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好奇心(curiosity)
目錄 |
什麼是好奇心[1]
好奇心是個體對新異和未知事物想知的傾向,是個體重要的內部動機之一。作為個體重要的人格特征,好奇心一直受到哲學 教育學和心理學等領域內眾多學者的關註。最早討論好奇心的是哲學家和宗教思想家,他們關註的是好奇心的道德性質而較少關心其心理結構和機制。1890 年JA M ES 把好奇心概念引入心理學研究,此後,學者們開始從心理學角度探討好奇心的實質和產生的原因,並形成了幾個較具代表性的理論觀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HEBB 皮亞傑 HUNT和 BERLYNE 等認知心理學家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掀起了好奇心研究的第一個高潮 上個世紀 70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期,DAY 等一批學者從特質觀點出發探討好奇心結構,從而掀起了好奇心研究的第二個高潮;上個世紀90 年代中期,LOEW ENSTEIN 提出信息差距理論對好奇心的認知理論做了整合和補充。對好奇心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層面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好奇心是個體學習的內部動機,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之一,強烈的好奇心還是創造性人才和高創造力人才所具有的鮮明的個性特征之一。
有關好奇心的理論[1]
1、好奇心的本能論
好奇心本能論者把好奇心看做生物本能,普遍強調好奇心的先天生物適應性。如,受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影響,JAMES 把好奇心看做是一種原始的本能,把個體對新鮮事物的接近看做是一種適應。除此之外,他認為還有一種好奇心,即“對抽象事物的想知”或者“科學的好奇心”scien tific curiosity這種好奇心是“冷靜的頭腦(philosophic brain)對一種不一致或者是自身知識差距”的反應,這是人類所特有的本能。其後的極端本能論者 McDOUGALL 認為,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人類的許多思索性傾向和科學傾向都植根於好奇心之中,好奇心是同恐懼一樣的基本本能。到了 FREUD那裡,好奇心又成了性本能的派生物。他認為好奇心是3-5歲兒童有關“性”探索行為升華的產物是一種“原始焦慮”的反應。好奇心在童年早期就出現了,在社會壓力下有關“性”的好奇心可以被升華為概括化了的對世界的好奇心。
2、好奇心的驅力論
(1) 原始驅力。20 世紀初,心理學界普遍認為好奇心是一種驅力,認為好奇心同厭惡情緒聯繫在一起,好奇心得不到滿足會導致厭惡的喚醒,好奇心是為了減少厭惡而產生的尋求知識的表現。
THORNDIKE、HARLOW、NISSEN 等早期行為主義理論家認為好奇心是原始驅力,探索行為是由一種原始的“生物內驅力”所激發的。WHITE MORGAN 以及張春興把好奇心看做是原始驅力,但他們都認為好奇心不具有生物驅力特征。
(2)驅力減低。BERLYNE 認為好奇心是由具有複雜、新異和令人驚訝等特性的“ 刺激衝突”或者“不協調”等引起。他根據 HULL 的驅力減低理論提出了兩個基本假設:當新異刺激作用於機體感受器時,會出現一個由刺激引發的內部驅力反應(R-Sp),也就是所說的“好奇心”;當喚起好奇心的刺激持續作用於機體感受器時,好奇心就會逐漸消失。
他認為,好奇心和害怕都是緊張的表現。個體接近或者逃避刺激物。其目的都是為了降低緊張水平,個人做出哪種行為可能取決於個人的氣質和經驗。總體上,對強刺激選擇逃避的可能性大;對弱刺激選擇接近的可能性大。
(3)最佳刺激(optimal stimulus)。在 Berlyne研究的基礎上,SPIELBERGER 和 BUTLER 提出了最佳刺激理論(也稱雙過程理論)來解釋各種形式的探究行為。他們把好奇心和焦慮看做是對抗的內驅力 。這些內驅力是強度不同的情緒狀態,二者的交互作用喚起和推動了個體的行為。好奇心和焦慮在個體感知新異的、不協調的或者不明確的刺激的過程中會表現出起伏不定的趨勢。並且,不同的人體驗這種情緒狀態的傾向性也不同。他們認為,好奇心內驅力比焦慮內驅力有較低的閾限並且在初始階段有更高的增長率。
(4)習得性內驅力。與原始驅力觀點不同,強化論者認為好奇心是一種習得性內驅力。DASHIELL 將好奇心看做是一種習得性內驅力並假定探索行為是饑渴等原始內驅力降低的結果,是通過學習而獲得的。DOLLARD 和MILLER 也認為好奇心是一種習得性內驅力。這種觀點的進步在於肯定了好奇心具有後天可塑性的一面。
3、好奇心的認知論
認知心理學家更多地把好奇心看做內部認知動機,用認知協調性 、一致性、概念衝突及信息差距等觀點來解釋和定義好奇心。
(1) 認知不協調。上個世紀 50 年代,HEBB、PIAGET 和 HUNT 等人的研究對好奇心做出了比較一致的解釋。他們的基本觀點是:首先,好奇心是人試圖搞清世界的傾向性反應;其次,這種需要是由與預期的不一致而引起的;第三,在好奇心與預期的不一致之間存在一個倒U形的關係。
皮亞傑認為,好奇心與兒童探求世界的需要緊密聯繫在一起,並把好奇心看做是由兒童試圖將新知識納入已有認知結構所引起的認知不平衡的產物。他把好奇心驅使下的探索行為分為:視覺性、觸覺性、操作性和活動性等 4 種、
在HUNT看來,好奇心是個體對中等程度認知不協調的尋求反應。是由一種尋求積極影響的欲望所激發的。在此基礎上,KAGAN 指出,人類有 4 種基本動機 解決不確定性的動機 尋求感覺的動機、饑餓和反抗的動機、征服和把握局勢的動機。而“解決不確定性的動機可以被重新命名為尋求認知協調的動機,或者想知道的動機,也就是 BERLYNE 所說的認識的好奇心”。
後來,BESW ICK 從信息加工的過程出發對好奇心做了理論解釋。他假設每個人對經歷的刺激有個編碼組織的認知“系統”,在現有系統中無法編碼的刺激會引起概念衝突。由此,他把好奇心定義為:個體尋求維持並解決這一概念衝突的準備狀態或傾向。
(2)信息差距(infommation gap)。格式塔心理學家沒有提出系統的好奇心理論,但他們用“完形原則”解釋行為。認為不論對可觀察到的圖形還是對“行為世界”的其他方面。人都有彌補“缺口”的行為傾向,有對信息賦予意義的傾向。MALONE 在格式塔觀念的基礎上對認知的好奇心(cognitive curiosity)做出瞭解釋,認為認知的好奇心是由改變認知結構的期望所引起的,可以被看做是想給個體的知識結構帶來更好的形態的一種欲望81LOEW ENSTEN 把格式塔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和行為決定理論結合起來,提出了信息差距 的觀點。他認為。一個人對知識的不滿足同對物質條件的不滿足一樣。依賴於個體所處的客觀情景與主觀參照點之間的比較。一個人的所知是相對客觀的,但是一個人的想知是非常主觀的。一個人的想知可以被看做是他的信息“參照點 ”。當一個人在某一特定領域中的信息參照點高於他當前的知識水平時,就會引起好奇心。因此,可以說好奇心是個體的信息參照點,是個體渴望彌補知識差距的反映。
基於上述假設,他認為指向特定知識信息的好奇心的強度與個體解決不確定性問題的能力之間應該有正相關;且好奇心與個體在特定領域的知識積累之間應該呈正相關。同時。他認為新信息能夠改變信息接受的範圍,從而引起參照點的游移;而且隨著個體信息的獲得,特定信息(儘管它依然是未知的)的客觀價值也可能降低。這樣,他比較合理地解釋了好奇心的發展和動態起伏性。
4、好奇心的特質論
不論是本能論者、驅力論者還是認知論者。他們普遍把好奇心看做動機狀態來加以討論和研究。從20世紀70年代以後,認識到把好奇心僅僅當做短暫的動機狀態加以研究的局限性以後。研究者們才越來越多地從人格特質出發探討好奇心。認為好奇心既有狀態的成分也有特質成分。狀態好奇心表現的是短暫的、變化不定的動機性質;特質好奇心表現的則是穩定的、持久的人格特征 。
較早對好奇心特質加以探索的是BERLYNE的學生DAY。DAY 在承認好奇心狀態的同時,提出要把好奇心看做個體持久的人格特質來加以研究,這樣就擴展了BERLYNE的研究。處於同時期的 PEARSON的“新異需求”測驗中、ZUCKERMAN的“感覺尋求”研究中都把好奇心看做是一種特質來加以研究的。此外,SPELBERGER 等人以及 Naylor都傾向於通過調查來研究好奇心狀態和特質之間的區別。LANGEVIN 及AINLEY 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對已有的幾種好奇心測量工具進行了分析,並從中抽取出了廣泛特質的好奇心(好奇心的廣度) 和特定狀態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深度)。REIO 進一步明確指出特質好奇心其實是指個體在廣泛的情景下體驗好奇心喚起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為,好奇心是一種人格特質(personalitytrait)。也有人進一步認為好奇心本身是一個多維結構,但對於究竟需要幾個維度來描述好奇心沒有非常一致的看法。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好奇心特質論者在堅持特質論觀點的同時,並不否認好奇心的動機狀態屬性。他們在肯定好奇心特質存在個體差異的同時,也承認好奇心存在情景制約的情況。
好奇心的五大維度[2]
第一個維度為被剝奪感(deprivation sensitivity),源於伯萊因和盧文斯坦的研究,指發現信息差,而填補這部分知識空白有助於舒緩神經。這種好奇不一定讓你感覺良好,但你會堅持不懈地解決問題。
第二大維度為快樂探索(joyous exploration),受德西的研究影響,指對大千世界的種種奇妙感到驚嘆不已。這是令人愉悅的狀態;有這種好奇心的人會享受生活的樂趣。
第三大維度為社交好奇(social curiosity),源於雷納的研究,指通過與他人談話、傾聽和觀察,瞭解對方的想法和行為。人類本身就是社交動物,判斷對方是敵是友的最有效和高效的方式是獲取信息。有些人甚至可能會採取窺探、竊聽、八卦等手段。
第四大維度為抗壓能力(stress tolerance),基於北卡羅來納大學格林波若分校的心理學家保羅·西爾維亞(Paul Silvia)的近期研究,指願意接受,甚至控制新鮮事物引發的焦慮。缺乏該能力的人可以看到信息差、發出驚嘆,也對他人感興趣,但不能向前推進邁出一步,進行探索。
第五大維度為尋求刺激(thrill seeking),受朱克曼啟發,指願意承擔身體、社會和財務風險,追求不同、複雜和強烈的體驗。對擁有這種能力的人來說,新事物引發的焦慮可以放大,不可減少。
好奇心的好處[3]
好奇心對組織、領導者和員工都大有裨益。
一、決策失誤減少。我在研究中發現,好奇心一旦被激發,我們就不會輕易受到證實偏差(confirmation bias,只尋找支持自身觀點的信息,忽略否定自身觀點的證據)和刻板印象(做寬泛的判斷,比如女性或少數群體不能成為優秀領導者)的影響。好奇心讓我們從不同視角思考問題,所以會有以上積極作用。
二、給創新和常規工作都帶來更多創意和積極改變。舉例來說,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的斯賓塞·哈里森(Spencer Harrison)及其同事曾對利用電商網站銷售產品的工匠展開實地調查。他們提出一些問題,並根據參與者的回答評估其在工作中的好奇心。隨後,他們以參與者在兩周內所創造和列出產品的個數為指標,來判斷其創造力。好奇心每升高一個單位(比如總分為七分的計分表中從五分升到六分),創造力會相應提升34%。
三、減少團隊衝突。我的研究發現,好奇心鼓勵團隊成員換位思考並關心彼此的想法,而非只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好奇心讓他們協作更有效順利:衝突得到緩和,團隊取得更佳成績。
四、溝通更開放、團隊績效更高。我和同事對哈佛肯尼迪學院某領導力項目的高管進行調查。我們將參與者分成五到六組,先讓其中幾個組參與增強好奇心的任務,再讓所有組都參與一個模擬任務並追蹤其績效。好奇心強化組的表現比對照組更好,因為他們更公開地分享信息,也更認真地傾聽彼此的聲音。
好奇心的兩大阻礙[3]
雖然多數人都知道好奇心有很多好處,但組織往往不鼓勵好奇心。原因並非領導者看不到其價值所在。相反,領導者和員工都清楚,好奇心對公司有積極影響。
但高管並沒有採取相應行動。誠然,3M和Facebook等組織給了員工追求個人興趣的空閑時間,但這種情況是極少數。即便在這類組織中,員工依然要完成極具挑戰性的短期績效目標,比如實現季度銷售目標或在某個具體日期前推出新產品,所以他們沒有多少“空閑時間”尋求其他工作方式或想出創新理念。
領導者會因以下兩大習慣,抑制員工的好奇心:
一、他們對探索的認知有誤。領導者常以為,滿足員工的好奇心會讓組織陷入混亂並損失嚴重。我最近調查了520名首席學習官和首席人才發展官,發現他們並不願鼓勵好奇心,因為他們擔心一旦員工能夠追求自己的興趣,公司的管理難度就會加大。此外,分歧會出現,制定和執行決策速度放緩,最終抬高經營成本。
二、他們過於追求效率,妨礙了探索活動的開展。20世紀初,亨利·福特(Henry Ford)傾註所有精力在一個目標上:降低大眾化汽車的生產成本。1908年,他實現了推出T型車的理念。到1921年,隨著大眾需求的猛增,公司生產的客車總量已經占到美國市場的56%——公司主要憑藉以效率為中心的工作模式取得了這一巨大成功。但到了20世紀20年代末,美國經濟攀至新高峰,消費者開始希望汽車能有更多種款式。福特仍一門心思放在改進T型車上,而他的對手,如通用汽車則開始生產各種款式的汽車,很快就占領了市場。福特認為自己錯在一心用在提高效率上,於是停止了實驗和創新並逐漸落伍。
- ↑ 1.0 1.1 胡克祖. 好奇心的理論述評[J]. 遼寧師範大學學報, 2005.
- ↑ 好奇心不止一種,你有哪個?.HBRC-Lab. 2021-01-27
- ↑ 3.0 3.1 都說好奇心害死貓,為什麼你還一定要有?.HBR-China.2018-09-13
強烈的好奇心還是創造性人才和高創造力人才所具有的鮮明的個性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