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马歇尔产业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马歇尔产业区(Marshallian District)

目录

什么是马歇尔产业区

  马歇尔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将产业区定义为:“一种由历史与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其中的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合”。

  马歇尔(1890)是最早关注工业集聚现象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工业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为“产业区”,产业区内集中了大量相关的中小企业。在马歇尔看来,这些工业之所以能够在产业区内集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获取外部规模经济马歇尔认为外部经济十分重要。“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马歇尔,1964)。

马歇尔产业区的形成原因及特征

  马歇尔阐述了为什么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的三个主要原因:厂商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厂商的地理集中分布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知识外溢(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2002)。

  有关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最早还是来自于马歇尔对产业区的认识,马歇尔将产业区定义为一种由历史与自然共同限定的区域,其中的中小企业积极地相互作用,企业群与社会趋向融合(王缉慈等,2001)。马歇尔认为产业区具有6个特征:

①与当地社区同源的价值观念系统和协同创新的环境;
②生产垂直联系的企业群;
③最优的人力资源配置
④产业区理想的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
⑤竞争与协作并存;
⑥富有特色的本地信用系统。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1]

  早在19 世纪末,著名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A. F.Marshall) 基于英国工业生产地理集聚的观察,创新性地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和理论。80多年之后,学者们发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有活力的区域,在性质上与马歇尔的“产业区”非常相似 。因而,就象经济学领域复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一样,在经济地理学区域科学领域,也迅速复兴了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并将其作为当代经济学的“新异端”( new heterodoxy) 和以促进内生发展(endogenous development) 为目标的“新区域主义”区域政策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阿弗里德·马歇尔是公认的“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但也是“演化经济学”的先驱。尽管在他的巨著《经济学原理》中,主要借用古典静态力学的方法,将其许多正规分析建立在个人最优化和市场均衡的简单假设之上,而把偏好、技术和市场机制视为既定,但他的主要经济思想却是功利主义、进化论和德意志理想主义的大融合。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集经济、社会和个人变化于一体的复杂进化过程,是“经济生态学”;限制并塑造经济活动的体制、非正式默契和禁令,最终是内生的;随着社会习俗、市场和生产及通讯技术的发展,每个人的能力性格、偏好和知识也一齐发展,而对自我利益的追求普遍指引着这一进化过程 。因此,就强调经济活动类似生物进化过程而言,马歇尔可谓是“演化经济学”的先驱。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还处于工业化过程之中。马歇尔基于他对当时Sheffield 的刀具工业和West Yorkshire 各种毛纺织区的观察,提出了“产业区”的概念,认为产业区作为与大企业相对应的产业组织模式,是同一产业中大量小企业的地理集中,这种集中同样能够获得大规模生产的许多好处,并且这种地方产业系统与当地社会具有强烈的不可分割性 。马歇尔认为,同一产业的大量企业的地理集聚可以产生地方化的外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localization economies)。首先,集聚能够产生地理接近的优势,降低运输和交易的成本,容易获得专业化的投入,如劳动力服务技术诀窍等。其次,集聚能够产生专业化经济“, 企业间的劳动分工”使企业专业化于某一产品或某一特定的任务与工序,并向多种用户提供产品,因此,产业区可以从多样化经济中获得好处,能够以不同方式生产最终产品而不损失生产效率。同时,也能通过任务的专业化从规模经济中获得好处。第三,同一产业的区域专业化能够刺激外部经济和新的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将企业融入相互依赖的地方生产系统,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市场机会

  马歇尔除强调产业区由集聚所产生的外部经济的好处外,更重要的是他也强调产业与地方社会的不可分割性,并认为正是地方社会形成的社会规范和价值,对创新和经济协调起着关键作用。一方面,地方社会的经济相互依赖性、社会的熟悉性和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形成共有知识与相互信任,从而有助于降低地方生产系统的交易成本,方便信息与知识的流动,控制企业侵袭地方传统的行为,维持经济主体间竞争与合作的精巧平衡。另一方面,整个地方社会公共项目的广泛参与,能够形成地方特定的“产业氛围”(industrial atmosphere) 。这种“产业氛围”包括基于自助、创新精神和地方归属感的生活道德伦理,自下而上创新的有规则流动,由于企业间劳动力流动而产生的模仿文化,以及在特定细分市场上吸引顾客和贸易伙伴的区域声誉等,它们作为区域特定的“公共物品”,有助于劳动技能特别是意会知识和技能的形成与转移,促进创新、创新合作和创新的扩散。可见,马歇尔所定义的产业区和集聚经济,一开始就具有社会与地域有机整合的特征,空间接近和文化的同质性构成了产业区形成的2个重要条件。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马歇尔的产业区作为与大企业相对应的制造业组织模式,在当时的工业化与区域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伴随着以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和大众消费为特征的福特主义的推行,尤其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在学术界也迎来了一个以大企业为核心的新时代,马歇尔所定义的产业区的作用明显下降,人们对其研究的兴趣也大大减弱。但到20 世纪70 年代,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的逆转。资本主义“黄金”增长时期的结束,意味着大企业的福特主义生产模式已发生严重危机。正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停滞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发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专业化集聚区却具有良好的增长绩效。自然,作为解决资本主义失业和增长停滞的一种途径,学术界很快发现了“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苗长虹.马歇尔产业区理论的复兴及其理论意义.地域研究与开发[J],2004,(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林巧玲,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马歇尔产业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