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外在融資溢價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外在融資溢價

  外在融資溢價是指信貸傳導機制說認為,由於不對稱信息和其他摩擦因素的存在,干擾了金融市場的調節功能,出現了外部籌資資金成本(如發行債券等)與內部籌資機會成本之間裂痕加大的情況。這種裂痕被新凱恩斯主義稱作“外在融資溢價”,它代表凈損失成本。影響外在融資溢價的因素包括貸款人評估,監視和籌集資金的預期成本,以及由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借款人對他的未來前景比貸款人擁有更多的信息等。

外在融資溢價的相關理論

  按照信貸傳導機制說,貨幣政策不僅影響到一般利率水平,而且還影響到外在融資溢價的大小。外在融資溢價的變化比單獨利率變化能夠更好地解釋貨幣政策效應的強度、時間和構成。新凱恩斯主義認為,有兩個渠道可以解釋貨幣政策行為與外在融資溢價之間的聯繫:

  1.資產負債渠道

  當借款人所面臨的外在融資溢價取決於借款人金融地位時,貨幣政策就可以通過資產負債渠道進行傳導。由於借款人的金融地位影響到他的外在融資溢價,因此也影響到他面臨的借貸條件,進而影響到他的投資生產。當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不僅影響到市場利率,而且還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借款人金融地位時,就出現了貨幣政策傳導的資產負債渠道。

  2.銀行借貸渠道

  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派認為,貨幣政策除了對借款人資產負債的影響外,還會通過商業銀行貸款的供給來影響外在融資溢價。由於在大多數國家,銀行貸款是借款人的主要資金來源,如果出於某種原因導致銀行貸款的供給減少,就會使許多依賴於銀行貸款的借款人,特別是中小企業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去尋找新的資金來源,因此,銀行貸款的減少將增加外在融資溢價和減少實質經濟活動。當中央銀行實施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後,例如,採用公開市場業務減少商業銀行的頭寸,使商業銀行可供貸款的資金數量下降,就會限制銀行貸款的供給,通過銀行借貸渠道使企業減少投資,收縮生產,減少雇員,產生經濟緊縮的效應。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外在融資溢價"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