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離線支付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雙離線支付,即不需要網路就能支付,是指收支雙方都離線,也能進行支付。只要你手機有電,哪怕整個網路都斷了也可以實現支付。
穆長春曾這樣描繪使用的情景: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數字人民幣的數字錢包,那連網路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里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
據央行介紹, DC/EP 可以實現“雙離線支付”,即便付款方和收款方雙方都處於離線狀態,一樣能完成交易。
其實離線支付的功能並不新鮮,微信和支付寶都已經實現了,這可以讓我們在一些場景“先享後付”。但這種離線支付一般只能讓付款方離線,而收款方必須線上,並將離線的付款信息傳到平臺伺服器端進行校驗。
那 DC/EP 的“雙離線支付”是怎麼實現的?據參與 DC/EP 的支付寶透露,在收付雙方都離線的場景下,就先記賬,等能做安全驗證時再扣款。
不過“雙離線支付”也面臨更高的安全風險,有人可能利用當中的時間差作惡,比如將同一筆數字貨幣重覆花幾次,在現實中這是克隆的假幣,而線上上世界只要複製數字貨幣的核心數據,這就行業中所說的 “雙花問題”(Double Spending)。
為了防止“雙花”,第三方支付平臺需要對每一筆交易進行驗證,而“雙離線支付”卻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驗證,因此一般只用於公交等小額支付的場景,以此來降低風險。
央行也表示 DC/EP 目前只用於小額、零售、高頻的業務場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雙花問題”造成重大損失,或許未來能通過技術手段徹底解決“雙離線支付”的安全問題。
雙離線支付核心指的是介質和受理終端都離線的情況下完成業務的一個過程,最典型的就是支付業務和核實身份。對支付業務來說,它通過交易完成之後的延期請款來完成閉環交易的過程,核心是實現了快速的核身和支付的一種技術方案。
它的業務機制有兩個核心要點。一個是業務機制上面有兩個特征,包括了核身和支付;另外一個就是終端和介質之間有一個信任機制。在交易安全機制方面有三個維度:(1)一個是風控的額度,就是雙離線之後的交易的額度;(2)第二個是會有墊付和追繳的機制;(3)第三個是信用體系。實際上碼和臉在雙離線場景下它本質是一個先享後付的過程,解決的是用戶體驗的問題。適用的場景是:大量人群快速短時內完成核身或小額支付的場景,在網路不暢或信息化環境異常時,也要求保障交易的成功率,典型的如:公交、校園食堂消費;以校園食堂為例:12點下課,幾萬人集中在1個小時內完成就餐;校園場景雙離線特點在於校園核身,必須是校園身份,這是封閉環境和開放環境(比如公交)的差異;核身要求必須學生或者老師的身份才能消費,它是特定場景特定策略。
目前有兩個正在上線的實現路徑,還有兩個未來的技術方向,目前已經實現了卡、碼和臉的雙離線的核身和支付,主要是合約記賬加上運營方資金兜底的一個路線。
在資金兜底路線上面又有兩條路線。一個是學校許可學生授信的信用額度,在離校的時候進行管控;另一個就是基於營銷策略的資金路徑。
當前在研究的一個技術方向是物聯網邊緣計算。通過邊緣計算,增強風控能力;風控共性除了交易行為之外(限額、限場景、透支風控額度等),基於物聯網,通過同一個場所交易地點,在邊緣計算網關,完成核銷離線風控餘額,增加雙離線的風控效果)
(1)邊緣計算上加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因為校園支付的未來發展方向必然要提升用戶體驗,這套模式能來解決校園賬務管理的難題。在區塊鏈技術研究方面,我們目前研究的是有幣的和無幣的技術路徑,校園封閉環境內有幣的場景主要是一卡通的錢包積分方面,無幣的場景主要是超級賬本,學生的信用簡歷,就業方面。
(2)數字貨幣。這也是我們下一個研究方向,這塊主要是遵循國家標準規範來進行應用創新,在IC卡時代遵循的是PBOC的規範,未來國家也會發佈數字貨幣的一些規範來解決閉環場景的收單交易問題。在政策的支持之下以及學校許可的場景之下,我們還會持續的研究雙離線線支付的用戶體驗,用技術不斷的迭代來研究行業的規範。目前我們在數字貨幣這一塊,還沒有真正的生產應用,創新還需以央行的管理規範為基礎。
雙離線校園支付場景的應用,最早的是卡片和NFC,電子錢包交易機制就成為銀行的標配。隨著移動支付和人臉支付的發展,學生也不再帶卡和現金了,臉的支付已經逐漸成為主流,目前學校的網路環境依然會出現故障,所以在校園封閉的場景之內,網和臉必須要像卡一樣能夠適應雙離線的要求,來避免高峰時段因為網路或者系統擁堵而產生,或者是免單的情況。雙方的交易機制藉助了終端的雙向認證、延時記錄的上傳計算流程,以及信用的可風控額度的機制,有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 數字貨幣的雙離線支付是什麼?.金色財經.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