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傳媒生產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傳媒生產力

  傳媒生產力是指傳媒工作者在思想產品中表現出來的創造力,包括加工對象的客觀世界表象、傳媒工作者及從事傳媒生產的各種資源與設備。在傳媒生產力中,記者、編輯、導演和其他產品作者處於核心地位,社會科學觀作為傳媒生產力的導向,決定傳媒生產力的先進程度和在生活中發揮的作用把握傳媒生產力的概念與構成。

傳媒生產力的結構[1]

  傳媒生產力的要素同物質生產力要素一樣,包括生產者、生產對象、生產工具和生產原料,但二者不同的是,前者基本是用大腦生產,主要生產者具有高度的智慧。傳媒生產者藉助記錄、書寫和傳播工具對生活素材進行加工,製成可複製性的意識產品,表現為確定生產對象、從事意識加工和把生產成果製成文本等三個環節。

  不管報刊社、出版社還是影視製作機構,生產過程都是從選題開始的,找準產品的坯子,獲得高價值的產品素材。傳媒人往往把“受眾需要”作為傳媒生產的出發點,從總體上說這一點沒有錯,但受眾的品味是不同的,很難說他們要看到的社會現象一定會在社會中發生。即使要考慮受眾需要,也必須觀察生活中那些緊迫的、引起受眾關註的問題,才能激發受眾的需要

  傳媒生產的核心就是給反映世界的表象註入一定的思想,引導人們按照傳媒的追求理解生活,這種思想力來自對世界的正確認識,而不是來自引導受眾的強烈願望。當“受眾導向”極端化之後,傳媒產品的寫作方式凸顯出來,容易按照主觀虛構的公式改造事實,在文木里塑造虛假的意識形態

  大腦創造表現技巧,竭力構思事件的戲劇懸念,完成一種溝通行為。傳媒生產者把思想滲透進事實材料是在選擇事實的前提下進行的,思想也誕生在選擇過程中,如果傳媒生產者固執地圍於原來的目的和意向,隱藏在事件背後的新情況就會轉瞬即逝,失去獲得高潔思想的機會,生產出來的就可能是低質品或劣質品。

  傳媒生產力的後期部分,是專心打造文木的工序。這是個修改、加工和以編輯為中心的環節,生產的最終結果是向社會提交一個文本。在傳媒產品的編審中,意識形態和社會科學觀是媒體秉承的原則,按照思想規劃完成素材向主題的最終轉化。接著,傳媒的物化生產提供了有形的產品,由體力勞動產出儲存和廣泛傳播的介質,精神消費藉以實現。從生產過程本身來說,媒介產品不是“物質產品”,而是“非物質產品”——精神產品。介質的使用價值取決於媒介工作者腦力勞動物化勞動只是製造傳播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建明.《解析“傳媒生產力”》[J]. 軍事記者.2006(0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傳媒生產力"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