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银行垄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银行垄断(Bank Monopoly)

目录

银行垄断概述

  垄断的主体,即由谁来垄断。显然,银行垄断的主体是银行,但它不是指所有的银行。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众多银行无法串谋,采取统一行动。通常,能实施垄断的银行只是极少数家超大规模的银行。

  垄断形成的方式。一般人们认为资本积聚资本集中是形成垄断的基本途径。企业依靠内部积累和外部扩张实现规模上的突破,最终成为独霸市场的垄断者。但在现实中,垄断的形成方式也并非仅局限于这两种方式。企业依靠进入壁垒、法规限制、产品差别化等途径也可在规模并不太大的情况下形成垄断。

  垄断的范围。它包括空间范围和业务范围。从空间范围来说,垄断既可以指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也可以指一个市,甚至一个镇。经济方面的垄断离不开市场,垄断一定是在某个特定市场中的垄断,而市场则可大可小,完全依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划分。因此,用特定市场来界定垄断的空间范围可能更合适。而业务范围从理论上说应涵盖商业银行目前所经营的全部业务。

  银行垄断的概念应揭示垄断的目的。传统观念认为,企业追求垄断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垄断利润,因为企业在市场中竞争的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银行是企业,银行垄断自然也是为了攫取超额利润。然而,在我国的现实中,由于银行垄断不仅仅是经济垄断,还搀杂着行政垄断,其垄断的目的决不是一句利润最大化所能概括的。况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都不是全额留给银行,从银行的角度看,盈利与否并不直接决定银行的命运。与其他的国有企业一样,国有商业银行并不天生具备追求盈利的机制。说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目的就是保证国有经济金融资源的需求可能更符合实际。

  综上所述,银行垄断概括为:少数银行为了特定目的,利用经济或其他手段构筑市场壁垒,在相关的业务领域内实现操纵和控制的行为。[1]

  银行垄断的产生。银行业的自由竞争导致银行资本集中,银行资本集中到一定程序,形成银行垄断。

银行垄断的新发展和新作用

  二战后银行垄断的新发展

  1.银行资本规模不断扩大,集中程度不断提高。

  2.金融机构多样化和银行业务范围扩大。

  3.银行信用活动遍及各个领域。

  银行垄断的出现具有了过去所没有的新作用:

  首先,银行资本加强了对产业资本的监督和控制。

  其次,银行还同那些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企业结成垄断同盟,向它们提供巨额的资金支持,加强了垄断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第三,大银行通过遍布各地的分支机构,把社会上的货币集中起来,并通过放贷分配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从而掌握了生产资料的分配权。

银行垄断的弊端[1]

  1.效率不高。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差距非常明显。同等资产规模的银行,我们的员工人数是人家的几十倍。而分支机构甚至是人家的上百倍。剖析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低效率的症结,盖源于其垄断地位。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对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构不成实质性的威胁。缺少外部竞争的压力,致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消除不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

  2.效益低下。

  与效率不高相联系,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及地区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如与汇丰银行相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比人家低10多倍,人均利润比人家低20多倍。效益不高,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垄断的优势致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高枕无忧,完全丧失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这一企业的原动力,效益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

  3.缺少创新机能。

  目前,金融创新席卷全球银行业,各国银行为了在竞争中争得先机,竞相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但我国商业银行所创新的业务,无论是负责业务创新、资产业务创新、表外业务创新还是服务方式创新,严格说来都不是创新,因为这些创新在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早已实施。我国充其量不过是效仿和移植。为什么我国商业银行在各项业务领域的创新中,始终不能处于领先地位,始终不能理直气壮地宣称某某创新是由我国银行发明的,这仍与我国银行的垄断密不可分。

  4.金融风险大量累积。

  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数额之大、比例之高在世界银行业中十分罕见。尽管我们通过债转股消化了一部分不良资产,但不良资产比例仍高达20%以上,且消除不良资产产生的土壤并没有清除,新的不良资产也还在不断增加,目前城乡居民的储蓄已近10万亿元,单纯地看储蓄存款额高,就下结论说银行风险大未免过于简单化。但如果把高储蓄额与银行的低流动性联系起来,银行风险的现实性就大大增加了。由于垄断的存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无破产倒闭之虞,结果是风险也越积越多。如果找不到有效的防范措施,这些风险就会像定时炸弹在某一时刻爆发。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一定是全面的支付危机并导致金融危机

  5.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

  金融资源配置合理的标准应看金融资源是否流向边际效益最大的地区、部门及企业。如果资本回报率高的地区、部门及企业能得到金融的及时支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宏观金融资源配置合理,反之,金融资源流向资本回报率低的地区或部门,金融资源配置就不合理。中国目前银行垄断的后果之一就是金融资源被配置到了低效益的地区、部门和企业。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缺乏活力,效益低下,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比较,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都高居榜首。所以,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帮助国有企业脱困甚至都成为政府要实现的重要经济目标。面对国有企业这样的低质客户,商业银行的正常反应该是避之惟恐不及,但事实上,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的绝大部分都流向了国有企业,而效益相对较高的非公有制经济却得不到所需的金融资源。

  6.抑制了银行功能的发挥。

  人们在归纳商业银行的功能时只局限于它的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调节经济及提供金融服务等。我认为,人们普遍忽略了商业银行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即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的功能。金融交易的双方或多方通过银行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如资金盈余单位和资金短缺单位通过银行可顺利实现资金由盈余方向短缺方的转移,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而如果没有银行,他们自己去寻找交易伙伴,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还不一定能达到目的。正因为商业银行能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它才能以“中介”的形式产生、存在和发展。然而,银行垄断的结果却使银行降低交易成本的这一功能受到抑制。

参考文献

  1. 1.0 1.1 杨大光.析银行垄断与银行规模经济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鲈鱼,泡芙小姐,Lin,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银行垄断"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