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模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安東尼模型(Anthony Model)
目錄 |
1965年,安東尼(Anthony)等企業管理研究專家通過對歐美製造型企業長達15年的大量實踐觀察和驗證,創立了製造業經營管理業務流程及其信息系統構架理論,即著名的“安東尼模型”,該理論認為經營管理業務活動,即企業管理系統可分為戰略規劃、戰術決策和業務決策3個層次(見圖1)。
(1)戰略規劃層(SPL,StrategicPlanningLayer):為最高管理層,是指諸如企業組織目標的設定與變更、為實現該目標所採取的資源政策等計劃、規劃、預算過程。
(2)戰術決策層(TDL,TacticsDecisionLayer):又叫管理控制層,為中間管理層,是為實現企業目標,使企業能夠有效地獲得並利用資源的具體化過程。
(3)業務處理層(BTL,BusinessTreatmentLayer):又叫運行控制層,為下層管理層,是為確定某特定業務能夠被有效地、高效地執行的全過程。
在“安東尼模型”中,首次將製造型企業管理系統視為一個以經營資源為基本元素的企業經營業務活動的整體,系統化地描述出了企業內外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的傳遞和接收過程(見圖2)。
安東尼等通過對於以組裝加工業務為主的製造型企業進行大量的觀察分析發現,其管理系統業務流程包括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雙向流動及其基本規律。首先,物流的流程一般體現在從採購部件到產品銷售出去的整個過程之中,是自上游向下游方向流動,先從供應商流到企業,再到批發商、零售商和顧客,即企業需要經過零部件採購、調撥、生產加工、發送、銷售等業務流程,同時,在企業進行上述調撥或採購零部件流程之前,零部件製造商及原材料加工商等供應商也在進行銷售活動;在企業進行銷售活動之前,批發商和零售商也在進行採購活動。而資金流的流程與物流相反,是從下游向上游方向流動,即從顧客流到零售及批發商,然後到企業(或直接到企業),再流到供應商。再者,信息流與物流、資金流等相比較,其流動過程要複雜得多。企業信息主要包括訂貨信息、發貨信息、收支信息等,信息流在與物流、資金流互補的同時,又起著管理企業整體活動的作用。不難看出,其實安東尼所描述的正是一幅供應鏈全景圖。
安東尼所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統(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是一個針對其所提出的企業管理系統所具有的戰略規劃層、戰術決策層和業務決策層等3個層次,分別確定並提供有效信息的系統,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安東尼首次描繪出了管理信息系統MIS提供信息的基本流程,即: MIS通過與顧客、貿易伙伴的交互,從環境中獲取信息,並將信息存儲於資料庫中,然後分別向安東尼所定義的管理系統的3個層次傳送信息。把交易處理與決策系統的組合作為管理信息系統,“安東尼模型”理論將MIS視為一個以業務交易為基礎的、能提供固定形式信息的信息系統。
安東尼認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MIS)是以企業經營所涉及的‘信息’資源為元素的企業管理規劃和控制系統。在支持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和在企業各層次做出決策時,管理‘信息’資源發揮著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基於電腦的信息系統在提高和優化企業經營業務的Q—C—D—S(Quality質量—Cost成本—Delivery交貨—Service服務)各要素方面以及在實施各項業務活動中也發揮著作用”。也就是說,“管理信息系統”(MIS)包含了兩層含義:
(1)MIS是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提供支持的系統;
(2)MIS是支持或構成業務活動的系統。
因此,安東尼將管理信息系統定義為:“能夠靈活地運用信息技術,系統化地傳送、存儲、交換企業內外部的信息,從而形成或支持企業的經營活動或業務的系統”。
安東尼模型的作用在於,它對管理控制的定義及它同政府管理系統的聯繫,對管理控制中貨幣數據的強調,集中在預算的評價作用上,顯而易見,預算數據資料同其他資料信息一樣,被用於戰略計劃、管理控制和業務控制中,但是,對於大量的政策制定及更專業性的管理控制來說,預算只是一個評價機制。
“安東尼模型”可謂是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開山鼻祖,很顯然在“安東尼模型”中已經體現出了現代企業管理系統新理念的雛形,這與在此之前的其他管理信息系統定義的本質區別就在於它是已包含和考慮了企業內外部環境因素的相互關聯和影響的管理系統,正確反映了企業內外供應鏈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真實流向,反映了企業管理的本質。
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和管理科學的發展,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功能已經在“安東尼模型”基礎上不斷加以擴展與完善,時至今日已發展為第5代基於電子電腦網路技術和電子商務技術的現代管理信息系統,但是,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怎樣發展其理論核心仍然還基於“安東尼模型”的理論基礎。
很經典,很受用! 不過若考慮退換貨的話,物流也應該是雙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