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衰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產業集群衰退是產業集群生存發展過程中由於結構、技術、市場、外部關係或者政策等原因,造成集群及群內企業的特色優勢、競爭實力、功能機制以及經濟效應等的衰退。產業集群衰退是對衰退漸進過程的客觀描述、產業和衰退形成結果的實際表徵,同時也是集群生存發展風險的集中體現和集群多重演化軌跡的反映。
結合產業衰退的識別指標,同時又考慮到產業集群與其主體產業的聯繫以及自身的區域性特征。產業集群衰退可以通過集群產出增長率下降、集群產品市場份額降低、產業集群總體規模減小、開工率、創新能力的下降、集群內從業人員工資福利收入水平下降、利潤率水平下降等指標進行衡量與識別。[1]
產業集群衰退的內涵[2]
從本質內涵層面理解產業集群衰退,需要著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1.產業集群衰退是對集群衰退漸進過程的客觀描述。產業集群衰退是一個動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業集群逐漸由“充分自組織性和有序性的時空結構和功能行為轉化為某種組織化有序水平較低的形態”,並具體表現為從衰退發生前到發生中再到發生後的運動過程。雖然集群衰退多數發生在產業集群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和衰退期,但是,集群形成期和發展期也同樣伴隨著集群衰退現象現實中,某一要素、結構或者功能層面的衰退多數情況不會直接引起整個集群系統的衰退。這是由於當衰退癥狀出現時,集群努力通過有機組合各種利於衰退治理的物質、能量和信息,形成強有力的治理平臺,來弱化和消除衰退的負向影響。
2.產業集群衰退是對集群衰退形成結果的實際表徵。作為集群演化過程既定的、客觀的生命現象。集群衰退是產業集群“演化過程機制的自組織性和演化結果的不確定性”的深刻反映,是產業集群生存發展過程必須面對的且不可迴避的問題之一。集群衰退是一個具有特定內在原因和外在結果表現的概念綜合體,各種性質有別、類型相異的產業集群都存在衰退的可能性,它們之間只有衰退程度的區分和衰退發生階段的不同,而沒有衰退演化機制和作用機理的本質區別。從這個角度上,衰退體現出集群競爭優勢從形成到成熟再到弱化的發展軌跡,揭示出集群生存力、發展力和競爭力弱化衰退的內在原由。
3.產業集群衰退是對集群生存發展風險的集中體現。產業集群是一個複雜有機的結合體,其內部的企業之間在地理區位上臨近集中,在專業化分工上細緻緊密,在相互關係上互補融通,這些作用特征和方式不僅是產業集群存在的必要基礎,更是產業集群競爭優勢得以提高的特定條件。在產業集群演化層面上,外部環境一方面滿足產業集群生存發展的物質、能量、信息和資源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產業集群面臨的市場風險、行業風險和競爭風險日趨多樣化與複雜化,打破產業集群“在穩態環境中形成的靜態均衡”,侵蝕產業集群已有的競爭優勢,導致產業集群適應能力的衰退。
4.產業集群衰退是對集群多重演化軌跡的更多反映。與外部環境長期互動過程,產業集群逐漸形成自校穩態機制。在不受外力和人為干擾的情況下,產業集群可以保持自我平衡狀態,其變化程度和波動水平可以控制在自我調節範圍之內[31。然而,產業集群的自校穩態機制具有域限性,當外部影響力和作用力超過集群穩態機制的限度,使得“產業集群處於某種不穩定或邊緣狀態時,集群演化方向必然出現分岔而遇到多種可能的路徑選擇。”要有效化解外部環境影響,必須在增強產業集群的動態適應能力和風險化解能力的基礎上,嚴格控制外部作用力的波動範圍,否則會極易造成產業集群衰退或者失敗。
產業集群衰退的特征[2]
1.複雜性。衰退是產業集群發展演化過程的普遍現象。不同性質、類別和形態的產業集群出現衰退的原因是不同的,同一產業集群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表現出的衰退癥狀也具有不同特點,即便是規模相近、實力相當的產業集群,其衰退方式通常會受到所依存環境條件的制約。所以,產業集群衰退必定表現為產生原因的多樣化和作用方式的多元化。
2.動態性。對於同一產業集群而言,在社會經濟環境不斷變化條件下,不論是處於成長期還是處於成熟期,雖然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功能機制的完善水平具有差異性,但是其面臨的衰退都會經歷從萌發到爆發再到蔓延的過程。產業集群需要啟動衰退預防機制來有效化解衰退威脅,密切關註衰退演變趨向,加強衰退動態研究,把握衰退變化特征,緩解衰退負向影響,保持集群競爭優勢,著力減少衰退治理的盲目性和低效性,為集群正常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3.遺傳性。集群衰退起初是產業集群內部某一結構或功能層面的衰退,而後隨著衰退誘發因素的不斷聚集,集群衰退範圍逐漸擴大,集群的競爭優勢和整體實力受到削弱。期間,衰退的本質特性得到強化,其所固有的信息也被覆制遺傳。如果集群對某一層面的衰退治理不徹底,它往往會在一定環境條件下再度發生。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可以從衰退外部層面和內部層面進行剖析,從外部層面上,集群衰退主要由外部環境變化和治理力度不夠所致,這種分析更多側重於外部環境的影響;從內部層面,衰退信息遺傳是導致衰退產生的根源所在,它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集群衰退的本質,提高集群衰退的源頭治理水平。
4.可控性。按照發生學原理,集群衰退都有發生的原因、影響因素和相應的作用結構及機制,即集群衰退的內在規律。基於集群治理高度把握集群衰退規律,可以透過衰退表象洞察到集群衰退作用機理。任何一個要素、結構和功能層面的衰退都有可能導致集群穩定性降低,乃至整個集群競爭優勢和適應能力的弱化。為了確保產業集群的正常發展和持續演進,集群構成主體可以在合理把握集群衰退內在規律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性、能動性和創新性,加強對集群衰退的預防和治理。集群衰退的可控性既能夠表現出集群構成主體的意識性,也能夠體現出集群構成主體對衰退本質規律的把握性。
產業集群衰退的類型[1]
識別產業集群衰退的類型,有助於政府和行業對產業集群衰退狀況形成更清楚的認識,從而採取針對l生和差異化的對策措施。綜合考慮產業整體發展狀況、經濟周期、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等因素,大致可以將產業集群衰退進行以下分類。
絕對衰退和相對衰退。產業集群的絕對衰退是指集群總體規模的絕對萎縮,如集群內企業大量退出、行業就業人數的減少、總產值的下降。集群的相對衰退是指集群總體規模仍然在增長,但由於增長速度較行業增長速度慢,從而導致集群在市場中的地位下降;或是由於增長速度較所在區域經濟增長速度慢,從而導致集群在區域經濟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在對產業集群發展狀況進行判斷時,不能僅僅看到集群總量增長就認為集群發展勢頭良好,而要結合行業及區域經濟發展狀況,進行綜合比較才能做出結論。尤其是在中國經濟長期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的背景下,產業集群的衰退更可能表現為相對衰退。
整體衰退和部分衰退。雖然產業集群往往是依賴同一產業發展起來的,但即使同一產業,往往還可以從產品結構上進行細分。如陶瓷產業的主要產品類別可以分為建築瓷、衛生瓷、日用瓷、藝術瓷。一個陶瓷產業集群往往生產其中的幾類產品。產業集群的整體衰退表現為集群內所有類型產品部門競爭力的下降和規模的萎縮。如果衰退集群內仍有部分類型產品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況,甚至出現規模較快增長和競爭力持續提升的情況,這類衰退只能算是部分衰退。如果不從集群內部產品結構上進行深入分析,產業集群總體規模的下降就會掩蓋部分產品部門發展良好的事實,而這些發展良好的產品部門可能就是衰退產業集群未來發展的方向。因此,進行整體衰退與部分衰退的劃分具有現實意義。
行業衰退和個案衰退。產業集群的行業衰退是指該產業集群所依賴的產業在全國範圍內出現衰退,不僅是該集群出現了衰退,而且全國同行業的企業或同類集群都出現了經營困難的情況。而個案衰退是指在行業發展狀況良好的背景下,集群本身由於競爭力不足而出現的衰退。劃分行業衰退與個體衰退,有助於判斷導致產業集群衰退是由於外部原因還是內部原因造成的。如果整個行業出現了衰退,則導致集群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因素。如果行業發展良好而集群出現衰退,則往往是集群內部因素導致競爭力不足。劃分行業衰退與個案衰退還有助於明確集群未來發展的戰略方向,如果是行業衰退則應考慮轉型戰略,如果是個案衰退則應考慮競爭力提升戰略。
以景德鎮為例,景德鎮陶瓷產業集群往往被看作產業集群衰退的典型例子,但通過衰退類型的分析,實際情況並非人們想象的那麼糟。實際上景德鎮陶瓷產業上世紀90年代至今,其總產量、總產值、就業人數都一直保持增長,但是相對於行業增長速度和本地經濟總體增長速度就顯得明顯滯後,因此造成該產業集群在行業和區域經濟中的地位下降。從這個角度來看,它是一種相對衰退而非絕對衰退。從產品結構來看,上世紀90年代之前,景德鎮的藝術瓷和日用瓷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但隨著福建德化等日用瓷產區的快速發展,景德鎮的日用瓷在當前受到了較大衝擊,但其藝術瓷仍然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同時,由於景德鎮近年來加大了對建築瓷項目的引進,建築瓷發展速度較快。因此,它屬於部分衰退而非整體衰退。從陶瓷行業發展的情況來看,隨著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國內對日用瓷、建築瓷、衛生瓷的需求在最近十幾年裡出現了快速的增長。其他的陶瓷主產區如福建德化、廣東佛山、山東淄博等地陶瓷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景德鎮陶瓷產業衰退的原因不是因為行業的衰退,而是因為不能適時調整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因此,其屬於個案衰退而非行業衰退。總體結論是景德鎮陶瓷產業集群衰退類型是相對、部分和個案衰退,這樣的判斷對景德鎮制定未來的陶瓷產業政策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集群衰退的形成機制[2]
l.廣業集群衰退的萌芽期。在集群衰退發生機制中,衰退因素之問是一個交互聯繫、彼此影響的關係狀態,而不是一個零亂分散、互不關聯的體繫結構值得一提的是,衰退因素之間建立的聯繫形式主要通過能量積累、釋放來影響產業集群的正常運轉,這種能量積累和釋放實質上是藉助影響集群自校穩態機制來促使集群穩態轉變。在衰退萌芽期,衰退因素不容易引起人們關註,衰退因素能量尚處於不斷生成階段。由於衰退癥狀表現不明顯,因而很難準確判斷衰退病理=一方面,衰退因素之間的聯繫方式不確定,關係結構穩定,衰退囚素積累的能量微弱,對產業集群生存發展的影響較為模糊,這種影響既可能是長期的也可能是短暫的;另一方面,產業集群在識別和化解衰退因素作用方面並非是有經驗的,衰退萌芽癥狀經常被視為普通的經營管理問題,處理方式較為一般。從衰退演變角度看,儘管萌芽期的衰退癥狀不明顯,衰退能量沒有得到充分積累,但衰退因素之間仍存在物質轉換、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對產業集群構成潛在的破壞性威脅。
2.產業集群衰退的發展期。經過萌芽期的不斷積累和能量儲備,不同衰退因素交織疊加構成的破壞性能量迅速聚合併急劇膨脹,集群內部受衰退因素影響的範圍、層面逐漸擴大。較之萌芽期,在發展期階段衰退因素之間會通過新的作用方式,形成更加穩固的關係結構和能量組合。質言之,發展期階段是衰退因素破壞性能量聚合與生成的動態過程,是衰退因素之間關係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多元的轉變過程,也是集群生存發展系統出現衰退癥狀的漸進過程。從產業集群內部來看,特色優勢不斷弱化、競爭實力開始下降、功能機制產生退化、經濟效應出現衰減。與此同時,集群內部行為主體制定並採取相關措施對衰退加以治理,但’冶理過程中某些結構層面和功能機制之間的功能妨害與利益衝突往往會影響治理績效水平,加之傳統經營管理理念的束縛,多數集群難以有效控制衰退的大幅蔓延,集群系統出現無序狀態也就在所難免。
3.產業集群衰退的爆發期。在爆發期,衰退因素的破壞性能量由集群的關鍵層面、核心領域向整個集群系統輻射,集群內部現物能流轉不暢通的問題,集群生存力、發展力和競爭力受到極大破壞。一旦衰退能量超過集群自校穩態機制的限度,集群自我調節和維持的能力就會被弱化,集群衰退的範圍逐漸擴大。面對市場競爭風險和運營管理風險的不斷增多,多數集群開始樹立風險意識,構建增強風險應對、抵禦和化解能力的策略體系。然而,也有一些集群由於沒有充分考慮衰退風險的威脅,或者對於突發性衰退事件缺乏應有的心理、條件和技術準備,而造成衰退的擴大蔓延。從集群角度看,衰退爆發期也是集群根據自身條件選擇治理策略,優化集群結構和功能機制,弱化衰退負向影響,保證集群正常運轉,促進集群持續發展的過程。可見,衰退爆發期不僅是衰退破壞性能量釋放並作用於集群系統的過程,也是集群啟動衰退治理機制對衰退癥狀進行全方位、多層面治理的過秤。
4.產業集群衰退的弱化期。集群衰退爆發以後,衰退因素之間聚合形成的破壞性能量不斷得到宣泄,衰退因素之間關係從多元化、緊密化逐漸向簡單化、鬆散化轉變。同時,集群內外環境的變化.也使得衰退因素之問關係失去應有的聯結條件,對集群生存發展的負向影響力也相對減弱。衰退要素之間原有的物能流轉鏈和關係網路,會隨著衰退整體能量的減少而呈現運轉、溝通不暢的特點。集群不斷組織和協調群內外各方力量,營造有利於維持集群穩定,促進集群發展的環境氛同,著力優化受到衰退影響的要素、層面和機制。從這個角度講,衰退弱化有助於集群抓住衰退治理時機,將集群創新理念貫穿於衰退治理過程,實現集群持續演進。基於衰退弱化期的集群創新,就是遵循集群衰退生命周期,按照衰退因素之間的聯接方式,控制衰退能量的積累及蔓延,降低衰退負向影響,增強集群抵禦衰退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