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觸媒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城市觸媒(Urban Catalysts)
目錄 |
城市觸媒是指能夠促使城市發生變化,並能加快或改變城市發展建設速度的新元素,即通過某一特定觸媒元素的介入,引發某種“鏈式反應”,促成城市建設客觀條件的成熟,從而推動城市按照人們的意志持續地、漸進地發展。
城市觸媒的內涵[1]
1989年由美國學者韋恩·奧圖(Wayne Atton)和唐·洛乾(Donn Logan)在《美國都市建築——城市設計的觸媒》一書中提出了“城市觸媒”(Urban Catalysts)的概念。“城市觸媒”是指城市化學連鎖反應,其中激發與維繫城市發生化學反應的“觸媒體”可能是一間旅館、一座購物區或一個交通中心;也可能是博物館、戲院或設計過的開放空間;或者是小規模的、特別的實體,如一列廊柱或噴水池。在該書中城市觸媒的觸媒體主要是指建築物。按照韋恩·奧圖和唐·洛乾的說法,被稱之為觸媒的建築,它描述一幢獨立的城市建築或計劃方案對相繼而來的計劃方案所帶來的正面影響,以及最終的城市形式。它鼓舞建築師、規劃者以及決策者去考慮個別開發在市政成長與城市改革中所具有的連鎖反應潛力,它也提倡以設計管製作為城市設計觸媒策略的一部分。一個具有良性觸媒作用的城市設計將會給城市發展帶來正面的推動作用。
城市觸媒是由城市(它的‘實驗室’)所塑造的元素,然後反過來塑造它本身的環境。他的目的是促使城市結構持續與漸進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該觸媒並非單一的最終產品,而是一個可以刺激與引導後續開發的元素。在城市觸媒理論中重要的突破點在於提出瞭如何從目標到實現的途徑,其中作用與反作用、原因和結果是構成觸媒概念的主要部分。觸媒理論並沒有為所有的城市地區規劃出單獨完成目標的方法、一個最終的形式或一個較好的視覺特質,而是描述一個城市開發的必備特征:可激起其他作用的力量。其中以密集平行線代表“作用”,無論是開發、重整記錄或任何事物;催化其他作用。這些作用又一次帶給其他作用推力,每一個作用是受限制的,所以這種反應不會毀壞城市。過程的緩和現象由環繞平行線的虛線表示。
城市觸媒的作用[2]
由此可見,城市觸媒的主要功能是激發和帶動城市的建設,促使城市結構進行持續、漸進的發展。它不是終極產品。而是一系列產品的髮端,它的出現將刺激與引導後續眾多項目的開發。作為城市發展過程中相互作用的眾多新舊元素之一,城市觸媒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對這些相互作用的激發和引導方面。
城市觸媒能夠帶動和激發城市的建設與復興,能夠促使城市結構進行持續漸進的改革。在城市開發中觸媒並非單一的最終產品,而是一個可以刺激與引導後續開發的元素。其焦點是新元素與舊元素及新元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各元素對城市形式的影響。在元素間的相互作用中,城市觸媒主要起到激發與引導 控制與指導兩方面的作用。
激發與引導作用主要是通過城市的局部改造引發鄰近地區的發展產生連鎖反應從而帶動本地區的發展和麵貌的改善 這不僅僅表現在經濟上的激活.也表現在城市景觀環境的重新整合 以及城市生機活力的激活和復興。其作用力主要為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和社會學中的帶動效應。
控制與指導作用主要是通過介人重組其所在城市區域的環境控制後續加人項目的介人狀態引導區域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深層結構的生成。這一類作用涉及的主要是城市景觀的塑造過程其作用力主要依靠政策約束力、環境約束力、和社會約束力,這些約束力來自於政府策略輿論宣傳、約定俗成集體效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