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新闻体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是指新闻报道作品的规范化的基本类别和样式,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新闻报道种类的增多,新闻体裁也有所发展和变化。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基本区别是:表达新闻材料的手法、口吻和组织材料的结构不同。选择确定新闻体裁,必须根据受众的实际需求与新闻内容的要求而定。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体裁,一般分为消息通讯、评论、摄影和漫画等五类,也有将深度报道、特写和调查报告与上述并列,分为八类。广义上,按表达的内容和方式等综合情况,新闻体裁大体分三类:1、新闻报道,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专访等;2、新闻评论,有社论、述评、编辑部文章、评论员文章、思想评论、理论文章等;3、副刊体裁,有散文、杂文、小品、诗歌、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回忆录、曲艺等。

中国新闻体裁的渊源[1]

  (一)从模仿古典文学中孕育

  中国式新闻体裁,主要源于极为繁富的古典文学,新闻通讯、特写写作至今仍与文学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其中,也受到某些古代应用文的影响.后来又直接吸收了西方新闻形式的一些长处。

  中国古代的“邸报”,内容限于上谕、奏折、宫门抄一类,谈不上什么新闻体裁。宋时民间“小报”,写作上所采用的仍属古文体。明朝中叶的“京报”.内容与邸报相似,但偶尔也刊登报房探报人采写的新闻。如: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十九“京报”载:是日早,乘舆出乾清官。有男子伪著内使巾服,由西阶下而前,为守者所执。索其衣,得刀剑各一,具缚两腋下。诘之,供遭其姓名为王大臣,系武清人,余无言。司札监太监冯保奏,事旨下东厂究问......

  可见,这时“京报”上的此类文字,尽管似与现代新闻基本要素吻合.但还未形成具有体裁意义的新闻。当时,有些西方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办报历史,并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新闻体裁,而在我国还没有一种文体能够完全适应新闻的传播,加上我国读者习惯于旧文学的表现形式,所以早期报纸上的新闻不得不模仿古典文学形式进行采访写作。这就是新闻写作史上的“模仿期”.也是中国式新闻体裁的“孕育期”。这期间。新闻体裁按适应报纸传播特点的方向逐步改革,但基本上未能摆脱旧文学的框框。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新闻”借用文学形式有很大盲目性,古典文学中某些体裁又与新闻无缘,于是写作上五花八门,毫无格式可言。有些所谓新闻,分不清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稿,有的更是仿照中国古典小说写法,连结尾也是“现今未知如何,下月细传”。这类似章回小说中“且听下回分解”,甚至在报道近代海军交战时居然写上“大战几个回合”。

  上述情形当然只能是就大体而论.有时也出现接近现代报道特点的新闻。值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历史上第一家以中国人为阅读对象的近代中文报刊。对此,新闻传播界著名学者丁淦林指出:“这个刊物采用略带文言成分的白话文写作,有评论、记叙文、故事、诗歌等。还用对话体、章回体。有些文章的末尾,写上一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该刊第1卷第2期(1815年9月)载有一条题为《月食》的预告消息,全文如下:

  查照天文,推算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该有月食.始蚀于酉时约六刻,复原于亥时约初刻之间。若是晚天色睛明,呷地诸人俱可见之。(呷地:指马六甲)

  有人认为,这一报道是中国近代报刊第一条新闻(消息)。这样的新闻,虽在早期报刊上不过偶有所见,从中却看出新闻体裁从模仿古典文学中孕育萌生的趋势

  (二)脱出古代记叙文窠臼,新闻题材逐渐萌生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动,商业的渐趋繁盛,刺激了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促使大批中文报纸应运而生。报纸上的新闻也急剧增多,其内容则由宗教宣传为主转而重视商业和社会情况的报道。新闻的写作也有所进步,不再无选择地搬套古典文学样式,而是注意选用其中比较合适的文体,这就是注重叙事而表达简约的记叙文,诸如《左传》、《史记》以及《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多种笔记小品。除此以外.还很可能参照了古代某些着重叙事的应用文,如:文告、露布、函件等等,这种应用文观点鲜明、叙事准确、文字的概括力强。对此,新闻传播界著名学者李良荣认为.这个时期出现的消息,主要有三种写法:“一种是以《左传》和大部分笔记小品为蓝本,不分内容的轻重缓急,按时间先后为序,一概从头说起。顺叙事情的经过;第二种是套《史记》、《聊斋志异》格式,边叙事、边议论,多的也在末尾加一段评语.只不过去掉‘太史公日’、‘异史氏曰’字眼;第三种是史书中编年史格式,一条新闻只一两句话,有的已把事件说清,有的则过于简略,也没有时间的交代。”

  这几种写法虽未脱出古代记叙文窠臼。作为改进新闻写作的尝试和起步,却在逐渐地萌生有别于文学的新闻体裁。那时面临的矛盾是,一些反映商情、灾害、战争的消息,要求准确、快速、一目了然,而古代记叙文对此难以适应,这迫使写作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却此后一段时间,对报道商业、灾情等一类消息,大都比较注意文字简明,叙事直截了当,新闻要素也较齐备。从而逐渐形成与新闻特点相适应的写作体裁。例如,1895年3月3日《申报》刊登的《宁波火患》:

  本月十四日(指阴历)下午六点钟时,西门外未牌蔡新成纸店厨下失火。烟火漫天。幸丽安水龙近在咫尺。取水方便.得即扑灭,仅烧去店里楼房两间,小屋一间。

  消息只有72字(含标点符号),起火时间、地点、原因、结果都已一清二楚,基本上合乎现代新闻写作要求。

  (三)19世纪70年代后,报纸上出现了叙事较为详细的新闻

  报纸上的“电讯”开始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1874年1月30日《申报》刊载的“伦敦电”(报道英国内阁改组)是我国中文报纸上第一则新闻电讯。1881年12月,天津到上海的有线电报创始,次年1月16日《申报》刊出天津发来的,也是中国报刊史上由报社记者自己拍发的最早一条电讯稿,简要报道清廷查办渎职官员的消息。电讯的使用,对新闻体裁的变革和写作改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消息最具有适合报道的体裁特征,事实上早期报纸上的“新闻”就是消息,那时候人们还没有通讯体裁这一概念。随着社会生活复杂化、近代化和报业的发展,读、写、编三方都对某些事情不再满足于简短、概括的消息报道,要求消息是“充分展开了的消息”、“形象的消息”,于是就有了叙事较为详细的新闻,这就是最早的通讯。

  不过早期通讯与消息不分。我们现在只能从内容详略和写作方法的差异上去加以分辨。早时出现的通讯,和古代丰富的传记、游记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我国的传记如《左传》、《史记》等,取材于真人真事,强调纪实性,并善于对人和事作具体、生动的描述。传记的这一写作特点,在早期记事和人物通讯中有着明显的表现。至于早期的旅游通讯,写作上则多模仿古典文学的游记,结合叙述所见所闻,杂以景物描写和作者的感受。

新闻体裁的独立与发展[1]

  (一)进入20世纪,新闻体裁的独立由客观需要成为现实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化时期,新闻体裁也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这一变革的标志是。具备体裁意义的新闻从古典文学中脱颖而出,以报道简明、平实、快速和具备新闻要素为其特点,形成别具一格的崭新的独立文体。

  进入20世纪前后,中国人民和外国帝国主义矛盾空前激烈,国内政局动荡,党派斗争尖锐,特别是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争相宣传自己的思想。面对这种新形势,文学体裁的新闻越来越无法与之适应,必须寻求新的新闻表现形式。在此期间,党派报纸大量涌现,新闻传播手段改善,报纸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较大提高。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注意到报刊文字的通俗化问题,创办过几家白话报纸,出现了所谓时务文体。同时,编辑、记者开始职业化和专业化。这一切,最终使得新闻体裁的独立由客观需要成为现实。

  新闻体裁逐步独立化,以最能体现新闻特点的消息日趋成熟为象征。这一时期,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发展较快,设置有“访事人”专门采写消息,写作技巧愈见改进,消息体裁的确定性日益明显。由于时局瞬息万变,读者对新闻的需求更为迫切,普遍希望报道简洁明了,事情、时间和地点清楚,并且愈快愈好。

  主要由古代记叙文转化而来的新闻基本体裁——消息。正是为了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在不断变革中诞生的。据方汉奇著述的《中国近代报刊史》一书中记述,这时报纸上的新闻栏目增多,消息比重加大,一般的大型报纸每天刊有20条到30条新闻.有时多达50条以上。其中不乏三言两语的短讯。也有就一个事件的专题报道和对同类事件的综合报道。但多数消息的写法仍较呆板,不善于剪裁和突出重点。

  这期间,电讯稿的广泛使用,不仅要求消息报道短而精,而且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从此消息写作趋于成熟。当时京、津、汉发生的事,很快就可以在上海见之于报端。如,下面这条1919年5月6日《申报》关于“五四”运动的一条电讯:

  北京电:今日午后两点,各校生五千人入使馆界。执旗书“誓死争青岛”及“卖国贼曹陆章”字样。后又拥至曹宅,初极文明。警察弹压,激动公愤,有举火烧宅者。警察逮捕,被捕甚众。经钱派员慰谕,尚相持未散。东交民巷巳戒严。(四日下午九点钟)

  新闻体裁的独立和成熟,写作上反映出能巧妙运用传统的春秋笔法,即消息中叙事、状物力图客观,表面一般不露褒贬痕迹。例如:

  奏请归政庆王曾面奏太后,谓在京英日各公使极敬皇上,必欲一观皇上亲政,呼恳太后印行归政,以顺舆情

  据史料载,这条是梁启超写的消息,客观叙述,未加评论,其保皇反后倾向却显而易见。消息的这种写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用事实说话”。

  (二)“通讯”从消息中分离开来,显示其个性特色

  从古代记叙性散文脱胎而来的通讯,这个时期从消息中分离开来,并显示出它与消息同中有异的个性特色。即重在纪实详尽和信息量,也可结合叙事,或抒发情感,或议论风生,逐渐成为新闻的一种不可欠缺的写作体裁。当时的通讯往往从外地用平信寄来,主要是为弥补消息报道的不足,所以早时概称“通信”,并用“通信”、“记”、“录”等标明体裁,以示与消息的区别。

  “民国”开元以后的几年,著名记者黄远生在《申报》等报纸发表的“北京通信”,破旧立新,风靡一时,结束了通讯写作仿照古文的历史。他的很多通讯作品,被称之为解释性通讯,是因为不仅平实地报告事件,而且善于联系新闻背景,揭露事件的本质,分析利弊,指评时政,社会反响极大。

  一些极富有形象性的通讯,过后又演变成新闻特写。如:1911年1月16日《民立报》发表的《张园剪发大会记》,描述上海人民前一天在张园举行集会公开剪去辫发以示和清廷决绝的壮烈情景。兼有对与会群众思想活动的分析,现场感颇强,文字生动活泼。

  五四运动期间和以后的年代,新闻界既扬弃古典文学框框。又继承它反映现实方面的优秀传统,同时借鉴西方新闻形式,进而丰富发展了新闻写作体裁。这突出反映在体裁品种扩大和表现方法的改进上,越来越接近现代新闻写作规范。’自从电讯稿问世,凡是消息都采用一事一报方式,一条消息只报道一件事实或事实的一个阶段。19世纪20年代开始,除了一事一报的消息以外。又出现报道多件事实的综合消息,并在结构上使用新闻导语。通讯的写作也更加多样,叙述、抒情、议论各有所长。解放区报纸上还新出现一种故事式通讯。原来的“文艺通讯”,到19世纪3O年代也已多用“特写”名称。

  新中国成立以来,面临新形势、新内容,新闻写作更有新的发展。强调新闻用事实说话和思想性、指导性。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新闻写作在真实的基础上求新、求短、求活和争取时效。在体裁品种方面也有创新与开拓.先后出现新闻特写、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札记、来信等新闻边缘体裁,以及深度报道、视觉新闻等报道形式。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上还要求口语化、通俗化和形象感。于是适合声音或声像兼备传播方式的新闻体裁异彩纷呈。

  综上,关于新闻体裁的演进,新闻传播界著名学者张默曾做过高度概括,他说:“我国新闻体裁是在破格创新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流是既与文学相分离、又吮吸文学营养的过程,同时包括新闻体裁本身相袭相别的派生过程”。

参考文献

  1. 1.0 1.1 兰元,马龙,刘晓震.中国新闻体裁演进问题新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Tracy,LuyinT,陈cc.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新闻体裁"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