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企业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贸易企业是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国民经济部门,是商品流转的主要渠道,所以其销售量(额)占社会全部商品销售量(额)较大份额。[1]贸易企业,是主要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企业,包括各种个体或私营商业企业、合伙制商业企业和公司制企业,是贸易或商业活动的主体。[2]
贸易企业的特点[2]
贸易企业除了具有企业所具有的一般特点,如以赢利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等特点之外,它还具有某些不同于生产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企业布局分散化
商品消费的普及和增长主要应通过流通领域中贸易的增加最终实现。贸易企业的布局体现了分散化的必然趋势,它与生产过程形成鲜明的反差。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厂区位是相对集中的,形成生产企业旆局中的集聚现象。因为工业生产对投资环境、基础设施要求十分严格。各个地区在上述两个因素上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强化了生产者对工厂区位的选择倾向。而产品生产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往往依产业性质和技术特点集中在一个相当狭小的空间范围。如高技术产业一般分布在智力开发中心的周围,冶金企业多设在交通便利或附近有企业所必需的采矿点的地区。所以,生产企业的布局尤其是同一行业布局鲜明地体现了集中化原则。
在商品流通领域,贸易企业的布局体现了与生产企业完全不同的变动趋向,即企业布局的分散化,它是消费者商品需求及其变化的必然反映。消费需求变化的重要特点,是在购买需求的层次选择越来越鲜明的同时,消费出现普遍性趋势。一方面,这一趋势使已有的商品消费数量持续增长,提高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频率,消费需求的实现要求就近增设网点;另一方面,这一趋势使得新的商品消费不断地增加,把地域更加广阔的消费者和消费项目纳入商品交换,从而要求提供相应的购买便利。企业通过实现这些消费,可获得较多的经济利益,也可避免同行竞争的威胁,贸易部门客观上应在更加广阔的地域分布商贸网点,这就必然使贸易企业呈现分散化特色。
- 2.企业规模轻型化
在商品流通领域,小型贸易企业居于数量上的优势地位,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各个阶段贸易企业结构的共同特征,在零售环节表现得更为明显,它与生产过程有着显著的区别。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多取决于大批量生产所表现出来的规模效益,加上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不断地采用各种技术,从而要求扩大生产资料的共同使用规模,实行大规模的企业经营。所以,直接生产过程中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使得企业经营标准
化、同步化和集中化色彩愈浓,实行大规模经营的大公司、大企业在生产企业结构中呈现出愈来愈居优势的发展趋向。
相反,在流通过程中,规模经营的必要性除了在直接衔接产销关系的贸易企业,通过不同的批发起点有所体现以外,零售环节的企业面对细分化的消费需求及其在空间或地区形式上的平衡发展,通过小本经营战略,在广泛的活动空间布点就近吸引消费,获得丰厚的经营利润。这些企业本身的组织因素,限制了规模经营的必要性。
再者,贸易企业技术开发与应用的速度比重很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大规模使用同一经营设施和经营工具的必要性,从而要求零售贸易企业实行小规模经营。
商品流通额的绝大多数都要通过零售环节才能进入消费。与贸易结构的分散化相联系,实现同样的商品销售额,所需要的零售贸易企业数大大多于批发企业。所以,贸易企业结构中,零售贸易企业所占比重居于优先地位。大量的小型贸易企业,使得贸易企业的结构呈现出轻型化的特点。
- 3.企业配套有序化
贸易企业有效地发挥媒介作用,必然体现为企业配套的有序化。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承担生产职能的各个经济单位之间,必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经济联系。选择经济联系的实现方式,应将各种方式所产生的流通费用水平加以比较。生产者的经济联系可采取两种实现方式:一是运用生产企业的组织功能,即生产者通过建立统一的经济实体或其他类型的横向经济联合体的形式,形成企业之间的直接供货关系,以及动用本企业的销售组织向消费者直接销售,实现生产者的外部经济联系;二是运用贸易企业的媒介功能,即通过贸易企业的媒介作用,实现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
一项产品的交换或一个地区居民消费的实现过程所需要的贸易媒介功能,必须依靠相关的贸易企业共同实现。各个企业间组织的有序化,决定着贸易媒介功能的完善程度以及能否保持低廉的流通费用水平,这就要求贸易企业的相互配套真正体现商品效益,并通过较低的流通费用水平,显示贸易企业存在的经济合理性,从而形成贸易企业结构的一大特征。
贸易企业配套的有序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纵向有序化,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按照商品经济的原则相互配套,根据商品经济的合理流向配置批零环节,使企业能够正确地选择进货渠道;
②横向有序化,商品交换纵向系列各个层次中,综合经营与专业经营的各类商品经营企业进行合理配置。
贸易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3]
贸易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机体的细胞,其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表象。那么,贸易企业为什么能在不停的运动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呢?这就有必要对贸易企业生命运动的“脉搏”——企业经济运行的基本过程进行科学的剖析。
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有一个基本运行的过程——即运行周期,如人行千里,其基本运行过程是“脚步”;机械钟表成年累月地运转,其基本运行过程是“秒”。基本运行过程的无穷往复,周而复始,构成了事物运动发展的生命节律。
要剖析事物的基本运行过程,必须描绘出基本运行过程的轨迹,从中找出运行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环节,并弄清各要素与环节之间、要素与要素、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而揭示出事物运动的奥秘及规律性。
对于贸易企业经济运行的基本过程,同样可以描绘出它的运行轨迹,即是一个由市场到市场的经济循环图。如图所示:
从上述轨迹图中可以看出,贸易企业经济运行过程具有如下特点:
(1)正确地认识变化中的市场环境,把市场需求作为经营决策的出发点。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现代贸易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规模更大了,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已成为世界性的了。市场的内容也大大扩展,除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外,生产要素市场日益扩展,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在市场中相互渗透,市场已发展成一个高度综合的庞大的商品交换体系。由于用户需求、动机以及购物行为等因素的多元化,市场细分的趋势仍在继续发展。贸易企业必须明确树立“以销定进”的观念,加强市场调查和预测,及时而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条件,决策经营产品和劳务方向,从而使贸易企业经济运行的起点成为良性循环的起点。
(2)以产品价值的最终实现作为企业经济运行过程的归宿。产品按合理的价格在市场销售,意味着产品的劳动消耗得到社会承认。但企业的责任决不是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告终,还必须作好市场技术服务,使产品达到和保持最佳使用状态。在产品的技术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用户对企业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作好市场服务工作,既有利于提高企业信誉,可以赢得重复购买的机会,又有利于直接倾听用户的意见与要求,为进一步改进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创造条件。因此,市场服务既是贸易企业经济运行过程的终点,又是下一个运行周期的新起点。
贸易企业及其运行特性,与贸易企业所存在的经济基础(或基本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贸易企业运行的经济基础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
- 1.贸易企业运行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及运行特性
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并与生产经营融为一体,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是贸易企业经营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和技术经济基础。不论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如何,贸易企业都是在社会化大生产这一前提下运行的,都必然地要受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运动规律的制约从而形成贸易企业运行的如下特点:
(1)相互联系性(或运行的整体性)。处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各个贸易企业,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有机联系和因果关系。往往一个企业的“产出”就是另一个企业的“投入”,而最终产品的“产出”,一般都是众多贸易企业分工协作的运行结果。这种直接与间接互为条件的复杂关系,必然使得各个企业的运行都成为社会生产整体运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环节。
(2)相互制约性(或运行的比例性)。既然各个贸易企业的运行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联结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它们各自的运行就必然相互制约,并要符合整体运行上的比例性和均衡性。任何贸易企业盲目孤立地畸型发展,既会导致整体上的比例失调和运行紊乱,也会受到来自其他企业和整体上的牵制与制约。
(3)相互替换性(或运行的替代性)。一般说来,贸易企业在社会化大生产体系中都各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功能,不是可有可无或相互替代的。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来说,由于同一产品或同类产品可由不同的企业生产,由不同的贸易企业组织经营,或利用不同的劳动对象、工艺及设备生产,甚至可由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产品来代替,因而企业之间又具有相似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替代。因此,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是极其激烈的。
- 2.贸易企业运行的商品经济基础及运行特性
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空前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商品经济,是现代社会生产、经营赖以形成及运行的必然经济形式。只要社会生产还要采取商品经济形式来进行,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机制就要发挥作用。因此,在商品经济关系制约下,贸易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表现出如下特点:
(1)自身利益的独特性(或运行的本位性)。贸易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其运行动力来自对自身独特经济利益及其实现的追求,而这种独特经济利益又来自贸易企业在商品经济中的独特地位及特殊的联系方式。正是贸易企业这种自身独特利益的需要,使得各个企业的运行以本位目标的追求与实现为起点和终点,表现为一个个利益上的相互对立和运行中相互独立的循环过程。在这里,人们首先看到的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运行的整体性被割裂了。
(2)利益实现的制约性(或运行的市场导向性)。贸易企业的运行以满足自身需要为出发点,但落脚点又必须是满足市场需要。因为贸易企业自身需要的并不是其产品使用价值本身,而是借此得以实现的价值或利润,并且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即满足他人的需要而获取。因此,贸易企业只要是按市场需要进行生产、经营,它满足自身需要的愿望和动机,就会变成推动自己发展生产以不断满足他人需要的动力,从而贸易企业围绕本位目标的孤立运行,在市场的诱导下趋向整体目标,或者说在相互之间的制约下,又结成为有机整体。在这里,人们看到被割裂了的整体关系,又以市场联结的形式再现出来。
(3)相互之间的竞争性(或运行的盲目性)。与上述特性相联系,各个贸易企业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市场上的相互对立和竞争过程。其产品的效用、利润的实现及利益的满足,都要通过市场上的较量来实现。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代替运行的特点,也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来体现的。一般来说,尽管贸易企业的运行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而调整,但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主要是以“事后”形式发生作用,因而个别企业的运行难免或多或少地带有可定的盲目性,其总体运行也往往是在不断地波动或紊乱中求得大致均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