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國際收支調節的吸收分析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吸收分析法)

吸收論(Absorption Approach)

目錄

國際收支調節的吸收分析法(吸收論)概述

  吸收論(Absorption Approach)又稱支出分析法,它是1952年詹姆士·愛得華·米德和當時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工作的西德尼·亞歷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提出,在凱恩斯巨集觀經濟學的基礎上,從國民收入和總需求的角度,系統研究貨幣貶值政策效應的巨集觀均衡分析。它從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方程式人手,著重考察總收入與總支出對國際收支的影響,併在此基礎上,提出國際收支調節的相應政策主張。

吸收論的基本理論

  按照凱恩斯的理論,國民收入與國民支出的關係可以表述如下:

  (1)國民收入(Y)=國民支出(E)

  在封閉經濟的條件下:

  (2)國民支出(E)=消費(C)+投資(I)=國民收入(Y)在開放經濟條件下,把對外貿易也考慮進去,則:

  (3)國民收入(Y)=消費(C)十投資(I)+(出口(X)-進口(M)。

  移動恆等式兩邊,得

  (4)X-M=Y-C-I=Y-(C 十I)

  上式中,X-M 為貿易收支差額,以此作為國際收支差額的代表。C+I 為國內總支出,即國民收入中被國內吸收的部分,用A 來表示。由此,國際收支差額實際上就可由國民收入(Y)與國內吸收(A)之間的差額來表示。設國際收支差額為B=X-M,則有:

  (5)B=Y-A

  當國民收入大於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順差;當國民收入小於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逆差;當國民收入等於總吸收時,國際收支為平衡。

吸收論的核心觀點

  該理論建立的基礎是凱恩斯主義的巨集觀經濟分析,他把經濟活動視為一個互相聯繫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最重要的分析指標是總供給、總需求、國民收入和就業總量。

吸收分析法的表現形式

  貿易差額B=國民收入Y-總吸收A

  即一國的國際收支差額就是國民收入與國內吸收的差額。國際收支平衡就是總收入等於總吸收。國際收支順差意味著總收入大於總吸收。調節國際收支逆差就是要增加收入,即通常說的支出轉移政策;或減少支出,即通常說的支出減少政策,簡稱吸收政策。

  轉換政策和吸收政策的相互配合運用,是一國經濟實現內外部平衡的主要條件。

現金餘額效應

  是最重要的一種吸收效應。假定貨幣供應一定,貨幣持有者總想將自己的實際資產的一部分,以貨幣形式占有,這樣,隨著國內物價的上升,他們名義上持有的現金量就變得更多,結果一方面可減少他們的實際支出,另一方面又可通過出售他們的其他資產持有更多的現金,從而使其他資產價格下跌。其他資產下跌意味著利率上漲,這反過來又影響人們的消費與投資。故現金餘額效應可直接影響收入──支出,也可通過利率影響收入──支出。

貨幣錯覺

  使貨幣貶值人們重在註視物價而忽視貨幣收入,儘管貨幣收入也可能按比例上升,但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人們總是減少需求和消費。這亦有利於改善貿易差額

收入再分配效應

  這種效應一般有以下四個表現:

  第一,物價上漲先於工資的提高,使物價轉變為企業家的利潤;

  第二,物價上漲使收入從某些集團轉移到其他集團手中;

  第三,物價上漲使實際收入的一個更大部分轉變為政府的稅收

  第四,在收入從高邊際吸收傾向朝低邊際吸收傾向移動的狀況下。

其他效應

  這些效應很多,對國際收支的改善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如對物價上升的預期,在短期內會導致吸收的增加,不利於外貿差額的改善。

吸收論的政策主張

  根據上述理論公式,吸收論所主張的國際收支調節政策,無非就是改變總收入與總吸收(支出)的政策,即支出轉換政策與支出增減政策。當國際收支逆差時,表明一國的總需求超過總供給,即總吸收超過總收入。這時,就應當運用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來減少對貿易商品(進口)的過度需求,以糾正國際收支逆差。但緊縮性的財政貨幣政策在減少進口需求的同時,也會減少對非貿易商品的需求和降低總收入,因此,還必須運用支出轉換政策來消除緊縮性財政貨幣政策的不利影響,使進口需求減少的同時收入能增加。這樣,使貿易商品的供求相等,非貿易商品的供求也相等;需求減少的同時收入增加;就整個經濟而言,總吸收等於總收入,從而達到內部平衡和外部平衡。

  吸收論特別重視從巨集觀經濟的整體角度來考察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它認為,貶值要起到改善國際收支的作用,必須有閑置資源的存在。只有當存在閑置資源時,貶值後,閑置資源流入出口品生產部門,出口才能擴大。

  其次,出口擴大會引起國民收入和國內吸收同時增加,只有當邊際吸收傾向小於1,即吸收的增長小於收入的增長,貶值才能最終改善國際收支。比如,出口擴大時,出口部門的投資和消費會增長,收入也會增長。通過“乘數”作用,又引起整個社會投資、消費和收入多倍地增長。所謂邊際吸收傾向,是指每增加的單位收入中,用於吸收的百分比。只有當這個百分比小於1 時,整個社會增加的總收入才會大於總吸收,國際收支才能改善。

對吸收論的評價

  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巨集觀的、一般均衡的基礎上的,比微觀的、局部的彈性分析法有所進步,並強調了政策配合的意義,不過,它仍有不足之處,表現在:

  第一,兩點假設(貶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因素、生產要素轉移機制平滑)不切實際。

  第二,傾斜地以國際收支中的貿易項目為研究對象,而忽視日益發揮重要作用的資本項目,從而使其理論無法完。

對吸收論的總結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對吸收法進行以下幾點歸納:

  第一,吸收法是從總收入與總吸收(總支出或總需求)的相對關係中來考察國際收支失衡的原因並提出國際收支的調節政策的,而不是從相對價格關係出發,這是它與彈性論的重大差別。就理論基礎和分析方法而言,吸收論是建立在凱恩斯的巨集觀經濟學之上的,採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而彈性論則是建立在馬歇爾等人建立的微觀經濟學基礎之上的,採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第二,就貨幣貶值的效應來講,吸收論是從貶值對國民收入和國內吸收的相對影響中來考察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的,而彈性論則是從價格與需求的相對關係中來考察貶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的。

  第三,吸收論含有強烈的政策搭配取向。當國際收支逆差時,在採用貨幣貶值的同時,著國記憶體有閑置資源(衰退和非充分就業時),應採用擴張型財政貨幣政策來增加收入(生產和出口);若國內各項資源已達充分就業、經濟處於膨脹時,應採用緊縮型財政貨幣政策來減少吸收(需求),從而使內部經濟和外部經濟同時達到平衡。

  第四,吸收論的主要缺點是假定貶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並以貿易收支代替國際收支,因此,從巨集觀角度看,它具有不夠全面和自相矛盾的地方。不過,吸收論在國際收支調節理論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一種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它指出了彈性論的缺點,吸納了彈性論的某些合理內容,是在彈性論基礎上的一大進步;另一方面,它指出了國際收支失衡的巨集觀原因和註意到國際收支失衡的貨幣方面。因此,吸收論成為70 年代出現的國際收支調節的貨幣分析法的先驅。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8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國際收支調節的吸收分析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86.198.204.* 在 2009年2月11日 07:59 發表

good

回複評論
219.239.227.* 在 2013年11月3日 18:29 發表

good

回複評論
168.235.195.* 在 2017年8月18日 21:06 發表

good

回複評論
131****3383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9月28日 23:18 發表

168.235.195.* 在 2017年8月18日 21:06 發表

good

good

回複評論
221.4.215.* 在 2018年1月6日 18:02 發表

great!

回複評論
183****4142 (討論 | 貢獻) 在 2018年8月31日 17:57 發表

請問一下這句話是不是有點不對啊? “隨著國內物價的上升,他們名義上持有的現金量就變得更多,結果一方面可減少他們的實際支出” 就是現金餘額效應那裡的,我怎麼覺得物價上升,名義上持有量應該是減少?從而才減少實際支出……

回複評論
M id 3f95328a5b5e393fc61ca716a02cc568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6月30日 20:44 發表

推導部分國民收入Y中不包括政府支出嗎?

回複評論
Llyn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7月1日 09:54 發表

M id 3f95328a5b5e393fc61ca716a02cc568 (討論 | 貢獻) 在 2021年6月30日 20:44 發表

推導部分國民收入Y中不包括政府支出嗎?

具體國民收入的概念可參考國民收入條目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