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信息金融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信息金融理論

  信息金融理論是一門以信息金融為研究對象,以信息金融生產力的集約開發為核心使命,以探索與研究信息金融時代國際國內金融活動所面臨的特殊環境及營運規律為主要宗旨的新興金融學科。

  信息金融理論建立在既有的國際國內金融理論的基礎之上,是對傳統金融理論的繼承與創新。作為以研究貨幣資金在國內國際間周轉和融通一般規律的科學,現代金融理論在吸取中外古典經濟學關於貨幣功能、需求供給、金融機構、利率匯率、跨國結算、投資信托等精典理論和合理內核的基礎之上,陸續創建發展了一系列嶄新的領域和學科,如金融結構理論金融深化理論、積極平衡學說、金融創新理論、金融工程學等等,有力地在全球範圍內促成了金融自由化國際化信息化浪潮的掀起和國際金融監管的強化,卓有成效地推動現代金融及相關新興產業迅猛發展。信息金融理論正是在這些理論成果的荃礎之上,吸取了它們的合理內核及精華,並沿粉它們所開創的現代金融理論的發展方向進行進一步的探索而逐步形成的。[1]

信息金融理論的創新體現[1]

  與此同時,信息金融理論又依據信息金融時代出現的新形勢新格局,從現代金融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角度出發,嘗試對金融理論作出新的發展。信息金融理論對傳統理論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

  1、在學科性質上從研究為經濟間接“服務”轉向研究金融生產力直接“開發”

  金融活動作為社會經濟特別是現代社會經濟一種必不可少的有機構成,始終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出了自身的貢獻。但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這種貢獻是以隱伏的狀態即作為某種“服務增量”融含在其他產業之中。信息金融的出現使這種貢獻走到台前亮相,成為相對獨立的一種生產力。與這一在世界金融發展史上具有極其深遠意義的飛躍相適應,信息金融理論將自身的學科性質定位從傳統金融學科以間接服務為主轉向著重研究金融生產力的直接開發。

  信息金融生產力是指通過人類對以信息貨幣資金為主的金融資源能動地融通活動,促成各類物質要素及知識產權優化配置而形成的那部分新增社會生產力。它是信息時代生產力發展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併在新時期人類社會生產力構成中占有著越來越大的比重。

  信息金融生產力按其形成的方式可進一步分解為直接信息金融生產力與間接信息金融生產力。直接信息金融生產力是指通過信息金融創新與信息金融服務所創造的GDP增量;間接信息金融生產力是指在全球信息金融交易網路實施國際資金融通使包括人類智力在內的各類資源最優配置而增加的那部分GDP增量。某一特定國家與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的信息金融生產力開發總值是指該時期內一國或一地區通過自身的能動運作所開發的各類直接間接信息金融生產力的總和。在實踐中它可以在應用模糊分析技術通過對該國或地區在計量時期中的信息金融生產力開發繫數(偏導數)進行定積分而進行測定。信息金融理論義不容辭地將這些現代金融科學中嶄新的生長點納人到學科框架之中。

  2、在學科分類上從單純的經濟學科轉向金融經濟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邊緣”學科

  以經濟金融信息與電子信息貨幣為主要構成及載體的新一代金融資源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優化配置是信息金融產生的重要前提。戰後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後席卷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金融國際化的浪潮,衝破或正在衝破原先阻礙金融資源跨國配置的種種壁壘,給信息金融開闢了廣闊的活動空間,給信息金融學拓展了施展身手的舞臺。

  對於現代金融產業特別是地域跨度最大的國際金融產業、電子信息技術藉助電子貨幣的得力載體,更是促成了現代金融整體運行軌道的飛躍。正是這一飛躍,使原先處於相對隱伏狀態的金融生產力走向台前,也給信息金融學帶來了新穎的創意與研究方式。在信息金融理論的視野之中,傳統金融學科與信息學科之間截然不同的分界線日趨模糊,相互交融。單靠傳統金融學科解決信息金融的營運已越來越力不從心。在這一形勢之下,將金融經濟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信息金融理論脫穎而出已勢在必行。

  3、在科技含量上從常規學科轉向兼容最新軟硬尖端理論的高科技學科

  傳統的金融學科按科技含量劃分一般而言屬於常規類別學科,即研究與學習傳統金融學科具有一般經濟數理、常規計算等科技基礎就可以勝任。與其相比,信息金融理論所需的科技支撐,不論是現代金融營運的運籌博弈等新型軟科學,還是以衛星通訊專用電腦網路等高新硬科技都要上升若幹數量級。信息金融理論的高科技含量較為集中地體現在信息金融理論體系的核心技術即智能化金融信息處理技術系統之中。

  智能化金融信息處理技術系統是應用信息科學的原理和方法有效地使用金融信息資源的高新技術體系,包括由微電子和光電子組成的基礎技術,由電腦網路和高速交換平臺組成的支撐技術,以及作為體系主體的智能化信息處理技術與決策科學包括人工智慧技術、人工神經網路技術及混沌學、博弈論、運籌學理論的實時應用等。它能夠較好地適應信息金融時代極為複雜的全球經濟環境及國際國內各類金融操作包括虛擬金融籌劃運作的需求,在解決前所未有的高難度實務金融課題的進程中實現了自身科技當量的躍升。

  4、在研究半徑上從相對封閉的金融體系轉向以金融為基點面向全球經濟社會資源配置的開放理論與實務體系

  在信息時代中任何一國的金融體系都不可能脫離世界經濟、金融、乃至社會發展的制約而孤立地運轉。這意味著信息金融學必須從原先相對封閉的研究半徑上向外大輻度地拓展,從全球性金融市場的視角來研究本國或本地區的金融發展;以本國或本地區的金融發展來影響和制導全球性金融市場。

  全球性金融市場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國別經濟國際化條件下,逐漸發育形成的國際金融市場,是信息金融時代國際金融活動中當之無愧的主導力量。平均單日交易量高達“兆”(萬億)美元的全球金融市場規模,使得當今世界上任何一個超級經濟大國或國際金融組織的力量都無法與之匹敵(歐美日本諸國中沒有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可以動用以干預外匯市場的資金能超過200億美元)。原先的金融理論研究中,不論是國際業務還是國內業務,大多是立足於本國或本地區金融資源的微觀迴圈,而將國際金融資源看作是必須通過某種“介面”的轉換作用才能加以運用的“體外系統”;信息金融理論則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內外系統之間的壁壘,使金融資源的全球融通學說上升為首要的理論原則和營運策略。

參考文獻

  1. 1.0 1.1 楊建軍.論信息金融理論創新的學術意義及實踐應用(A).學術界.1997,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金融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