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景区社会环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景区社会环境[1]

  景区社会环境是指对景区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一般由景区所在区域的社会和人文积淀构成。

景区社会环境的内容[1]

  社会环境包括:

  (1)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括当地的文化习俗、历史古迹及居民对旅游开发态度和承受力等。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是指旅游开发的经济背景和能力,包括当地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准、就业及经济条件等。

  (3)管理环境。管理环境包括当地政府机关及旅游业的管理服务状况和治安环境以及当地的社会管理、旅游政策、旅游气氛。

  (4)游客与居民环境。游客与居民环境主要包括游客与居民的心理、居民的生活方式、游客的文化素质及审美情趣。

景区社会环境的控制指标[2]

  景区的社会环境的控制主要是针对这两方面来进行。

  (1)政务法制。政务法制包括治安状况、投诉及解决、服务水平三个控制指标。治安状况是指居民和游客在景点及其附近场所是否有安全感,是否碰到被盗被抢事件等。投诉及解决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相关部门和企业出现争议和纠纷时,能否便利地反映自己的意见,监管部门是否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投诉并反馈给投诉者。服务水平是指政府部门为旅游者处理相关政务时的服务水平能否令旅游者满意。

  (2)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是指景区的人口构成、宗教信仰、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和社会开放程度等,对其的控制主要集中在文化氛围和居民的友好程度两项指标。文化氛围包含了民俗风情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体会到的景区特有的地方文化氛围,因此对其的控制是为保持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文化古迹等所决定的旅游者数量。居民的友好程度是指本地居民对景区的自豪感和好客程度,这个可用当地居民的心理承载容量来作为控制依据。文化氛围和居民的友好程度两项控制指标数据的取得一般是采用社会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方法。在重庆三峡库区景区这些以旅游业收入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地区来讲,当地居民的心理承载容量是比较大的,因此对景区社会环境的控制指标主要是防止景区及其附近的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风情和居民生活方式遭到破坏。

参考文献

  1. 1.0 1.1 郑耀星主编.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05.
  2. 李艳娜,周蓓.景区环境控制指标体系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第1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景区社会环境"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