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公共財政分配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公共財政分配(allocation of public finance)

目錄

什麼是公共財政分配

  公共財政分配是指為執行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職能而進行的分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指為彌補市場失效,為市場提供公共產品服務需要而進行的分配。

公共財政分配的目的[1]

  公共財政分配的目的,是滿足國家實施社會管理的財力需要,實質上是滿足社會的共同需要。這些共同需要的範圍主要包括:一是國家政權機構正常運轉的需要,如國家黨政機關、國防、外交、公檢法等部門的財力需要;二是政府執行社會職能的需要,如義務教育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社會保障、生態保護、基礎科學研究等方面的財力需要;三是某些兼具社會需要和個別需要雙重性質,又為市場不足以滿足的特殊需要,如衛生保健、文化娛樂、應用科學研究、收費教育等方面的需要。

公共財政分配的領域[1]

  公共財政活動的空間是市場機製作用失靈的領域,它是與私人和企業財務對應的概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成員的個別需要是按照付費受益的原則,通過市場的交換功能得到滿足的;但作為社會共同的需要,則很難體現付費受益的原則,為這種社會共同需要而進行的資源配置也難以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因而只能由政府通過公共財政以公共提供的方式來實現。可見,公共財政活動的空間是市場無法作用的領域,其要解決的是市場解決不了或解決不好的問題。

公共財政分配的對象[1]

  公共財政分配的對象主要是社會剩餘產品。現階段,我國在社會產品的分配中,從社會產品的價值構成分析,物化勞動消耗價值c是在初次分配中得到補償的,它是簡單再生產順利進行的物質條件,因而不能構成公共財政分配的對象。活勞動消耗價值v也是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且成為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因此,儘管對個人徵稅已成為現代公共財政的收入來源,但它必須以滿足勞動者正常消費水準為基點,故在我國現階段,v還不能成為公共財政分配的主要對象。M作為社會總產值扣除c和v後的剩餘,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主要財力來源,也是公共財政分配的主要對象。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胡樂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與財稅改革.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06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wasd,泡芙小姐,方小莉,连晓雾,林巧玲.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公共財政分配"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