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有無比較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有無比較法[1]

  有無比較法是將有項目時的成本(效益)與無項目時的成本(效益)進行比較,求得兩者差額,就是增量成本(效益)。這種方法也稱為增量凈效益法。

有無比較法的應用[1]

  有無比較法比傳統的前後比較法更能準確地反映的真實成本和效益。因為前後比較法不考慮不上項目時項目的變化趨勢,而是假設當年的狀況不變,將上項目以後的成本(效益)與評價當年的數據進行靜態的比較,沒有考慮無項目時費用收益在計劃期內是可能發生變化的,這樣就會誇大或低估項目的效益。有無比較法對不上項目時企業的變動趨勢作預測,將上項目以後的成本(效益)與其逐年作動態比較,因此得出的結論更合理。

  例如,由於市場對某生產設備需求的增加,某公司決定在不停產條件下擴大該產品生產線規模,擴建項目建設期為3年,項目壽命為10年,第4年開始投入使用,第4~10年的產量見表35—19。目前該產品的年產量為10萬件,如不擴大生產線的規模,通過挖掘內部潛力,在兩年內每年可增加該生產設備1萬件,然後每年保持12萬件的水平,試用有無比較法對該擴建項目進行分析。

Image:某公司生产线扩建项目有无比较法计算表.jpg

  通過本例可以看出,如果採用前後比較法,將該產品現在的產量1o萬件作為靜態對比基數,那麼由於擴建項目之前的10年總產量為100萬件,實施項目後10年的產量為173萬件,就會認為實施該項目產生了73萬件產量的增量效益,但是通過有無比較法分析,考慮到內部挖掘潛力產生的影響,該項目產生的生產增量是56萬件,實際比前後比較法減少了17萬件;同時考慮到該產品單價的波動,產生的增量效益是491萬元。

有無比較法的依據[2]

  (1)五項目時成本(效益)預測的數據。

  (2)有項目時成本(效益)預測的數據。

有無比較法的結果[2]

  (1)增量凈成本。

  (2)增量凈收益。

有無比較法的工具與技術[2]

  增量凈效益如圖所示。

Image:项目增量净效益示意图.jpg

參考文獻

  1. 1.0 1.1 馬旭晨主編.項目管理工具箱.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1.
  2. 2.0 2.1 2.2 中國項目管理研究委員會編.中國項目管理知識系與國際項目管理專業資質認證標準.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01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有無比較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