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貸(Credit)
目錄 |
信貸(Credit)是貨幣持有者將約定數額的資金按約定的利率暫時借出,借款者在約定期限內,按約定的條件還本付息的信用活動。
國際信貸反映了國家之間借貸資本的活動,是國際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借貸資本的運動來源於國際資本的輸入與輸出。在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處於不斷流動的狀態,流動的目的是儘量使資本增值,哪裡有條件使資本增值,哪裡利潤高,資本就會向哪裡流動。如果具有國內外投資機會均等的條件,當國外投資的預期利潤比國內高時,投資者就會通過直接、間接以及其它靈活多樣的方式使資本流向國外。
在國際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是發達國家出現了大量的過剩資本,當這些資本在本國找不到有利的投資環境時,就要突破國界,向資金短缺、生產要素組成費用少,而市場又較為廣闊的經濟不發達國家或地區輸出。另一方面,發展中國家為了加速本國經濟發展需要大量資本,在自己資金缺乏的情況下,就需要引進外資以彌補不足。也有一些國家,通過國際資本的輸入輸出來平衡和調節本國的國際收支。
國際信貸的發展和變化是世界經濟的客觀狀況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新的科技革命促進了貨幣資本的國際化。
第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中地位的提高,調整了國際投資的構成,並對國際信貸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三,資本主義經濟滯脹,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對國內外經濟的控制調節作用。
第四,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改革、開放、積極發展對外經濟。
總之,經濟生活國際化的發展,戰後經濟一體化的興起,使不同社會制度國家之間經濟交往的障礙大大減少。世界經濟市場出現了不同社會制度、不同發展階段國家之間的商品交換、資金融通、科技交流和勞動力流動的嶄新局面。國際經濟發展的現實和前途,對國際信貸的發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信貸管理的基本原則主要有:
1、安全性原則,指銀行在經營信貸業務的過程中儘量建設和避免信貸資金遭受風險和損失。
2、流動性原則,指商業銀行在經營信貸業務時能預定定期限收回貸款資金或者在不發生損失的情況下將信貸迅速轉化為現金的原則。
還是有點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