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中國政法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中國政法大學網站網址:http://www.cupl.edu.cn/
目錄 |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兼有哲學、經濟學、文學、理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直屬於國家教育部。學校現有海澱區學院路和昌平區府學路兩個校區。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辦學地址為當時的北大紅樓。1954年,學校遷址至學院路。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併,組建為中國政法大學。1985年,學校開闢昌平校區新校址。學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進修生院、研究生院三院辦學格局。進修生院後更名為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單獨辦學。2000年,該院復又合併於中國政法大學。
學校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為國家培養了各類優秀人才20餘萬人,參與了自建校以來幾乎國家的所有立法活動,引領著國家法學理論的變革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著國家對外進行法學等領域的學術交流。
截至2015年9月,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5833人,其中本科生8727人,研究生6110人,留學生996人;教師951人,其中教學科研崗位教師864人,輔導員87人;教學科研崗位教師中教授296人,博士生導師192人、碩士生導師806人,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比例達89.58%。
1952年,剛剛邁入法制建設和政權建設軌道的新中國迫切需要大量新型高級政法人才,迫切需要大力推進新型高等法學教育向著體系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和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期誕生的北京航空學院、北京地質學院等一批高校一樣,已有48年曆史的北京大學法律系和清華大學政治系,燕京大學法律系、政治系和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合併組建後誕生了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北京政法學院。最初的校舍則坐落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大紅樓。
1952年11月23日,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錢端升為學院院長。11月24日,北京政法學院成立典禮在北京大學禮堂舉行。以錢端升、雷潔瓊、芮沐、王鐵崖、費青、吳恩裕、曾炳鈞、龔祥瑞、樓邦彥、黃覺非、嚴景耀、張錫彤、徐敦璋、汪瑄、陰法魯、杜汝楫、朱奇武、程筱鶴、餘叔通、張國華為代表的一大批學術名家大師彙集學校執掌教鞭,以其非凡的智識為新中國的法制建設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人才,鑄就了北京政法學院起步期的輝煌。學校因此迎來了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1953年12月,地處北京西郊的學院路41號院(即現今的北京西土城路25號)建成,師生員工陸續由沙灘紅樓遷往學院路新校址。在艱苦的辦學條件下,全院師生本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堅持一邊工作學習、一邊勞動建校。經過數年的努力,校園建設有了長足進展,建成了小滇池、假山和果樹林等景觀,並以其合理的佈局、幽雅的環境在當時的高校中享譽一時。
1954年,學院由成立時的受高教部和華北行政委員會的雙重領導改為由司法部領導。1956年秋,出現了學院歷史上首次用房緊張的狀況,在校舍未擴建的情況下,校領導和幹部帶頭騰房子,為此,《人民日報》在顯要位置以《北京政法學院用房問題解決得好》為題進行了報道,並配發了題為《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的社論。
1960年,北京政法學院被國務院列為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1965年,學院改由最高人民法院領導。1969年秋,在校各屆學生先後離校。1972年4月,中央宣佈撤銷北京政法學院。
1979年,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之後,國家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先後通過了憲法修正案、刑法、刑事訴訟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制建設的快速推進也帶動了法學教育的發展,培養優秀的法律人才,推動法制建設進程迫在眉睫。為了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新局面的需要,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學校迎來了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期。
1978年8月5日,中央正式宣佈復辦北京政法學院。1979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任命曹海波為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同年秋,北京政法學院面向全國恢復招生。1979年10月24日,復辦後的學院舉行了第一次開學典禮。
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公安部聯合向中央提交《關於迅速籌建中國政法大學、恢復公安學院和遷建中央政法幹部學校的請示報告》,提出以現有的某所重點大學為基礎,調進一批優秀教師,另選校址,建設“中國政法大學”,並將其列為“全國重點大學”。自此,司法部積極進行籌備,準備成立“中國政法大學”。
1982年,鄧小平同志提議將籌辦“中國政法大學”作為重要議題討論,在關於加強政法工作的指示中明確指出,“要抓緊籌辦中國政法大學,把它辦成我國政法教育的中心”。9月,司法部工作組抵達北京政法學院開展調研,經過兩個月的專題調研,司法部工作組離開學校,向中央彙報考察情況。中央認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的條件基本成熟,同意以北京政法學院為基礎建立“中國政法大學”。1983年,在教育部、國家計委、北京市委和其他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籌備工作初具規模。2月,中央正式任命司法部部長劉復之兼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4月,國務院批轉了司法部、教育部《關於同意“中國政法大學”成立的正式報告》。
1983年5月7日,中國政法大學成立大會在公安部大禮堂隆重舉行。中央對中國政法大學的定位是:要成為全國政法教育的中心,總結中國法制建設經驗並使之理論化、系統化,建立完整的中國法學體系。著力培養學生忠於法律、執法如山、剛直不阿的職業道德和革命情操。北京政法學院由此成為歷史。
中國政法大學成立後,為適應國家進步和社會發展之需,辦學規模日益擴大,學院路41號院已難於適應辦學需要。為適應發展的需要,中央決定為學校選址建設新校區並將建設工程列入“第七個五年計劃”。經過比較,校址定在北京昌平(今北京府學路27號),這裡背依巍巍軍都山,距美麗的十三陵水庫僅數箭之遙。1985年冬,昌平新校區正式破土動工。1986年6月7日,新校區奠基儀式隆重舉行。同年秋,辦學主體及工作重點從學院路校區轉移到昌平校區。
20世紀末,為加快建設一批在世界有競爭力的高等學府和改革原有的高等教育模式,中央決定開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將一批重點大學和行業領軍大學劃歸國家教育部直屬序列,不適合管理大學的中央政府部門不再直屬高校,大批次高校由原中央部屬變為地方政府管轄。2000年1月,中國政法大學順利通過評審考核由司法部整建制劃歸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行列,這一調整為學校突破行業辦學,進入中國高等教育主流,實現由法科大校向法科強校的轉變、由單科性大學向多科性大學的轉變,提供了極好的契機。與此同時,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法學為主幹和尖端,兼有文、史、哲、經、管、教的優勢明顯、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由此揭開第三次創業的序幕。
2001年9月,以著名法學家徐顯明任校長、石亞軍任書記的新一屆校領導班子成立。
2007年5月16日,建校55周年慶典在昌平校區舉辦。學校在法學領域始終在全國占據權威地位的同時,法學與其他學科交叉後培育的新學科均在全國取得領先水平,非法學學科均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成立55周年標志著中國政法大學由過去的行業性辦學改變為按高等教育的主流標準辦學,實現了由單科性向多科性高校,由教學型向教學科研型,由行業性向開放性的歷史性轉變。
學校現有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社會學院、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外國語學院、中美法學院、中德法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法律碩士學院、司法考試學院、科學技術教學部、體育教學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19個教學院、部;設有訴訟法學研究院、法律史學研究院、證據科學研究院、法治政府研究院、比較法研究所、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和經濟學研究中心、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所、法學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等10個校級科研機構。其中訴訟法學研究院、法律史學研究院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院為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證據科學研究院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學校設有法學、偵查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工商管理、經濟學、國際商務、英語、德語、新聞學、漢語言文學、哲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學、應用心理學等17個本科專業,擁有4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法學系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及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學校現與22個國家和地區的78所大學建立了不同層次的交流合作關係。學校實施的學生海外學習計劃,每年有數百名學生被派往海外學習。
五十多年來,中國政法大學在中央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支持下,以“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為校訓,以“推動中國社會政治進步和法制昌明”、建設 “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理想,嚴謹治學,砥礪人才,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等各個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在法學領域具有突出的整體優勢,是中國法學教育的重要基地和法學對外交流的中心。
中國政法大學是我國高素質政法人才的培養中心。五十多年來,學校共為社會各界輸送以政法專業人才為主的各類優秀畢業生 20萬餘人,其中絕大部分已成為國家公安、檢察、審判、司法行政及政府機關、經濟實體的骨幹力量和法學教學、科研的中堅。
中國政法大學是我國重要的法學研究中心。自建校以來,學校在許多專業領域都開創了新中國法學教育的先河,如新中國的第一個法律史專業、第一個民商法專業、第一個經濟法專業、第一個訴訟法專業、第一個比較法專業等都溯源於中國政法大學。新中國的第一批法律史學博士也在這裡誕生。五十多年來,學校的科研成果不斷應用於國家立法和司法實踐,從 1954年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起草,到《反分裂國家法》的頒佈,共和國每一部重要法律的誕生和實施,無不凝聚著法大人的心血。僅從1978年復辦至今,學校就有1000餘人次參加了國家主要立法的論證和起草工作。目前,學校有訴訟法學研究院和法律史學研究院2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證據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法治政府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及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人權與人道主義法研究所和比較法研究所等校級科研機構。
中國政法大學是中國法學與世界交流的中心。改革開放以來,學校與世界 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所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目前,學校有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750餘人。
五十多年來,中國政法大學為鞏固共和國的政權基礎,維護社會穩定,推動政治進步和法治昌明發揮了獨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我國法學教育與研究的創新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共和國建設政治文明和法治國家的社會進程中,中國政法大學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幾十年來,學校的創立和發展始終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1983年,中國政法大學創建時,中央就明確指示要“把中國政法大學建設成為全國政法教育中心,法學研究中心和法學圖書資料信息中心”。
進入21世紀,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根據“依法治國”方略對法學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國政法大學主動調整發展戰略,進一步明確了學校定位和辦學目標,提出“以教學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以改革創新為發展動力”的辦學理念,規劃 用 20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全面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提高學校的綜合辦學實力和全面推進學校各項事業的現代化這三大歷史任務,在建設法科強校的道路上振興中國政法大學,把學校建設成多科性、研究型、開放性,特色鮮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建設成中國法學教育中心、法學研究中心、法學圖書資料信息中心及國家立法與決策咨詢服務中心和國際法律文化交流中心。
推動政治進步,法制昌明,社會繁榮:50多年的辦學歷史,從中國政法大學前身——北京政法學院成立之日起,一代又一代法大人用自己的熱血傳承著這一光榮的傳統,傳承著“經國緯政,法澤天下”的法大精神,將學校建設與發展融入到國家政治文明建設與依法治國的歷史進程。作為教育部直屬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作為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得到了黨和國家三代領導集體不同尋常的關懷,得到了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
以50周年校慶為契機,學校確立了自己的發展目標:建設多科性、研究型、開放性、特色鮮明的世界知名法科強校,確立了“學術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治校理念。2007年,學校制定了《中國政法大學“十一五”規劃和2022年遠景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學校未來近期和中期發展的方向和路徑,確定了“三步走”的總體發展戰略:
第一步(2002-2009年):完成“四大任務”、實現“四大轉變”。“四大任務”是:凝練先進的辦學理念並導入學校的各項事業中,據此構建現代大學制度和文化;穩步拓展學科體系,優化多科性學科佈局;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整體提高師資素質;規劃校園建設,根本改善辦學條件。“四大轉變”是:實現從單科性辦學向多科性辦學轉變;從教學研究型大學向研究型大學轉變;對教師評價從以教學為主或以科研為主向教學與科研並重轉變;從學校集中辦學模式向校院兩級管理模式轉變。
第二步(2010-2016年):全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鞏固“四大中心”地位。以全力建設學術大師群體、教學名師群體和學術創新團隊為保障,實現在校研究生與本科生招生比例大致持平,努力探索傑出人才培養的新模式,進一步鞏固法大作為中國法學教育中心、法學研究中心、法學圖書資料信息中心和國家立法與決策咨詢服務中心的地位。
第三步(2017-2022年):完成“5111工程”,實現“315”國際化計劃。用6年時間全面完成“5111工程”任務,在此基礎上,實現國際化辦學的三個“15%”的指標:外國留學生數量占全校學生的15%;15%以上的教師有海外學歷;15%的教師有國際合作的科研課題。 大樓雖少而大師雲集,命運多舛而精神不改;校園雖小而理想遠大,條件艱苦而人才輩出。50多年風雨歷程,法大人與中國法治建設同行,雖歷經坎坷,而矢志不移;小而美的校園承載起不渝的法大精神,特而強的學科建設因應著時代的要求,法大人立志將自己的努力融入推動政治進步、法制昌明、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的偉大歷史進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理科生可以報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