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醜疲勞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審醜疲勞[1]
“審醜疲勞”是套用“審美疲勞”生造出的一個詞兒,如今漸漸流行,表達的意思是,人們對現實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醜惡現象越來越麻木淡漠,甚至美醜顛倒,以醜為榮。“審醜疲勞”實際上是”審美疲勞”的倒影。
審醜,其實是一種道德評價。就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依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標準,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所作的善惡褒貶的道德判斷。主要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等方式,對非正義、偏私、虛偽、卑賤、恥辱等行為進行批判,以達到抑醜揚美的目的。
審醜疲勞的表現[1]
“審醜疲勞”的表現大體有以下幾種:
一是麻木。常聽一些人說,吸毒、嫖娼、賭博、貪污、受賄,報上天天登,電視天天演,看煩了,聽多了,就疲了, 一概不想看不想聽不想想,不想說了。 還有的說,不憂國不憂民,只憂自己咋生存。真有點“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高掛”的心境。
二是羡慕。 不少人對醜惡現象羡慕有加,心嚮往之。正如《人民日報》的一篇評論員文章指出的不以為恥的種種表現,危害祖國成了“鬥士”,背離人民成了“本事”,愚昧無知成了“時尚”,好逸惡勞成了“瀟灑”,損人利己成了“能耐”, 見利忘義成了“聰明”,違法亂紀成了“勇敢”,驕奢淫逸成了“榮耀”。
三是效仿。有人在總結人生經驗時,有無窮的悔恨,悔恨自己“太老實”、“太正統”、“太死板”、“太清高”;後悔自己沒有“買官賣官”;後悔“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等等,聲稱要掃“腐盲”學“腐敗”,送錢就要,請吃就到。
四是忍受。我發現近年來字攤上的“忍”字條幅賣得特快,許多百姓家裡和領導辦公室里都掛著“忍”字中堂。人們對於醫生收“紅包”、學校亂收費、學者亂髮言、專家胡幫忙等現象都採取“算了算了”主義,以忍為上。
審醜疲勞的原因[1]
“審醜疲勞”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醜惡現象屢禁不止,愈演愈烈。 應該說人民群眾對醜惡現象原本是敏銳和愛憎分明的,只是醜惡現象多了才慢慢麻木起來的。以貪污為例,記得改革開放初期,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貪污一萬元就算大案,要判重刑。 後來“老虎” 一路看漲,幾萬、十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上億、十幾億,使人們出現了審醜疲勞。
審醜疲勞的改善[1]
一個社會如果審醜疲勞大面積擴散是非常危險的。要消除審醜疲勞,一靠加大對醜惡現象的打擊力度,激發人們的審醜精神;二是通過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 提高人們明辨美醜、揚善抑惡的能力。
這個工作應該誰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