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共創模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共創模式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傳統的個人創作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需要,文創產品也像工業生產一樣,越來越多地需要由多人協同完成。對於這種不僅可行而且必要的多人共同創作內容產品的生產模式,被稱為共創模式。   

共創模式的基本內容

  按照人們的一般觀點,文學創作似乎應該是專屬於個人的精神活動。《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就曾經說過:“作家行業是最孤獨的行業,因為他在寫作的時候,沒有人能助他一臂之力,也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想乾什麼。”

  乍一看,馬爾克斯的這一論述似乎頗有道理。但是我們如果仔細推敲,就可以找到這一命題的“漏洞”。從絕對意義上來說,任何人的創作都是社會化的結果,正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連馬爾克斯本人也離不開他人的影響——他在文學事業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在孩提時代從外祖母那裡得到的民間文學的熏陶。即使從相對意義上來看,作家的創作過程也並不是完全獨立的。人類固然沒有“三體世界”那樣的全透明思維,但畢竟有自己的溝通方式,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正是促進個人創作水平提升、改善創作思路的重要途徑。

  尤其是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傳統的個人創作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需要,文創產品也像工業生產一樣,越來越多地需要由多人協同完成。對於這種不僅可行而且必要的多人共同創作內容產品的生產模式,2015年12月8日發表於虎嗅網的文章《把IP創作變成貼吧吧主的“大逃殺”?也許合作才是大方向》給出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稱——共創模式。   

共創模式的客觀需求

  現實需求

  共創模式的產生與發展源於作者或文化產業經營者的現實需求。

  首先是時間的有限性。

  大部頭文創產品的製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若想在有限時間內製作完成,就必須依靠多人協作。儘管多人共同創作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管理成本,但卻能夠有效控制生產周期,使文化產品在有限時間內進入消費領域。

  其次是個人條件的有限性。

  1.個人精力的有限性。我們身邊具備創作能力者不乏其人,但是有足夠精力投入創作的,大概為數不多。很多創作人才受制於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影響,沒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創作,只能將創作計劃中途擱置,甚至永久束之高閣。

  2.個人能力的有限性。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以文學為例,在知識結構、審美能力、整體構思、情節設計、人物刻畫、語言修飾等諸多方面都具有卓越能力的大師級人物是世所罕見的,絕大多數作家難免會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這就難免使作品出現一些瑕疵。更有人受制於自身的短板,乾脆放棄了對自身優勢的挖掘,從而造成資源浪費。

  共同創作恰恰能夠實現資源優化整合,彌補個人的不足。以電影產業為例,劇本的創作通常都是多人協作的結果,有人策劃大綱,有人編寫故事,有人潤色對白,有人修正作品中的常識性漏洞……這樣的配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優勢,快速提升作品質量。

  理論需求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的創造與獲得不是參與者簡單接受或複製的過程,而是積極主動建構的過程。由於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個人建構的知識未必是合理的,需要經過與他人的協商來不斷修正,以增加其合理性。

  共創過程恰恰為參與者提供了多重交流協商的機會。

  在此過程中,參與者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個體內部建構新的知識,同時又通過與同伴的協商、討論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加以改進。參與者首先通過提出自己觀點和聆聽他人的觀點進行觀點共用,將自己的知識轉化為他人可能接受的客觀知識,並通過協商、評價逐漸完善自己觀點,對知識進行不斷修正,從而實現集體知識的構建。

  這種集體知識始終處於一種不斷向前推進、完善與創新的過程之中。參與者在探討的初始階段,觀點往往是發散的、角度各異的,同時也是淺層的和零散的。通過多重的交流協商,參與者逐漸明確了聚合的方向。他們對作品的認識逐漸深入、系統,並且明確了作品所要表達的意義。在此過程中,不僅個人的知識能夠得到不斷的重建與推進,集體的知識也將不斷完善與創新,從而剋服個人創作的主觀性、片面狹隘性,促進從知識共用知識創新的轉變。

  市場預判功能

  共創模式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它規避市場風險的功能。

  除了一些目標較為明確的項目以外,多數內容產品都或多或少地面臨著市場風險。共創項目的參與者有著各異的背景,每個人對於產品的市場也有著不同的體驗。因此,共創的過程也是內容產品經受市場檢驗的過程,這就為任務發起者調整產品方向提供了極大便利。我們再向前想一步:如果共創能夠與眾籌相結合,讓投資者為內容的方向投票,那麼事情就會變得更加簡單:產品的市場風險將降到極低的水平。   

歷史上的共創

  從廣義上來說,共創模式並非現代社會的新生事物,其萌芽可追溯至人類文明早期,在人類文化發展史的各個階段,我們都可見其蹤影。

  人類文明早期的“非自覺”共創

  在人類文明早期,文學作品都是以口耳相傳的形式在廣大民眾中間流傳的。在此過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系統的人類個體會無意識地將自己的審美與認知融入作品,促使其不斷豐富、完善甚至發生變異。例如中國的《詩經》,古希臘的《伊利亞特》、《奧德賽》等,都是經過廣大民眾長時期加工,最後由作家整理而成的。當這些作品最終以文字形式固定下來時,大概已經沒有人知道其最初作者究竟是誰,甚至連作品原始版本的痕跡都已經模糊了。

  作家間的交流互動

  即便是在個人創作占統治地位的文學自覺時代,一些作品的產生也得益於作家間的交流與互動,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賈島、韓愈關於“推敲”的探討。一首詩中融入了兩位作家的智慧,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共創”。此外,高鶚續寫《紅樓夢》,也是文學史上比較典型的“共創”案例。

  有組織的文化工程

  除了文人創作之外,中國古代一些大型圖書的編修,也是依靠多人共創完成的。例如《資治通鑒》、《永樂大典》、《四庫全書》,都體現了集體協作的價值。   

當代典型案例

 好萊塢劇本創作模式

  好萊塢電影產業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劇本多人創作模式。

  根據好萊塢的製作流程,一部影片最初只是一個簡單的構思而並非完整的劇本。當構思得到電影公司的認可後,就由專人將其細化,搭好整部影片的框架,讓整部戲有一個總體的輪廓和基調。接下來,會有人在作品框架的基礎上擴展出大綱。大綱成型以後,電影公司開始雇佣編劇,將大綱發展成劇本。這些編劇雖然不是全才,但絕對是專才,都能出色地完成流水線上屬於自己的工作。

  好萊塢的編劇分工非常細緻,有的只管寫對白,有的負責編情節,有的著重人物勾畫,他們就像是流水線上的一道程式,隨時可以替換。順序大致為:編劇部的編劇首先把故事情節編好;噱頭部的編劇再加入笑料;隨後,專門負責寫對話的編劇再把對話寫出來。

  經過多人、多批次修改以後,作品基本成型,再由“劇本醫生”進行統一修改,以提升劇本品質。“劇本醫生”的主要任務是對劇本的漏洞進行修補和完善,最終讓劇本達到邏輯合理、情節豐滿的程度。“劇本醫生”多採取接力方法,即由不同的人依此對劇本進行修改,解決劇本存在的問題,使作品臻於完善。

  九州團隊

  由江南等七位奇幻作家創建的九州幻想文學平臺發軔於2002年,定名於2003年,是近年來國內頗具影響力的文學創作團隊。該團隊採取核心人員作設定,全體參與者根據設定分頭創作的方式,構建了一個不同作品彼此呼應、不斷豐富和完善的奇幻世界。

  九州設定集的誕生正是團隊核心成員不斷爭論、碰撞的結果。在作家們“頭腦風暴”的作用下形成的設定集為《九州幻想》、《九州志》的創辦打下了堅實基礎。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除設定以外,九州團隊的創作依然處於一種類似於“同人創作”的分散形態,除了遵從同一設定之外,作者們都是各自為戰,作品雖有關聯,但“協作”並不明顯。

  網易百萬女性寫作計劃

  由網易女人頻道主辦的“百萬女性寫作計劃”是由主辦方、女性寫作名家和網友共同完成的,先由名家為小說各章設定話題,並給出一定的背景、線索,然後各章相繼開始稿件徵集。每個話題(即每章)徵稿結束後,主辦方將選取其中的優秀作品揉入小說中,推進小說的進展,同時開始下一話題的徵集。整部小說就在網友的共同參與下不斷更新。

  這種創作方式屬於比較典型的“文學接龍”,可充分挖掘參與者的創造力,使小說情節走向突破初始作者的思維局限。同時,也由於情節發展的不確定性,使創作的最終結果遠離了最初設定的目標,變得不易把控。因此,這種創作模式並不普遍適用於文創產業的團隊協作。

  眾包網站的代表——維基百科

  “眾包”(Crowd-sourcing)這一概念是由美國《連線》雜誌的記者傑夫·豪(JeffHowe)在2006年6月提出的。但其所描述的商業實踐,卻早已存在。互聯網的出現導致大眾溝通成本的大幅降低,是現代意義上的眾包活動成為可能的直接原因。

  眾包模式其實就是把傳統上由企業內部員工承擔的工作,通過互聯網以自由自願的形式轉交給企業外部的大眾群體來完成的一種組織模式。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只需要為貢獻者支付少量報酬,而有時這種貢獻甚至完全免費。

  利用眾包模式,企業可以及大地減少人員開支,同時可以突破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找到適合的人力資源,雙方各取所需,將資源整合的優勢發揮到極大程度。如今,眾包模式已經對傳統產業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一個跨國公司耗費幾十億美元也無法解決的研發難題,被一個外行人在兩周的時間內圓滿完成;過去要數百美元一張的專業水準圖片,現在只要一美元就可以買到。維基百科的崛起,正是眾包模式成功的縮影。

  維基百科(Wikipedia),是一個基於維基技術的多語言百科全書協作計劃,也是一部用不同語言寫成的網路百科全書,其目標及宗旨是為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用他們所選擇的語言來書寫而成的,是一個動態的、可自由訪問和編輯的全球知識體。

  維基百科的用戶群體由全球無數志願學者、玩家、學生等等有知識的人共同組成,該計劃的參與者叫做維基百科人。如今,參與者的人數仍在不斷增加,特別是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士。這一開放式的協作徹底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百科全書的編寫模式,打破了參與者在時間、地域、身份等方面的限制,使每個人的優勢都能充分匯入百科全書的整體編創之中。   

共創模式當下難題

  儘管共同創作為內容產品的生產開闢了嶄新的道路,但目前幾類主要的共創形態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有些問題甚至成為其持續發展的致命傷。   

一、自由狀態下的創作難以形成聚合力

  九州團隊、百萬女性寫作計劃的創作雖然遵循於同一“內核”,但從整體來看,其創作處於一種鬆散狀態,作者的創作自由度很高,版權權益也便於劃分,因此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但是這種創作模式的局限性也是不可忽視的。

  1.作品沒有統一的方向

  “九州”的創作方向呈“菜花”狀發散狀態,百萬女性寫作計劃的創作方向則完全由作者的創作走勢決定,結果無法預知。對於這兩個項目本身來說,這種模式無可厚非,但是對於需要有統一方向、明確目標的項目而言,這種模式還遠不能勝任。

  2.缺乏核心團隊的協調與管理

  九州團隊、百萬女性寫作計劃的管理模式同樣只適用於這種鬆散型共同創作,而不能實現對目標內容強有力的把控。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只能生產出由各個參與者獨立修建的小型房舍所組成的建築群落,而無法在工程師的統一指揮下建成美輪美奐、構造精緻的摩天大廈。

  3.本質上仍然屬於個人創作

  無論是九州團隊、百萬女性寫作計劃還是作者與讀者頻繁互動的博客寫作,其本質都是個人創作,參與者之間的“協作”僅僅在於個人根據他人已有作品或粉絲的評價調整自己的創作思路,作者與作者、作者與讀者之間並沒有形成類似於“流水線”作業那樣的緊密協作關係,個人很難直接、有效地對他人的作品產生正向影響,個人創作的諸多弊端也無法得到有效解決。   

二、緊密協作狀態下的版權分配難題

  好萊塢編劇可謂共同創作的典型代表,嚴謹、明晰的分工,完善的流水線作業使得整個創作過程猶如工業生產一樣井然有序、便於把控。類似的情況同樣存在於圖書出版企業,很多圖書都是多人協同創作完成的,尤其是一些部頭較大、結構複雜、參與人員能力各異的項目,更是需要嚴密的協作管理方案作為支撐。

  方向有了,管理有了,個人創作的局限性被打破了,然而這種高效協作模式的背後卻隱藏著另一個巨大的痛點——工作量,或者說版權如何精確計算?

  1.共時性版權計算問題

  對於類似於“人手一章”“人手一集”這種分工較為簡單、整齊的項目,可以逐一計算每個人的工作量,並對其質量加以評估;而對於分工複雜、瑣碎,不同作者的創作內容如“洗牌”般雜糅的項目來說,想要快速對每個人的工作量、創作質量進行精確計算、評估就相當麻煩了。

  2.歷時性版權計算問題

  內容產品並不是“一次成型”的,尤其是多人共創內容,需要不同人經過不同階段的打磨、修改、完善,才能最終成稿。即便是個人創作作品,一旦涉及投稿、出版,就必然要經由編輯、校對人員的多次修改處理。終稿的篇幅、質量自然便於評估,然而從初稿到終稿的整個過程中,每個人、每個階段的工作價值卻無法以量化的方式得以體現。

  綜上所述,多人共創的密切程度與版權精確分配的可操作性通常是成反比的,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參與者得到的大多是固定的或根據工作內容大致估算的酬勞。至於維基百科,根本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它的用戶都是無償提供服務的。

  從行業的長遠發展來看,這種無法向創作者提供與自身實際工作價值相當的收益的內容生產模式是難以為繼的。

  既然現實中的共創案例都有各自的短板,那麼理想狀態下的共創應該是個什麼樣子呢?   

共創模式管理核心

  無論是類似於九州的鬆散型共創還是類似於好萊塢劇本的緊密型共創,都需要有一個管理核心對項目加以控制,只不過根據實際需要控製程度不同而已。我們以緊密型共創為例,創作方向的確定與調整,創作團隊的組建與維護,不同作者的分工與協調……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管理核心來掌控。

  管理核心之於共創項目,猶如艦長之於航船,即便內容文本在創作者的推動下偏離了初始航向,這也應該是管理者有意識的調整,而非完全失控的隨波逐流。   

共創模式分工模式

  多人創作的協同性主要體現在分工方面。以下幾種分工類型基本可以解決內容創作的需要:

  1.條塊化分工:按照章節、體例將內容劃分成若幹模塊,每人或幾人完成一個模塊,最後進行統籌融合。

  2.周期化分工:把項目內容創作劃分為若幹期次,讓擅長不同創作方向的人主導其中某一期的工作。比如可以將內容創作劃分為“創意生成期”“大綱策劃期”“情節搭建期”“文本創作期”“修訂潤色期”等,由不同作者如流水線般分期次操作。這與好萊塢的編劇模式非常相似。

  3.類型化分工:對於內容類型較為複雜,或某一類內容專業性較強的作品,可以讓擅長某一特定內容的人負責此類內容,比如詩歌、科技術語、戰鬥場面等。

  這三種分工模式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要相互配合,以適應創作分工的需要。   

共創模式版本管理

  在共創模式下,一部作品的參與者少則數人,多則成千上萬人,每個人提交的版本如何保存管理就變成了一個大問題。維基技術只能實現一次採納一個人的版本,這種手段確實節省了管理成本,但無法解決複雜問題。

  在理想狀態下,共創模式應支持多人同時提交多個版本,並且支持全歷史版本查詢。這些版本很可能在創作過程中被數次修改、雜糅,甚至在最後的成品中無跡可尋,但它們的存在和作用將被保留下來,作為最後計算和分配收益時的根據。   

共創模式評審機制

  按照傳統的內容評審模式,編輯和讀者的身份是完全分離的。編輯直接掌握作品的生殺大權,讀者影響的是作品的市場反映。如果這兩種評審模式能夠融合起來,編輯就更容易把握市場需求,使自己的“裁決”趨於合理。   

共創模式交流機制

  共創模式中自然包括對交流的需求。參與者之間需要充分交流,彼此之間充分施加正向影響,瞭解內容的進展、變化和彼此的思路,並展開學習和討論。在這種模式下,即便沒有莎士比亞、曹雪芹等不世出的大家,僅僅憑藉擁有不同知識背景、不同思維能力的普通參與者,也一樣有條件創作出驚世駭俗之作。“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而且這種交流並非傳統社交軟體所提供的相對簡單的對話功能,共創模式下的交流機制需要多種形式、多種角度,並且可以關聯共用。   

共創模式版權計算

  最後,共創模式還要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如何維護參與者的工作心態。

  儘管內容產品的創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參與者的“情懷”,但是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缺乏物質激勵的共創終歸走向死路。維基百科近年來內容質量的下滑就反映了這一問題。

  對於分工複雜的多人共創項目來說,工作量的計算可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靠技術手段自動評判,其優勢在於快捷、精確;另一種是人工評判,其優勢在於可以對質量進行評估。這兩種手段的結合可以相對全面地呈現共創參與者們的個人工作量和貢獻,為版權收益的計算分配提供準確的根據。但這種計算方式需要更加高級的技術手段提供支撐。

  另外,對不同類型的作品,其版權計算的方式和公式也必然會有所不同,可能需要建立起多套電腦制。

  在現有條件下,共創這一內容生產形式已經滲透到文學、翻譯、源代碼編寫、漫畫創作等各個領域,而一旦上述問題得到解決,那麼,共創市場或將以我們無法想象的速度呈級數擴張,整個內容產業的格局也將就此改變。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132****9372.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共創模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