐碩的科學成果,發表了七十來部學術著作,內容涉及昆蟲學、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進化論、哲學……

  讓我們看看柳比歇夫是怎樣進行時間統計的:

  “烏里揚諾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分類昆蟲學(畫兩張無名袋蛾的圖)——三小時十五分。鑒定袋蛾——二十分(1.0)

  附加工作:給斯拉瓦寫信——二小時四十五分(0.5)。

  社會工作:植物保護小組開會——二小時二十五分。

  休息:給伊戈爾寫信——十分;《烏里揚諾夫斯克真理報》——十分;列夫•托爾斯泰的《塞瓦斯托波爾紀事》——一小時二十五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計——六小時二十分。”

  “烏里揚諾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分類昆蟲學:鑒定袋蛾,結束——二小時二十分。開始寫關於袋蛾的報告——一小時五分(1.0)。

  附加工作:給達維陀娃和布里亞赫爾寫信,六頁——三小時二十分(0.5)。

  路途往返——0.5。

  休息——剃鬍子。《烏里揚諾夫斯克真理報》——十五分,《消息報》——十分,《文學報》——二十分;阿•托爾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頁——一小時三十分。聽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工作合計——六小時四十五分

  從這兩天的日記里我們可以看出柳比歇夫是按照:地點-日期-工作任務-耗用時間,來記錄一天的工作時間,並對當天的基本工作時間進行合計。

  柳比歇夫將工作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是基本工作,也是最富於創造性的工作,包括中心工作(寫書,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參考書,做筆記,寫信);第二大類工作包括做學術報告、講課、開學術討論會、看文藝作品,不屬直接科研工作的活動都包括在內。他每天只合計第一類基本工作的時間,每個月底再講這一個月的基本工作時間加起來,每月一小結。

  請看柳比歇夫的每月小結是怎麼做的:

  “基本科研——五十九小時四十五分

  分類昆蟲學——二十小時五十五分

  附加工作——五十小時二十五分

  組織工作——五小時四十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計一百三十六小時四十五分”

  柳比歇夫對每一中類工作的時間統計,也非常清楚。例如“基本科研”這五十九小時四十五分包括什麼內容?用在什麼上了?請看:

  “1.分類工作——《分類法的邏輯》報告草稿——六小時二十五分

  2.雜事——一小時○分

  3.校對《達達派研究》——三十分

  4.數學——十六小時四十分

  5.日常參考書:里亞普諾夫——五十五分

  6.日常參考書:生物學——十二小時五十五分

  7.學術通信——十一小時○分

  8.學術札記——三小時二十五分

  9.圖書索引——六小時五十五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計——五十九小時四十五分”

  柳比歇夫月度小結細化到每一小類工作的時間統計,例如上述的第六項“日常參考書:生物學”,究竟看了哪些生物學的參考書呢?請看:

  “1.陀布爾讓斯基《人類的進化》,三百七十二頁,

  看完(共十六小時五十五分)——六小時四十五分

  2.亞諾什•卡羅埃《動物有沒有思想》,

  九十一頁——二小時○分

  3.P.貝爾格的手稿——二小時○分

  4.聶考洛,奧斯維爾陀,十七頁——四十分

  5.拉特納的手稿——一小時三十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計——十二小時五十五分”

  柳比歇夫每年年終還要花上十七八個小時進行年度總結,進行自我分析、自我研究:效率有什麼變化,什麼沒有完成,為什麼……

  請看他的年度總結:

  “第一類工作五七○(五六四•五)

  路途往返一四○(一四二•○)

  交際一三○(一二九)

  私事十(八•五)”

  註:括弧外是計劃時間,括弧內是完成時間。

  “……一九六六年,第一類工作共計一九○六小時,原計劃為一九○○小時。與一九六五年相比,增加二十七小時。平均每日五•二二小時,即五小時十三分。”

  “俄文書共讀五十本四十八小時

  英文書共讀二本五小時

  法文書共讀三本二十四小時

  德文書共讀二本二十小時

  七篇論文付印……。

  “……由於長期住院,閱讀的時間自然多了,但主要工作的計劃還是超額完成了,雖然有許多事沒有辦好,例如《科學與宗教》一文占用的時間要比原先預計的多四倍。”

  除了年度總結外,每過五年,柳比歇夫還把這五年度過的時間和乾過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說是做個總的鑒定。

  “……一九六四至一九六八年……在跳甲屬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如果能在下一個五年計劃完成論述大田跳甲屬的專著,就滿意了。搜集完畢,但我並不指望在下一個五年計劃中能確定各族系之間的差異……由此可見,雖然在形式上我哪一項都是連一半也沒有完成,然而各項工作都有顯著的進展……”

  柳比歇夫為什麼要這樣對時間進行統計?正如書中所言:“應到學會計算一切時間”。一天有二十四個小時,事實上人們真正用於工作、學習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像柳比歇夫這樣惜時如金的人一天至多能幹七八個小時。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驚呼時間不夠用,但是我們每天曾在一些瑣碎小事或雜事上浪費掉了大量的時間,而這一點恰恰不被我們查覺。柳比歇夫用他的時間統計法對所消耗時間的記錄進行分析,來正確認識自己的時間利用狀況,並養成管理自己時間的良好習慣。

  時間統計事實上是對計划進行總結,它是制定下一個計劃的基礎。“沒有計算的計劃是盲目的計劃,就象某些研究所那樣,光會做計劃,卻不去操心這計劃能不能完成。”柳比歇夫在對當月進行總結完成後,就為自己制定下一個月的計劃;在對當年總結完成後,就為自己制定下一年度計劃。除了年度計劃,柳比歇夫還將一生的時間制訂成一個個五年計劃。

  “制訂年度計劃或月計劃時,不得不依靠過去的經驗。例如我計劃要看一本什麼書。根據老經驗我知道,我一小時能看二十——三十頁。我就根據這個老經驗來訂計劃。至於數學,我計劃每小時看四—五頁,有時更少。”

  “所有看過的東西,我都要仔細研究。怎麼研究?如果一本書談的是我不大瞭解的新東西,我就儘量做摘要。凡是比較重要的書,我都儘量寫一份評論性的簡介。根據以往的經驗,需要做這些工作的書,可以定出一定的量。”

  “如果認真辦事,實際工作時間對預定工作時間的誤差一般為百分之十。需要做摘要評論的書,常常沒有完成預定的數目,拉下很多。興趣往往轉到別的事情上去了,欠了很多債,一下子還清又不可能,結果就完不成計劃。有時候,完不成計劃是由於工作精力暫時衰退。完不成計劃也有外界的原因。但不管怎麼樣,我知道,我的工作有必要做計劃。我以為,我所取得的成就,有許多是靠了我的方法。”

  “計劃就是挑選時間、規定節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柳比歇夫在時間的安排上也有一些獨到之處,正如他所言:

  “我在全蘇植物保護研究所工作的時候,常常出差。一般我要帶一定數量的書上火車。如果是長期出差,我就把書打成郵件,寄到一定的地點。帶多少書,根據以往的經驗來決定。”

  “我在一天之內是怎麼安排讀書時間的?清早,頭腦清醒,我看嚴肅的書籍(哲學、數學方面的)。鑽研一個半到兩個小時以後,看比較輕鬆的讀物——歷史或生物學方面的著作。腦子累了,就看文藝作品。”

  “在路上看書有什麼好處?第一,路途的不便你感覺不到,很容易將就;第二,神經系統的狀況比在其它條件下良好。”

  “坐電車,我看的不是一種書,有兩三種書。如果是從起點站坐起(例如在列寧格勒),那就可以有位子坐,因而不僅可以看書,還可以寫字。如果電車很擠,有時候只能把著扶手桿勉強站住,那就需要小冊子,而且要比較輕鬆的。現在列寧格勒有許多人在電車上看書。”

柳比歇夫簡介[1]

  所有的人,連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柳比歇夫親近的人在內,誰都沒有想到他留下的遺產有多大。 他生前發表了70來部學術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昆蟲學方面的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在國外被廣為翻譯出版。

  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500多印張。500印張,相當於12500頁打字稿。即使以專業作家而論,這也是個龐大的數字。

  柳比歇夫的遺產包括幾個部分:有著作,探討地蚤的分類、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哲學、昆蟲學、動物學、進化論、無神論;此外,他還寫過回憶錄,追憶許多科學家,談到他一生的各個階段以及彼爾姆大學……

  他講課,當大學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個室的負責人,還常常到各地考察。20世紀30年代他跑遍了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去過許多集體農莊,實地研究果樹害蟲、玉米害蟲、黃鼠……在所謂的業餘時間,作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類。單單這一項,工作量就頗為可觀:到1955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35箱地蚤標本,共13000只。其中5000只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總計300種。這些地蚤都要鑒定、測量、做切片、製作標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動物研究所多5倍。跳甲屬的分類他研究了一生。這需要特殊的深入鑽研的才能,需要對這種工作有深刻的理解,理解其價值及其說不盡的新穎之處。有人問到著名的組織學家聶佛梅瓦基,他怎麼能一生都用來研究蠕蟲的構造,他很驚奇:“蠕蟲那麼長,人生可是那麼短!”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1.3 1.4 1.5 格拉寧(俄).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堅持56年的"時間統計法"[M].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Dan,Angle Roh,Yixi,Tracy,陈cc.

評論(共9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柳比歇夫的時間統計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8.167.154.* 在 2009年3月2日 22:35 發表

都看不懂

回複評論
119.145.38.* 在 2009年12月14日 11:33 發表

蘇聯人的garbage

回複評論
202.129.124.* 在 2010年7月20日 15:49 發表

大師

回複評論
222.240.51.* 在 2011年12月31日 11:54 發表

我不同意這是蘇聯人的垃圾

回複評論
159.226.119.* 在 2012年3月7日 18:05 發表

說這是垃圾的人,要麼沒看懂,要麼不可能面對自己浪費時間的現實。

回複評論
112.64.179.* 在 2012年3月16日 14:55 發表

為什麼有人要說他是garbage呢?

回複評論
118.80.82.* 在 2012年7月23日 13:30 發表

柳比歇夫,絕對的榜樣。

回複評論
58.211.129.* 在 2014年4月26日 10:58 發表

有用,時間是否有效管理關乎是否能獲得成功

回複評論
M id ebbd8779dccbdba14e2876a74d41b0e0 (討論 | 貢獻) 在 2023年8月9日 08:03 · 湖南 發表

記錄時間、分析時間、消除時間浪費、重新安排自己的時間。是個人時間定量管理的方法。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