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崗位股份制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崗位股份制理論

  崗位股份制理論是,“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一個股份制公司,這個股份制公司有兩個股東,一個是老闆,另一個是員工。老闆向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貨幣資本,表現為資金、廠房、設備、土地等,要求回報的是利潤;而員工向崗位股份制公司投入的是人力資本,表現為知識、經驗、技能等,要求回報的首先是知識、經驗、技能。”

崗位股份制理論的內容

  在職場中,許多員工都認為:公司是老闆的,自己在為老闆打工,做得再好也都是為了老闆,反正都是在幫別人幹活,所以能偷工減料就偷工減料,即使公司虧損了也跟自己沒什麼關係。這種想法似乎無可厚非。在許多人看來,工作只是一種簡單的雇佣關係,做多做少、做好做壞對自己意義並不大。其實,這種想法已經不適應現在社會的現實了。

  從這個理論中,我們可以延伸出一些小理論:

  一是員工以人力資本入股,成為公司的股東,工資勞動報酬,知識、經驗、技能的積累是股東的分紅,是公司的主人之一。

  二是老闆和員工分別向股份制公司投入了貨幣資本和人力資本,但是投入的額度不一樣。一般是老闆占大股,員工占小股。因此,在這個崗位股份制公司里,老闆還是董事長,員工則是總經理

  三是多乾一份工作,就多積累一次經驗,就等於多分紅一次;多剋服一個困難的工作,就等於爭取一次技能提升的機會,又爭取到一次分紅的機會。最終,知識、經驗、技能大大提升,報酬的提升就有了根本的保證

崗位股份制理論的案例

  下麵講了一個小案例來詮釋一下崗位股份制理論:

  一個公司聘請了兩個員工,兩個員工中一個“精明”、一個“傻”,領導給他們分別佈置了三個任務,“精明”的員工挑了一個簡單的工作做了,把其他兩個難的工作推給了別人,而“傻”員工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後,看到沒人做的工作,主動去完成,結果,發工資的時候,老闆也沒有考核,兩個人都發了500元工資,你說,誰精?誰傻?”

  按照我們大家的慣常思維,一定會說肯定是那個幹了五份工作的人傻唄。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老闆佈置了三個任務,就相當於給了員工三次積累經驗、知識、能力(人力資本)的機會,可是‘精明’的員工只幹了一個,就等於積累了一次,而‘傻’員工卻積累了兩次。就是說,工作中解決的問題越多,問題的難度越大,解決後積累的人力資本越大,職業生涯就會發展越快。王煒雖然短時間內感到占了便宜,但是,沒有人力資本的積累,從整個職業生涯的發展來看,就等於在浪費時間。”

  所以,你並不單單是為了老闆和那點薪水而工作,而是為了自己。怎樣讓自己成長得更快,事業更成功呢?關鍵在於你怎麼看待自己的工作。

  不知感恩,缺乏感恩心態,這是職場情感管理環節的缺失,會導致一個人的職場情感變得麻木,對人對事缺乏熱情與認真,工作、生活懈怠,漸漸蛻化成冷漠無情的動物。我們或許有時會感嘆自己的工作平淡無味,有時會覺得自己的工作瑣碎繁重,有時會氣餒於工作上的某種失敗,但其實只要我們用一種感恩的眼光去看待工作,就會發現我們的公司為我們提供了啟迪思想和產生智慧的場所,以及鍛煉能力和增長才幹的機遇。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崗位股份制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