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代際剝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代際剝削

  代際剝削是中國社會中出現的一種現象,在重男輕女觀念根深蒂固和父母對子代婚姻責任強的農村地區,幾乎家家戶戶都生有兒子,父母又把子代婚姻當作自己的人生任務,子代結婚所需的彩禮很大程度上就變成了父代的負擔,在花費半輩子積蓄完成後代的婚姻的同時,父母不僅得不到太多回報,還可能搭上自己的養老金,甚至負債纍纍。

  因此,看似是孩子成婚,實際上父母才是其背後婚嫁成本的實際承擔者,形成了代際剝削。

  在農村的代際之間存在著殘酷的“代際剝削”。正在奔向老年的中年人知道自己的命運,他們似乎甘心情願地向著這個命運奔去。為的是拼命讓兒子買房、娶妻、生子,但老人得到的養老回饋也許微乎其微。這是中國社科院調查報道的在農村日益常見的現象。

  為兒子娶媳婦,抱上孫子,是父母的基本責任,是父母的人生任務,這就是歷代中國社會傳宗接代的觀念。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有限的生命可以通過無限的血脈和香火相傳而獲得永恆,這是中國農民的宗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對其最為生動的說明。[1]

代際剝削的模式[2]

子代剝削

  老人掙錢子女花,這種模式在富裕地區和普通地區不太相同,富裕地區如蘇州,老人有多種收入來源,土地、政府福利、工作機會等,這裡老人不辭辛苦地持續工作到七老八十,大部分財富通過對子女婚姻的投入轉移給子女,這些子女一般也有工作,但不辛苦,賺著小白領的收入,過著中產階級的輕奢生活。在普通地區呢,比如中部地區,老人一直參與勞動,主要是務農,收入不但夠自己的,還有剩餘補貼給子女,但是補貼數額有限,這些父母晚年需要照顧時,得到的照顧比較潦草。甚至有些地區,老人為了不拖累子女而自殺,子女有沒有什麼壓力。

父代剝削

  就是未老先養,發生概率總體不高,但在廣東相對落後的地區比較普遍,父代,尤其是男人,在子女結婚後就不再辛苦賺錢了,儘管自己還不到五十歲就開始了心安理得的養老生活,到不能自理的時候更是心安理得地享受子女照顧,這種模式親子兩代是絕對不能分家的,但是夫妻關係比較不受重視,經常會有老頭和老太太分別在自己不同子女家養老的安排。城市裡,個別養女兒的家庭也可能出現這樣的代際經濟模式。

各自獨立互不剝削

  就是父代和子代互相的幫助界限比較分明,父代不會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子代身上,同時不會無限度地供應子女,子代也不會背負父代的生活責任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品質。這種模式也分富裕和普通二種情況,富裕的情況以珠三角的富裕地區為代表的“富老自養”模式,這些老人因為有土地房屋等資產轉變為分紅和租金收益,他們可以悠閑輕鬆地過自己的老年生活,不能自理時因為有財產也不擔心沒人照顧。普通的情況呢,姑且稱之為“窮老自養”,主要是華北地區的普通人,他們在子女結婚後自己單獨生活,與子女是親戚關係,而不再是一家人。他們不能自理後也依賴子女,但是能夠得到的照顧比較疏離。

代際剝削的社會現象

  老人被剝削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這是人們對老年生活的美好期待。但遺憾的是,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卻沒有如此美好、從容,尤其是那些在晚年,在絕望中,選擇以自殺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老人。這些老人想到的不是為人的尊嚴,而是自己的作用—當他們已經無法為這個家庭作出貢獻,反而將讓這個家庭陷入困境時,他們寧願以死的方式,為這個家庭做最後的努力。

  而這種看法,不僅僅在老人身上存在,當周圍人以平靜的心態看待老人自殺,他們同樣在把老人看成一種負擔,一種累贅,而不是一個被家庭掏空、為社會貢獻了一生的,亟需贍養的老人。這時,老人在他們眼中也是工具,當一個工具不能再用時,存在顯然沒有價值。這也就是專家所說的代際剝削。

  其實,這種工具化的思維不僅僅在老人身上存在。即便是把他們視為無用工具的人,自己也在扮演著工具的角色。他們一樣在為子女後代的事情打拼著,他們就像是還債的工具,要為孩子的教育、住房、婚姻,生活的所有事情操心、勞力。

  在縣城買房的年輕人就不只是不贍養父母,而且通過代際剝削將父母從事農業生產所獲收入拿到城市消費。新的通過代際剝削而成的城市對農村的剝削便已成型。

  當前中國正在推動城鎮化進程,正在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正在動員農民進縣城買房置產。但在當前中國農民其實並無可能通過在城市務工來獲得相對體面的城市生活的條件下,這樣一種政策導向將不僅是推動了城市對農村的新的剝削,而且這種剝削還是通過年輕人來剝奪老年人這種最殘酷的方式進行的。

代際剝削的解決方案

  改變人的工具化思維,當然不僅僅是改變個人觀念那麼簡單。就像那些於無望中走上絕路的老人,跟他們說人生的美好,跟他們說家庭的溫暖,跟他們說生活的精彩,有什麼用呢?他們就是這樣真實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們可能重病纏身無錢醫治,他們可能寂寞無聊厭倦人生,他們可能矛盾重重無法安生。他們根本沒有地方去躲避。其實,對於農村老人自殺的原因已經清楚,但答案顯然複雜—不是重視,不是改變個人觀念,不是增加家庭溫暖那麼簡單。在社會悲劇面前,個人的力量通常是孱弱的。

  所以,還需要改變的是,社會的觀念以及社會的制度。需要反思的是,社會有沒有完善的醫療制度、養老制度,覆蓋到農村老人的身上,讓他們覺得自己不再是家庭的負擔,而是社會需要救助的對象?如果,老人的心病不能解除,喊幾聲關懷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韋艷, 薑全保. 代內剝削與代際剝削?——基於九省百村調查的中國農村彩禮研究[J]. 人口與經濟(5).
  2. 自找沒趣.代際剝削和養老照顧模式.有趣齋.2020-0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代際剝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