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兒童守恆實驗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兒童守恆實驗,也叫皮亞傑守恆實驗

目錄

什麼是兒童守恆實驗

  兒童守恆實驗出自兒童心理學讓·皮亞傑Jean Piaget)的經典實驗,皮亞傑認為年幼兒童的思維受直接知覺的影響,以單維的方式認知事物。這個結論是從大量的守恆實驗中得出的。

  (1)數量守恆實驗。皮亞傑將7個雞蛋與7個玻璃杯一一對應得排列著,問年幼兒童雞蛋和杯子是否一樣多,兒童回答“一樣多”。然後,當面將杯子間距離拉開,使杯子的排列在空間上延長,這時兒童認為杯子比雞蛋多,表現為數量不守恆。

  (2)質量守恆實驗。皮亞傑把一團橡皮泥先搓成圓球形,然後當著兒童的面將圓球形搓成"香腸”,間兒童圓球和香腸哪一個橡皮泥多。一部分兒童認為圓球的多,因為圓球大,而另一部分兒童認為香腸的多,因為它長,表現為質量不守恆。

  (3)容積守恆實驗。實驗的開始首先給兒童呈現兩杯等量的水(杯子的形狀~樣) ,然後把這兩杯水倒入不同口徑的杯子里,問兒童哪一個杯子的水多(或一樣多)。他在實驗中發現,對於這個問題,六七歲以下的兒童僅根據杯子里水的高度判斷水的多少而不考慮杯子口徑的大小,而六七歲以上的兒童一般都能做出正確的回答,即他們都同時考慮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口徑這兩個維度來確定杯子里水的多少。

  此外,年幼兒童還表現出對重量、面積、體積、長度的不守恆。試驗表明,當物體量的表現形式改變後,年幼兒童就認為數量變化了,表現出不守恆現象。

  守恆實驗是皮亞傑最著名的實驗。

兒童守恆實驗的教育啟示[1]

  在這個實驗中,兒童出錯後,皮亞傑並沒有指出錯誤或批評,而是把這個錯誤當作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來看待,然後不斷探究出錯的原因,總結出現階段兒童的心理髮展特征,最後,根據總結出的心理規律,再重新指導現在的工作。

  這一點對教育學生的過程很有啟示中,我們需要有這樣的原則,對事情結果不做評價,對過程充分好奇併進行探究,然後再根據探究所得結果指導工作。

  保持好奇和探究地展開工作可能是一條可行的方案。比如開班會來說,選題怎麼選,具體內容怎麼定,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投入一堂班會,怎樣保證一堂班會的作用?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用保持好奇和探究的方式來應對這些問題可以大致分為以下五步:

  第一,查問題。調查學生實際遇到的,或者想要瞭解的問題,事先調查學生對某一方面最困惑的問題是什麼。比如:異性交往中最困擾他的問題是什麼? 這樣能真正知道學生所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幫助制定班會的選題和內容。

  第二。明期待。接著,明晰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背後,是有什麼樣的期待。比如:如何增強自己的人際吸引力,如何讓自己更加被認可,而這樣的問題背後,可能是期待班會能提供自己一些行之有效的自我成長的方式。同時,第二步還得考慮教師自身期待這堂班會能有什麼效果。

  第三,找資源。老師能為這堂班會提供什麼資源,學生能提供什麼資源,家長能提供什麼資源,已有的研究中有什麼理論或資源等等,考慮不同方面能提供的用於班會的資源。

  第四。整合並制定出方案。將學生與教師的期待,與可利用的資源進行整合,初步制定出班會方案和實施過程。

  第五,優化、調整與實施。與學生幹部共同商討,對最終方案進行優化與調整,然後班主任做指導工作,學生組織開展班會。

  這樣五步下來,從學生實際問題出發,明確學生問題背後的期待,整合有利的教育資源,指導學生自己開展班會,不僅能保證學生對班會的參與度和投入度高,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班會在解決真問題,能真正地有益於學生成長。

參考文獻

  1. 袁春龍. 帶著好奇,貼近童心——皮亞傑理論對班級工作的啟發略談[J]. 班主任之友(中學版),P.53-54.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兒童守恆實驗"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