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社會環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景區社會環境[1]
景區社會環境是指對景區存在和發展產生影響的社會因素,一般由景區所在區域的社會和人文積澱構成。
景區社會環境的內容[1]
社會環境包括:
(1)人文環境。人文環境包括當地的文化習俗、歷史古跡及居民對旅游開發的態度和承受力等。
(2)經濟環境。經濟環境主要是指旅游開發的經濟背景和能力,包括當地社會生產和生活水準、就業及經濟條件等。
(3)管理環境。管理環境包括當地政府機關及旅游業的管理服務狀況和治安環境以及當地的社會管理、旅游政策、旅游氣氛。
(4)游客與居民環境。游客與居民環境主要包括游客與居民的心理、居民的生活方式、游客的文化素質及審美情趣。
景區社會環境的控制指標[2]
景區的社會環境的控制主要是針對這兩方面來進行。
(1)政務法制。政務法制包括治安狀況、投訴及解決、服務水平三個控制指標。治安狀況是指居民和游客在景點及其附近場所是否有安全感,是否碰到被盜被搶事件等。投訴及解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與旅游相關部門和企業出現爭議和糾紛時,能否便利地反映自己的意見,監管部門是否在較短時間內解決投訴並反饋給投訴者。服務水平是指政府部門為旅游者處理相關政務時的服務水平能否令旅游者滿意。
(2)人文環境。人文環境是指景區的人口構成、宗教信仰、民俗風情、生活方式和社會開放程度等,對其的控制主要集中在文化氛圍和居民的友好程度兩項指標。文化氛圍包含了民俗風情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是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體會到的景區特有的地方文化氛圍,因此對其的控制是為保持當地特有的民俗風情、文化古跡等所決定的旅游者數量。居民的友好程度是指本地居民對景區的自豪感和好客程度,這個可用當地居民的心理承載容量來作為控制依據。文化氛圍和居民的友好程度兩項控制指標數據的取得一般是採用社會調查法和專家咨詢方法。在重慶三峽庫區景區這些以旅游業收入為其主要收入來源的地區來講,當地居民的心理承載容量是比較大的,因此對景區社會環境的控制指標主要是防止景區及其附近的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民俗風情和居民生活方式遭到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