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環境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勞動環境(Labor Environment)
目錄 |
什麼是勞動環境[1]
所謂勞動環境指的是勞動者所在的勞動場所的外部環境條件,主要是指對勞動者身心健康產生影響的各種有害因素。通過各種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的測定對勞動環境做出評價。勞動環境不同,在相同時間內其他勞動因素不變,所需付出的勞動消耗量是不同的。在較差的條件下,就要支出更多的勞動。
勞動環境的評價指標[1]
勞動環境包括以下幾個指標:
1、接觸粉塵危害程度:生產崗位勞動者健康受到生產場所粉塵的影響。
2、接觸高溫危害程度:生產崗位勞動者接觸生產場所高溫對其健康的影響程度。
3、接觸毒物危害程度:生產崗位勞動者在生產場所中接觸毒物可能產生的危害和影響程度。
4、接觸雜訊危害程度:生產崗位勞動者在生產場所中接觸的雜訊可能產生的危害和影響程度。
5、其他有害因素危害程度:生產崗位勞動者在生產場所中接觸粉塵、高溫、各種毒物、雜訊以外的其他有害因素可能產生的危害和影響程度。
勞動環境的測定是指對勞動環境各項評價。也就是對勞動環境中各種有害因素和不良環境條件的測定。
勞動環境中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主要取決於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接觸有害因素的時間和有害因素的強度(濃度)。因此,對勞動環境中有害因素的測定的基本方法是:測定勞動者接觸有害因素的時間和有害因素的強度(濃度),根據有害因素的種類,按照相應的國家標準、部頒標準和崗位勞動評價標準定量分級,作出評價。
為勞動者創造一個舒適安全且有效率的勞動環境,是管理者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優化勞動環境涉及的範圍很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照明與色彩
工作環境中的採光一般有自然採光和人工照明兩種形式。在設計照明時,應儘量利用自然光,因為自然光線柔和,而且對人體機能還有良好影響。通常,照明亮度越高,看得越清楚,但如果亮度過高,反而會造成眩目、看不清楚。一般應以人眼觀察物體舒適度為標準。在勞動環境中的不同地點,照明度應有所區別:在工作地和加工部位應比周圍環境的照明度高一些;運動中物體的照明度應比靜止的物體高一些。從整個廠房講,各部分的照明度不可懸殊過大。
在勞動環境中選用適當的色彩,不僅可以調節人的情緒,還可降低人的疲勞程度。色彩對人的生理影響主要表現為提高視覺器官的分辨能力和減少視覺疲勞。實踐證明,在視野內有色彩對比時,視覺適應力比僅有亮度對比有利。由於人眼對明度和飽和度分辨較差,因此,在選擇色彩對比時,一般以色調對比為主。選擇色調時,最忌諱藍色、紫色,其次是紅色、橙色,因為它們容易引起視覺疲勞。所以,在工廠廠房(包括設備外殼)主要視力範圍內的基本色調宜採用黃綠色或藍綠色。色彩還可以影響人的情緒:明快的色彩使人感到輕鬆愉快,陰郁的色彩則會令人心情沉重。
(二)雜訊
雜訊對人的聽覺和其他器官都有嚴重危害。在勞動環境中控制雜訊一般可採取如下辦法:消除或減弱雜訊源(經常通過更新或改造設備的方法);用吸聲或消聲設備控制和防止雜訊傳播,一般採用隔聲罩、消聲器、隔音牆等;把高雜訊和低雜訊的機器設備分別排放,集中治理;採取個人防護措施,如佩帶防噪耳塞等。
(三)溫度和濕度
工作地要保持正常的溫。度與濕度。要根據不同的作業性質和不同的季節氣候,採取必要的措施。疑季當工作地點的溫度經常高於35℃時,應採取降溫措施,冬季室內溫度經常低於5"C時,應採取防寒保溫措施。人體的舒適溫度夏季為l8~24℃,冬季為7~22℃。目前,我國常用的調節環境溫度和濕度的設備有蒸汽和熱水管空氣加熱器、電加熱器、窗式和櫃式空調機、蒸汽噴管、電加濕器、冷凍除濕機等,企業可根據情況採用適當的設備。
(四)綠化
廠區綠化是優化勞動環境的一項重要工作。綠化不僅能改善工廠的自然環境,還能為勞動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優化起到輔助作用。實踐證明,花草樹木是勞動環境天然的“消聲器”“吸塵器”和“空調機”。綠化廠區是一項投資少、收益大的“基本建設”。綠化可以吸收有毒氣體,殺死細菌,吸滯灰塵,降低風速,減弱噪:聲,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凈化空氣。企業可以
根據廠區環境和生產特點選擇適當的樹種和綠化方法。對於產生二氧化硫的企業,如冶金、化工、火力發電,以及用煤和重油作燃料的企業可多種植柳杉、懸鈴木、臭椿、垂柳、洋槐、丁香、中國槐、加拿大楊、夾竹桃等;對於產生氟化氫的磷肥廠、陶瓷廠、玻璃廠、制鉛或有色金屬冶煉等企業可以多栽培泡桐、垂柳、洋槐、松柏、梧桐、女貞、丁香、月季、美人蕉等;對於產生氯氣的企業,應選擇洋槐、垂柳、合歡、黑棗、女貞、夾竹桃、美人蕉等。
政府勞動監察部門應加大檢查力度,加重處罰工作環境惡劣的企業,維護職工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