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地緣政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地缘政治理论)

  地緣政治(Geopolitics)又稱為“地理政治學”、“地緣政治學”,是政治地理學說中的一種理論。它主要是根據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預測世界或地區範圍的戰略形勢和有關國家的政治行為。它把地理因素視為影響甚至決定國家政治行為的一個基本因素。

目錄

什麼是地緣政治[1]

  地緣政治在地緣政治學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有關地緣政治的若幹解釋。在英文中,“geopolitics ”一詞既可指地緣政治理論,亦可指地緣政治現實,其涵義具有多重性。在中文文獻中,相關的詞主要有地緣政治學和地緣政治兩個,前者的涵義相對單一,而後者則是個複合概念。

  前蘇聯學者拉祖瓦耶夫提出地緣政治學三種含義:第一,地緣政治學突出了地理和政治之間的關係,側重於地理對政治的影響;第二,把地緣政治學推廣到列強爭奪世界或地區優勢和權力的鬥爭上,最一般的是,人們稱國家間競爭,特別是全球性競爭的典型情況為地緣政治。第三,認為地緣政治學首先反映了國際舞臺上爭取權力的鬥爭同地理的聯繫,地緣政治學被看作外交政策的工具,它從地理決定論原則出發規定外交政策的可能性和優先權

  美國學者奧圖賽爾(Gearoid O. Tuathail)認為地緣政治學這一術語有多個含義,他歸納如下:第一,用作描述對特定地區或問題的概覽,以便把握被認定為外部事實的明顯特征。在這種用法下,地緣政治學就是對某一問題進行考察的分析工具。如,關於 X 的地緣政治,X 可以指石油資源能源信息、中東、中美洲、歐洲等。第二,地緣政治幾乎是現實政治的同義語。圖阿塞爾認為這幾乎全部來自基辛格的遺產。基辛格用地緣政治來描述他力求在世界政治中維持“有利的均衡”的努力。地緣政治學是一種不含任何意識形態(或感情)色彩的馬基亞維利主義的方法。第三,作為大戰略的同義語。這一視角是關於地理在國際關係中的中心作用。該視角把永久的地理因素視為國家行為的驅動力 。

地緣政治的源起

  大部分的人同意,地緣政治學源起於政治地理學。而地緣政治理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國地理學家弗里德里希•拉採爾在1897年所提的“國家有機體”論,以及之後發表的“生存空間”概念。但是“地緣政治”這一詞,則是源自於瑞典學者魯道夫•契倫(瑞典語:Rudolf Kjellén)。契倫進一步發展拉採爾的理論,用地理來解釋政治現象。

地緣政治的涵義

  第一,一種分析國際關係的研究方法或分析工具,或者是其研究成果,即地緣政治學理論。

  人們通過對地緣政治現實要素的理解,形成觀察和分析國際關係問題的視角、思想框架、研究方法等,即形成地緣政治理論,這些思想、觀點、分析方法、理論等綜合起來構成了地緣政治學。地緣政治學包含地理的和政治的兩方面的因素,因此地緣政治學家對地緣政治學的概念定義普遍都強調地理因素與政治現象之間的關係。如法國學者皮埃爾•伽羅瓦認為地緣政治學是“研究國際上權力政治學與其奉行的地理範圍之間的關係 。”法國著名政治家雷蒙•阿隆認為,地緣政治學的主要內容是“把外交-戰略關係與對資源作出的地理-經濟分析以及由於生活方式和環境而引起的對外交態度的解釋,從地理的角度加以系統化”。美國地理學家、“系統政治地理學”的作者 M•格拉斯納(Martin Ira Glassner)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提出,“地緣政治學基本上與為發展一個國家的對外政策而對地理信息和地理觀點的應用有關,在某種意義上講,地緣政治學可被稱為應用政治地理學”。格雷(Colin S. Gray)和斯洛恩把它解釋為“一種空間關係與歷史成因的理論,由此演繹出主張當代和未來政治與各種地理概念密切關聯的解釋。”它“把歷史與成熟的理論化能力相結合,其結果歷來是一種有力的分析框架。”對於地理因素與政治現象之間的關係,有的學者強調在地理因素的基礎上考察國家或國際政治。發明“地緣政治”一詞的瑞典政治學家契倫把地緣政治學定義為“把國家作為地理的有機體或一個空間現象來認識的科學 ”。

  李義虎認為:“地緣政治學是在自然地理和政治地理統合或結合的基礎上對國際政治空間現象所做的系統研究,作為一種理論,就其延伸影響來講,涉及到國際關係的政治地理因素和國家對外政策(包括軍事戰略)的地理因素 。”綜上所述,地緣政治理論可以被定義為: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國際上各種政治力量在地理分析的基礎上圍繞著某種特定利益,藉助於政治權力來規定和實現自身權利或利益的戰略理論

  第二,影響國際政治的若幹地緣政治要素。

  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y)指出:“地緣政治是指那些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情況的地理因素的相互結合,強調地理對政治的影響。”這裡,他強調的是影響政治的地理因素。影響國際政治的地緣政治要素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國家地緣政治要素,包括國家的地理位置、國土面積、地形特征和自然資源。地理位置表明國家在地球上的方位:位於地球的南方還是北方,東半球還是西半球,地處世界熱點範圍還是遠離是非地區。幅員形狀是狹長型還是類似圓形,是緊湊型還是鬆散型。地形特征是指地形、氣候、水文、生物等。如世界上的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巴比倫和埃及,均處於中緯度氣候濕潤溫暖的平原江河地帶等自然環境良好地區。第二個方面是區域地緣政治因素,主要包括鄰國狀況、與鄰國之間的地緣關係等。鄰國狀況是指鄰國是大是小,是強是弱等。一國與鄰國之間的地緣關係,既指國家相互之間包括距離、防衛在內的地理關係,又指從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根本利益來思考,所形成的雙方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戰略關係。第三個方面是全球地緣政治因素。全球地緣政治因素主要通過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來表現出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是指在國際關係中對國際事務具有重大影響作用的國家或國家集團等主要戰略力量,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相互之間形成的具有全局性的穩定的力量對比及其基本狀態。

  第三,以追求權力為目標的地緣政治活動。

  地緣政治活動是指通過對地理環境的控制和影響來追求權力的國際政治行為體之間的關係互動。尼桑卡(H. S. S. Nissanka)認為,地緣政治概念的“中心是為權力而進行的持續鬥爭,其焦點是理解和研究各國為獲得政治權力與保持在地區和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所作的各種努力。”從現實主義角度看,國際政治在本質上是處於無政府狀態下的,在一個缺乏規則或規則不健全的國際社會中,不可能自覺形成公平合理的體制和原則對行為體進行公正的利益分配,權力成為決定利益分配的最高原則和根本手段,因此追求權力成為各國的本能和政策目標。由於國際政治行為體的權力是以地理環境為基礎的,受行為體的位置、空間、資源等地理因素限制,因此,追求在空間、資源、基地等地理環境方面的優勢和有利地位成為地緣政治的主要內容,使地緣政治演變為圍繞大陸、海洋、天空等空間主導權,石油、礦產、糧食等資源支配權和戰略要地、海洋通道等基地控制權的爭鬥,其實質是行為體之間特別是民族國家之間的競爭關係。縱觀國際政治發展史,對資源的爭奪是國際戰爭和衝突的重要動因。甚至有學者認為,“資源是地緣政治學說演繹的邏輯起點”。

地緣政治鬥爭的內容

  地緣政治鬥爭的內容主要有:

  (1)通過對地理空間的控制,謀求霸權或國際關係主導權。包括統治或領導世界的能力,在全球或地區格局中的主導或優勢地位,以及通過空間實現的政治影響力和軍事控制能力等。
  (2)通過對資源、貿易市場、運輸線、領土、海洋等關鍵地理要素的占有或控制,既加強國際政治權力,又獲得現實利益,增強國力。
  (3)通過建立地域安全體系,如建立勢力範圍、緩衝地帶等,或作出均勢格局安排,謀求有利於自身安全的地緣環境。地緣政治鬥爭是國際政治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對國家間政治關係產生深刻而具體的影響。例如中東地區戰亂不斷的深層原因就是這一地區蘊藏著世界石油總儲量的 60%以上,“只要人類尚未發現可以替代石油的更為有效的新能源,中東地區就難以平靜”。

地緣政治的主要理論[1]

傳統地緣政治理論

  地緣政治學從其 20 世紀初產生到形成,經過一百年的歷史發展,產生了多種學說和理論。對國家安全戰略產生重要影響的理論有“海權論”、“陸權論”、“邊緣地帶論”和“空權論”等。

海權論

  “海權論”的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海軍軍官,同時也是歷史學家的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經由對英國海軍發展與海洋霸權的研究,提出一套以制海權概念解釋歷史的理論。於1890年,出版《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中集中地闡述其海權思想。

  “海權論”的中心論點是:海上力量對一個國家的發展、繁榮和安全至關重要。任何一個國家或聯盟,如果能夠控制公海,就能控制世界的貿易財富,從而控制全世界。一個國家獲得這種地位的能力取決於它的地理位置、陸地形態、領土範圍和、人口數量、民眾特征和政府特征六個方麵條件。富有進取心的國家必須在世界各地進行貿易、依靠海洋去獲取海外的原料、市場和基地,而海洋是自然賜予的便捷通道。所以,一個國家要想成為世界強國,必須具有在海洋上自由行動的能力,必要時能夠壟斷海上貿易,為此須建設一支在國內外擁有作戰基地、並有龐大商船隊輔助保障的海洋力量。

陸權論

  1904年,英國地緣政治學鼻祖哈爾福德•麥金德(Halford J.Mackinder)發表了“歷史的地理樞紐”論文,創立了與海權相對應的“陸權論”。

  他認為,如果由於早期的海上船運技術優於陸上交通技術,使海洋國家比大陸國家更占優勢,那麼,隨著陸上交通技術的發展,如鐵路的鋪設、內燃機車的出現、現代公路和鐵路網的建成,從而改變了“人與世界上大部分現實的關係”,加強了歐亞大陸國家的優勢地位。

  在其 1904 年皇家地理學會上宣讀的論文《歷史的地理樞紐》一文中,麥金德提出了“樞紐地帶”概念。他把歐亞大陸中心的內陸地區命名為樞紐地帶,相信它是世界政治的樞紐;把緊繞在樞紐地帶外的環形地區稱為內新月形地帶,包括歐洲、中東、印度和中國在內;內新月形地帶以外是外新月形地區,包括歐亞大陸邊緣的英國、日本及其他諸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以及大洋洲和整個美洲。

  1919 年,麥金德發表了《民主的理想與現實》一文,繼續堅持他強調歐亞大陸核心地區重要性的觀點和陸權優勢的信念,但對“樞紐地帶”的概念做了修改。

  他把歐亞核心區的範圍向西擴大,並用“心臟地帶(heartland)”概念代替原來的“樞紐地帶”,把歐、亞、非三大陸統稱為“世界島”。

  他的“心臟地帶論”認為:東歐在歐亞大陸內部占據十分獨特的重要位置,它是俄國從心臟地帶進入中歐、德國向東進入心臟地帶的通道,控制了東歐就等於控制了心臟地帶,控制了心臟地帶就等於控制了世界島,控制了世界島就等於控制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地緣政治學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Nicholas Spykman)則於20世紀40年代基於麥金德的心臟地帶概念,提出了相應的“邊緣地帶(rimland)”學說。他在《和平地理學》一書中提出,東半球的勢力衝突有四類:一是在大陸心臟地帶與邊緣地帶之間;二是在邊緣地帶內的各勢力之間;三是海洋勢力與大陸沿岸之間;四是西半球的參與。

  他認為邊緣地帶比心臟地帶更重要,邊緣地帶在經濟、人口等方面的力量都超過心臟地帶,兩次世界大戰都發生在邊緣地帶;世界的基本矛盾並不是陸權國家與海權國家的對抗,相反,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都是通過海權國家與陸權國家聯合擊敗邊緣地帶國家實現的。斯皮克曼據此提出:“誰支配著邊緣地區,誰就控制著歐亞大陸;誰支配著歐亞大陸,誰就掌握著世界的命運。”

空權論

  空權論首先由義大利將軍朱利歐•杜黑提出,他認為“天路”是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而空權可以決定戰爭的命運。1921年發表《制空權》一書中,指出要發展強大的空軍,爭奪制空權,獲得戰略主動。而以空軍摧毀敵國戰略目標,即無須與陸軍海軍正面作戰,也能夠消滅抵抗的意志。

  他認為“航空為人類開闢了一個新的活動領域———空中領域,結果就必然形成一個新的戰場”。在空中領域,飛機成為了人類戰爭的新的獨特手段。制空權的獲得是取勝的關鍵。從戰略態勢上講,“掌握制空權表示一種態勢,能阻止敵人飛行,同時能保持自己飛行”。只有依靠一支能奪得制空權的空軍,國防才能保證。同時,要想掌握制空權,有必要在能找到敵方航空器和生產它的一切地點上予以摧毀和破壞,但是,無論陸軍或海軍都無助於進行這種活動,所以,建立一支獨立的空軍絕對必要。

  杜黑的空權論及所闡述的各種原則極大地影響了二戰期間義大利和德國的空戰戰略。空權論對美國的影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米歇爾將軍那裡得到了證實”。

  50年代塞維爾斯基(英語:Alexander P. de Seversky)根據空軍在戰略中的重要作用和美國、蘇聯空軍控制範圍重疊的地區,提出北極地區對美國爭奪制空權十分重要的理論,被稱為空權論。

德國地緣政治

  德國地緣政治興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代表人物是德國將軍卡爾•豪斯霍弗爾,他推崇“國家有機體”與“心臟地帶”學說,並且深受“生存空間”(德語:Lebensraum)概念的影響。

  他認為,生存空間是國家發展的必要條件,因而國家掠奪更多的生存空間是合理的;而心臟地帶論也可以說明德國的戰略定位與對外戰略。20世紀20年代開始,他利用其創辦的期刊推廣德國地緣政治的思想,並且影響了納粹擴張主義的發展。德國地緣政治成為納粹德國擴張主義的後盾,連帶拖累了戰後地緣政治及政治地理學的地位與發展。

現代地緣政治理論

  分裂世界論

  代表人物:掃羅•B•柯恩

  代表著作:《分裂世界的地理與政治》

  文明衝突論

  主條目:文明衝突論

  代表人物:塞繆爾•P•亨廷頓

  代表著作:《文明的衝突、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單極論

  代表人物:布里辛斯基

  代表著作:《大棋盤》

  多極論

  代表人物:基辛格

  代表著作:《大外交》

  整合論

  代表人物:阿爾伯特•德芒戎

  代表著作:《歐洲的衰弱》

地緣政治的主要影響

  影響原油價格

  受美元貶值、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08年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

  關於地緣政治學的定義,英國政治地理學家傑弗里帕克認為是,“從空間的或地理中心論的觀點對國際局勢背景進行研究,整體的認識。”這也可以說是從全球的空間背景上來觀察其政治的格局及各國或國家集團之間的相互關係。因此,這種從全球的地理空間尺度上,從各種複雜的相互關係的總體上,來研究各主要國家間或各集團之間政治上的相互關係與格局的地緣政治學,簡言之,即是全球的地緣戰略學。地緣政治學已成為表達全球大國間政治戰略上的對抗與競賽的通俗術語。

  影響黃金價格

  1973年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前,由於國際上通行金本位(金匯兌本位),黃金價格受到管制,因此不存在價格上的劇烈波動問題。但伴隨著越南戰爭把美國經濟拖入低谷和隨後佈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信用本位制度地位得以不斷強化,黃金作為商品和貨幣的集合體,其價格開始出現劇烈波動,特別是1973-1980年和2001-2007年間世界黃金價格出現兩次大幅上漲。究其原因,重要事件的發生是一次次引導金價波動的重要助力,而這些事件都與地緣政治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舉例:1973-1974年的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黃金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其後隨著事態的逐漸平息而大幅回落。1979-1980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蘇聯入侵阿富汗和兩伊戰爭爆發等國際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的密集發生,支撐起黃金價格於1980年年初創下了870美元的歷史高點。

  2007年伊朗核危機對黃金價格也產生了影響。

參考文獻

  1. 1.0 1.1 孔小惠.地緣政治的涵義、主要理論及其影響國家.安全戰略的途徑分析. 世界地理研究[J],2010,(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5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Mis铭,寒曦,Llyn,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地緣政治"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