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利潤轉移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外國利潤轉移效應(Foreign Profit Divension Effect)
目錄 |
什麼是外國利潤轉移效應[1]
外國利潤轉移效應是指關稅同盟締結以後,因同盟國內部的削減關稅,使原來外國投資者的部分收益向東道國轉移的效應。
外國利潤轉移效應概述[1]
在有外國直接投資的情況下,外國投資者憑藉自己的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使其在投資所在團的企業生產成本低於當地本國企業。由於關稅保護了國內生產,較高的關稅使得國內商品銷售價格較高,又由於外國投資者生產成本較低,外國投資者所享受的生產者剩餘較多,因此,外國投資者在東道國投資的收益大。關稅同盟締結以後,同盟國之間相互削減關稅。這使得國內銷售價格降低,生產壓縮,國內供給需求之間的不足部分可以從其他同盟國進口得到補充,國內銷售減少,生產壓縮,生產者剩餘減少。原來由外國投資者所享受的部分生產者剩餘轉移為東道國的利益,一部分外國投資者的利潤轉移為東道國的福利。
外國利潤轉移效應實例分析[2]
假定某國某種商品的國內生產被外國投資得的國內生產被外國投資者所壟斷,在關稅保護條件下,該商品的銷售價格為100美元,而外國投資者的生產成本為80美元,假設該國該商品的總需求量為100萬單位,那麼外國投資得的利潤為2000萬美元。關稅同盟締結以後,同盟間的關稅削減使得該商品的國內銷售價格降低10%,為90美元。假定此時外國投資企業因利潤下降而減少生產10%,為90萬單位,那麼在此情況下,外國投資者的利潤由原來的2000萬美元減少到900萬美元,有1100萬美元轉移為東道國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