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城市形態是指一個城市的全面實體組成,或實體環境以及各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和形成。廣義可分為有形形態和無形形態兩部分。前者主要包括城市區域內城市布點形式,城市用地的外部幾何形態,城市內各種功能地域分異格局,以及城市建築空間組織和麵貌等。後者指城市的社會、文化等各無形要素的空間分佈形式,狹義一般指城市物質環境構成的有形形態,事實上它們也是城市無形形態的表象形式。
城市形態是城市空間結構的整體形式。與城市的性質、規模、歷史基礎、產業特點以及地理環境有關。按照城市的用地形態和道路骨架形式,城市形態可以大體上歸納為集中 和分散兩大類。
(1)集中式城市形態
所謂集中式城市形態,就是城市各項主要用地集中連片。又可以進一步分為網格狀、環形放射狀、星狀、帶狀和環狀等形態。
(2)分散式城市形態
分散式的城市形態最主要的是組團狀。所謂組團狀,是指一個城市分成若幹塊不連續的用地,每一塊之間被農田、山地、較寬河流或鐵路站場、大片森林等不可建設的用地分隔。又可以進一步分為組團狀、星座狀和城鎮群狀等形態。
城市形態的多樣性[1]
(一)時間上的連續性
形態在漸變中生成意義。時間作為城市形態構成的基本要素,它的連續性成為形態多樣性的基本表徵。對城市形態來說,它意味著歷史、聯繫著現在、預示著未來。在時間的延續中,形態被賦予了意義與內涵。意義的產生使形態具有了人文的價值,從而成為傳統。
形態構成中時間的連續性不僅體現在傳統城市形態的演變過程中,也反映在現代城市形態的組構中。如果僅僅把時間理解為歷史之延續、傳統之形成,那就不能有效理解現代城市複雜形態的生成機制。現代城市與傳統城市最大的差別就是時間概念的變異,這也是現代城市複雜性的起因,因為在現代社會,速度改變了一切,包括人自身。一切都在運動之中,運動使城市形態的尺度發生變化,也就是說,運動速度的加快,產生了一種全新的形象尺度。與過去不同,現代城市中充斥著各種交通方式,每種方式都有它的速率和感知系統,現代城市形態的構成就是要在這種複雜的運動系統中建構關聯性和統一感。它構成了現代城市設計的思想基點,也正是形態多樣化的本質。在此,時間的連續意味著對運動秩序的建構,正是秩序強有力的內聚力把各部分結合成整體並使之具有力量,整個系統才有一種統一感。
(二)空間上的整體性
時間上的連續性和空間上的整體性密切相關。連續的空間演化使空間整體性成為可能。真正意義的時間是用空間來定義的,也就是說,空間不停地轉換,構成了時間的推移。所謂時間的流逝,事實上是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空間轉移所致。空間轉移的基礎是空間連續,由此,時間連續和空間連續兩者合二為一,構成了城市形態發展演化的基本特征。
時空連續,賦予城市空間整體性和穩定性。人類為了自身的延續和發展,就需要一種相對穩定的場所體系。場所是具有特性和氛圍的,因而場所是定性的、“整體”的現象。場所感由場所和場合構成,而在人的意向中,空間是場所,時間是場合,因此,人必須融合到時間和空間意義中去。由此可以看出,空間整體性的獲得是時空融合的結果,而這種融合是建立在時空連續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時間和空間的連續決定了城市空間的表現形式——整體性。事實上,空間整體性的獲得與人的活動密切相關,活動既有時間性,又有空間性。正是通過人的活動才在空間與時間之間建立了聯繫,這種聯繫構成了空間整體性的基礎。
(三)結構層次的複合性
功能由組織結構而顯現,組織結構因功能而產生。城市功能的多樣性決定了結構組織的複雜性,複雜的組織結構又引發了多樣的城市功能。結構與功能共同決定了形態,但形態則直接與結構相關。事實上,結構比功能更好地確定了形態。作為形態構成的內在支撐,結構組織的複雜性使形態的構成完整而有機。這種複雜性來自於結構組織的層次複合性及層次之間的非線性相互作用。
城市結構作為一個大系統,就其結構系統的構成來說,它包含:空間結構——街道、廣場、綠地、建築群等以一定的關係構成的結構;景觀結構— —景觀、視廊、視覺中心等相互聯繫而構成的結構;功能結構——聚會空間、交往空間、流通空間、游憩空間等不同功能的相互關聯;意象結構——空間環境作用於人所形成的空間知覺及心理表象的相互作用;意義結構—— 空間作為場所的意義,包括事件及事件的發生等。這些不同層面的結構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了城市空間結構的總體,具有了很強的整體關聯性。
(四)形態構成的多樣性
多樣性是城市的天性,是城市生機之所在。形態構成的多樣性是城市生活現實的反映,它體現著城市生活的內在秩序。看似混雜的形態構成,卻正是城市本質之所在。一個城市的質量來自多樣化的、內容各異的活動,來自不同規模的、外形不同的各種建築物的併列。
城市形態的形成和發展無時無刻不受到城市發展的內在動力和約束力的影響,當前的各種因素都有可能對其演化形成影響,與形態發展相關的基本變數不勝枚舉,而且這種影響又不一定是有著一一對應的線性關係。事實上,非線性作用才是城市發展運動的基本方式。由於特殊的社會政治、經濟、習俗、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相互作用,以及時間不可逆、多重因果反應環和不確定性的存在,使城市系統本身處於一個不均勻的時空和動態的演變過程中,具有極為複雜的非線性特征。與此同時,人流、物流、信息流都在加快速度和頻率。觀念的變化、價值的多元、信仰的各異,凡此種種,都使城市更趨複雜與多樣。
- ↑ 潘匯.論城市形態的多樣性(A).山西建築.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