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新聞體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新聞體裁

  新聞體裁是指新聞報道作品的規範化的基本類別和樣式,新聞事業的快速發展,帶來新聞報道種類的增多,新聞體裁也有所發展和變化。不同體裁新聞作品的基本區別是:表達新聞材料的手法、口吻和組織材料的結構不同。選擇確定新聞體裁,必鬚根據受眾的實際需求與新聞內容的要求而定。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新聞體裁,一般分為消息通訊、評論、攝影和漫畫等五類,也有將深度報道、特寫和調查報告與上述併列,分為八類。廣義上,按表達的內容和方式等綜合情況,新聞體裁大體分三類:1、新聞報道,有消息、通訊、新聞特寫、新聞公報、調查報告、專訪等;2、新聞評論,有社論、述評、編輯部文章、評論員文章、思想評論、理論文章等;3、副刊體裁,有散文、雜文、小品、詩歌、小說、劇本、報告文學、回憶錄、曲藝等。

中國新聞體裁的淵源[1]

  (一)從模仿古典文學中孕育

  中國式新聞體裁,主要源於極為繁富的古典文學,新聞通訊、特寫寫作至今仍與文學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其中,也受到某些古代應用文的影響.後來又直接吸收了西方新聞形式的一些長處。

  中國古代的“邸報”,內容限於上諭、奏摺、宮門抄一類,談不上什麼新聞體裁。宋時民間“小報”,寫作上所採用的仍屬古文體。明朝中葉的“京報”.內容與邸報相似,但偶爾也刊登報房探報人採寫的新聞。如: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正月十九“京報”載:是日早,乘輿出乾清官。有男子偽著內使巾服,由西階下而前,為守者所執。索其衣,得刀劍各一,具縛兩腋下。詰之,供遭其姓名為王大臣,系武清人,餘無言。司札監太監馮保奏,事旨下東廠究問......

  可見,這時“京報”上的此類文字,儘管似與現代新聞基本要素吻合.但還未形成具有體裁意義的新聞。當時,有些西方國家已經有很長的辦報歷史,並已形成比較成熟的新聞體裁,而在我國還沒有一種文體能夠完全適應新聞的傳播,加上我國讀者習慣於舊文學的表現形式,所以早期報紙上的新聞不得不模仿古典文學形式進行採訪寫作。這就是新聞寫作史上的“模仿期”.也是中國式新聞體裁的“孕育期”。這期間。新聞體裁按適應報紙傳播特點的方向逐步改革,但基本上未能擺脫舊文學的框框。

  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新聞”借用文學形式有很大盲目性,古典文學中某些體裁又與新聞無緣,於是寫作上五花八門,毫無格式可言。有些所謂新聞,分不清是文學作品還是新聞稿,有的更是仿照中國古典小說寫法,連結尾也是“現今未知如何,下月細傳”。這類似章回小說中“且聽下回分解”,甚至在報道近代海軍交戰時居然寫上“大戰幾個回合”。

  上述情形當然只能是就大體而論.有時也出現接近現代報道特點的新聞。值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察世俗每月統記傳》是歷史上第一家以中國人為閱讀對象的近代中文報刊。對此,新聞傳播界著名學者丁淦林指出:“這個刊物採用略帶文言成分的白話文寫作,有評論、記敘文、故事、詩歌等。還用對話體、章回體。有些文章的末尾,寫上一句‘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該刊第1捲第2期(1815年9月)載有一條題為《月食》的預告消息,全文如下:

  查照天文,推算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該有月食.始蝕於酉時約六刻,複原於亥時約初刻之間。若是晚天色睛明,呷地諸人俱可見之。(呷地:指馬六甲)

  有人認為,這一報道是中國近代報刊第一條新聞(消息)。這樣的新聞,雖在早期報刊上不過偶有所見,從中卻看出新聞體裁從模仿古典文學中孕育萌生的趨勢

  (二)脫出古代記敘文窠臼,新聞題材逐漸萌生

  鴉片戰爭後,中國社會的變動,商業的漸趨繁盛,刺激了人們對新聞的需求,促使大批中文報紙應運而生。報紙上的新聞也急劇增多,其內容則由宗教宣傳為主轉而重視商業和社會情況的報道。新聞的寫作也有所進步,不再無選擇地搬套古典文學樣式,而是註意選用其中比較合適的文體,這就是註重敘事而表達簡約的記敘文,諸如《左傳》、《史記》以及《世說新語》、《聊齋誌異》等多種筆記小品。除此以外.還很可能參照了古代某些著重敘事的應用文,如:文告、露布、函件等等,這種應用文觀點鮮明、敘事準確、文字的概括力強。對此,新聞傳播界著名學者李良榮認為.這個時期出現的消息,主要有三種寫法:“一種是以《左傳》和大部分筆記小品為藍本,不分內容的輕重緩急,按時間先後為序,一概從頭說起。順敘事情的經過;第二種是套《史記》、《聊齋誌異》格式,邊敘事、邊議論,多的也在末尾加一段評語.只不過去掉‘太史公日’、‘異史氏曰’字眼;第三種是史書中編年史格式,一條新聞只一兩句話,有的已把事件說清,有的則過於簡略,也沒有時間的交代。”

  這幾種寫法雖未脫出古代記敘文窠臼。作為改進新聞寫作的嘗試和起步,卻在逐漸地萌生有別於文學的新聞體裁。那時面臨的矛盾是,一些反映商情、災害、戰爭的消息,要求準確、快速、一目瞭然,而古代記敘文對此難以適應,這迫使寫作上有所突破和創新,卻此後一段時間,對報道商業、災情等一類消息,大都比較註意文字簡明,敘事直截了當,新聞要素也較齊備。從而逐漸形成與新聞特點相適應的寫作體裁。例如,1895年3月3日《申報》刊登的《寧波火患》:

  本月十四日(指陰曆)下午六點鐘時,西門外未牌蔡新成紙店廚下失火。煙火漫天。幸麗安水龍近在咫尺。取水方便.得即撲滅,僅燒去店裡樓房兩間,小屋一間。

  消息只有72字(含標點符號),起火時間、地點、原因、結果都已一清二楚,基本上合乎現代新聞寫作要求。

  (三)19世紀70年代後,報紙上出現了敘事較為詳細的新聞

  報紙上的“電訊”開始出現在19世紀80年代,1874年1月30日《申報》刊載的“倫敦電”(報道英國內閣改組)是我國中文報紙上第一則新聞電訊。1881年12月,天津到上海的有線電報創始,次年1月16日《申報》刊出天津發來的,也是中國報刊史上由報社記者自己拍發的最早一條電訊稿,簡要報道清廷查辦瀆職官員的消息。電訊的使用,對新聞體裁的變革和寫作改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消息最具有適合報道的體裁特征,事實上早期報紙上的“新聞”就是消息,那時候人們還沒有通訊體裁這一概念。隨著社會生活複雜化、近代化和報業的發展,讀、寫、編三方都對某些事情不再滿足於簡短、概括的消息報道,要求消息是“充分展開了的消息”、“形象的消息”,於是就有了敘事較為詳細的新聞,這就是最早的通訊。

  不過早期通訊與消息不分。我們現在只能從內容詳略和寫作方法的差異上去加以分辨。早時出現的通訊,和古代豐富的傳記、游記有直接的淵源關係。我國的傳記如《左傳》、《史記》等,取材於真人真事,強調紀實性,並善於對人和事作具體、生動的描述。傳記的這一寫作特點,在早期記事和人物通訊中有著明顯的表現。至於早期的旅游通訊,寫作上則多模仿古典文學的游記,結合敘述所見所聞,雜以景物描寫和作者的感受。

新聞體裁的獨立與發展[1]

  (一)進入20世紀,新聞體裁的獨立由客觀需要成為現實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國社會處於大動蕩、大變化時期,新聞體裁也隨之發生了劇烈的變革。這一變革的標誌是。具備體裁意義的新聞從古典文學中脫穎而出,以報道簡明、平實、快速和具備新聞要素為其特點,形成別具一格的嶄新的獨立文體。

  進入20世紀前後,中國人民和外國帝國主義矛盾空前激烈,國內政局動蕩,黨派鬥爭尖銳,特別是新興資產階級代表爭相宣傳自己的思想。面對這種新形勢,文學體裁的新聞越來越無法與之適應,必須尋求新的新聞表現形式。在此期間,黨派報紙大量涌現,新聞傳播手段改善,報紙從業人員的素質也有較大提高。資產階級改良派還註意到報刊文字的通俗化問題,創辦過幾家白話報紙,出現了所謂時務文體。同時,編輯、記者開始職業化和專業化。這一切,最終使得新聞體裁的獨立由客觀需要成為現實。

  新聞體裁逐步獨立化,以最能體現新聞特點的消息日趨成熟為象徵。這一時期,中國人自己辦的報紙發展較快,設置有“訪事人”專門採寫消息,寫作技巧愈見改進,消息體裁的確定性日益明顯。由於時局瞬息萬變,讀者對新聞的需求更為迫切,普遍希望報道簡潔明瞭,事情、時間和地點清楚,並且愈快愈好。

  主要由古代記敘文轉化而來的新聞基本體裁——消息。正是為了適應這種社會需要而在不斷變革中誕生的。據方漢奇著述的《中國近代報刊史》一書中記述,這時報紙上的新聞欄目增多,消息比重加大,一般的大型報紙每天刊有20條到30條新聞.有時多達50條以上。其中不乏三言兩語的短訊。也有就一個事件的專題報道和對同類事件的綜合報道。但多數消息的寫法仍較呆板,不善於剪裁和突出重點。

  這期間,電訊稿的廣泛使用,不僅要求消息報道短而精,而且大大增強了新聞的時效性,從此消息寫作趨於成熟。當時京、津、漢發生的事,很快就可以在上海見之於報端。如,下麵這條1919年5月6日《申報》關於“五四”運動的一條電訊:

  北京電:今日午後兩點,各校生五千人入使館界。執旗書“誓死爭青島”及“賣國賊曹陸章”字樣。後又擁至曹宅,初極文明。警察彈壓,激動公憤,有舉火燒宅者。警察逮捕,被捕甚眾。經錢派員慰諭,尚相持未散。東交民巷巳戒嚴。(四日下午九點鐘)

  新聞體裁的獨立和成熟,寫作上反映出能巧妙運用傳統的春秋筆法,即消息中敘事、狀物力圖客觀,錶面一般不露褒貶痕跡。例如:

  奏請歸政慶王曾面奏太後,謂在京英日各公使極敬皇上,必欲一觀皇上親政,呼懇太後印行歸政,以順輿情

  據史料載,這條是梁啟超寫的消息,客觀敘述,未加評論,其保皇反後傾向卻顯而易見。消息的這種寫法,也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用事實說話”。

  (二)“通訊”從消息中分離開來,顯示其個性特色

  從古代記敘性散文脫胎而來的通訊,這個時期從消息中分離開來,並顯示出它與消息同中有異的個性特色。即重在紀實詳盡和信息量,也可結合敘事,或抒發情感,或議論風生,逐漸成為新聞的一種不可欠缺的寫作體裁。當時的通訊往往從外地用平信寄來,主要是為彌補消息報道的不足,所以早時概稱“通信”,並用“通信”、“記”、“錄”等標明體裁,以示與消息的區別。

  “民國”開元以後的幾年,著名記者黃遠生在《申報》等報紙發表的“北京通信”,破舊立新,風靡一時,結束了通訊寫作仿照古文的歷史。他的很多通訊作品,被稱之為解釋性通訊,是因為不僅平實地報告事件,而且善於聯繫新聞背景,揭露事件的本質,分析利弊,指評時政,社會反響極大。

  一些極富有形象性的通訊,過後又演變成新聞特寫。如:1911年1月16日《民立報》發表的《張園剪髮大會記》,描述上海人民前一天在張園舉行集會公開剪去辮發以示和清廷決絕的壯烈情景。兼有對與會群眾思想活動的分析,現場感頗強,文字生動活潑。

  五四運動期間和以後的年代,新聞界既揚棄古典文學框框。又繼承它反映現實方面的優秀傳統,同時借鑒西方新聞形式,進而豐富發展了新聞寫作體裁。這突出反映在體裁品種擴大和表現方法的改進上,越來越接近現代新聞寫作規範。’自從電訊稿問世,凡是消息都採用一事一報方式,一條消息只報道一件事實或事實的一個階段。19世紀20年代開始,除了一事一報的消息以外。又出現報道多件事實的綜合消息,併在結構上使用新聞導語。通訊的寫作也更加多樣,敘述、抒情、議論各有所長。解放區報紙上還新出現一種故事式通訊。原來的“文藝通訊”,到19世紀3O年代也已多用“特寫”名稱。

  新中國成立以來,面臨新形勢、新內容,新聞寫作更有新的發展。強調新聞用事實說話和思想性、指導性。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新聞寫作在真實的基礎上求新、求短、求活和爭取時效。在體裁品種方面也有創新與開拓.先後出現新聞特寫、報告文學、調查報告、採訪札記、來信等新聞邊緣體裁,以及深度報道、視覺新聞等報道形式。廣播、電視新聞。寫作上還要求口語化、通俗化和形象感。於是適合聲音或聲像兼備傳播方式的新聞體裁異彩紛呈。

  綜上,關於新聞體裁的演進,新聞傳播界著名學者張默曾做過高度概括,他說:“我國新聞體裁是在破格創新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主流是既與文學相分離、又吮吸文學營養的過程,同時包括新聞體裁本身相襲相別的派生過程”。

參考文獻

  1. 1.0 1.1 蘭元,馬龍,劉曉震.中國新聞體裁演進問題新探[J].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Tracy,LuyinT,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新聞體裁"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