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系统管理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系统管理法

  系统管理法是指将管理对象作为一种系统,并利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统筹法等数学方法网络技术,借助计算机管理工具,实施管理活动的一系列科学管理方法的总称,它是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运用于管理活动中的最新科学方法。

系统管理方法的内容[1]

  统管理方法内容很多,它包括系统的最优化技术、系统的模型化技术、系统预测技术、系统决策技术、系统综合评价技术等。

  1.系统的最优化技术

  就是把系统问题建成数学模型,然后对数学模型求解,获得对系统目标的最优解答。系统目标的最优化,主要是解决最优规则、最优设计、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等问题。最优是相对的,要求把系统的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科学性和可行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到统—,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最优化。

  2.系统的模型化技术

  系统是一个个大而复杂的组织,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庞大性,无法直接对其进行分析和试验,一般用模型代替真实系统,来加以分析研究。模型是指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形式,通过比较和求解。为方案优选提供方便条件。一般釆用图象模型和数学模型,来表示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度最叫的闪果关系。以便明确系统此达到的功能和目的以及约束条件。

  3.系统预测技术

  就是指在进行预测分析时所用的方法和手段。预测的目的是利用预测规律判断未来。系统的预测技术有定性预测(如特尔菲法、趋势判断法、相互影响矩阵法)和定量顶测(如因果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定性预测技术是预测目标的未来发展,其中包括对已知现象确定概念,判断其未来发扬,揭示某些不肯定因素;也包括根据新设想判断某些现象的未来概念,目的是为了预见发明、发现和揭示某些未知因素。定性预测分析主要用来对定最分析进行准备工作,在缺乏定量数据时,直接用于预测;对定量预测的结果进行评价;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应用,提高预测的可信程度。定量预测技术,是在研究因果关系上,确定影响程度,并从时间的演变过程中及结构关系等方面进行计算、分析与判断,最后对预测结果评价。对预测结果评价有阶段评价和整体评价,—般情况下多采用经验凋查法进行概率估计,目的是研究颐测方案的可信程度即实现的可能性。

  4.系统决策技术

  系统决策有科学决策和非科学的决策。科学决策是在科学的理论和知识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方法,从达到同一目标的众多行动方案中,选择—个最优的行动方案的过程。一般所称决策就是指科学的决策。系统决策技术就是把决策对象(如工程、规划等)看作是一个系统,对其进行预测研究,建立系统的结陶和模型,进而用定性、定量和综合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对比各方案的优劣,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作为决策。这种系统分析的方法是使决策科学化的有力工具。系统决策技术分两类:一类是竞争关系和竞争人参加系统的对策技术或称博弈决策技术;一类是竞争关系和竞争人参加系统的决策技术。在实际决策中,应综合地运用各种决策技术

  5.系统综合评价技术

  就是根据系统目标的要求,从系统整体最优化出发,来权衡各个方案的利弊得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选择可行的最优方案。

系统管理法的特点[1]

  1.它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

  2.它以整个系统为中心铲决策时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子系统的最优化。

  3.它以责任为中心,每个管理人员都被分配给一定的任务,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

  4.它以人为中心,每个工作人员都被安排进行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工作成绩来付给报酬

系统管理法的基本原则[2]

  管理是一种系统性极强的活动。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管理规模日益庞大,相关要素越来越多,管理过程的复杂性、综合性、变动性不断增强,这就必然提出了系统管理的客观要求,而唯物辩证法系统论的发展为系统管理提供了可能。系统管理方法,就是在管理中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整体优化的管理,即为管理活动提供最优规划和计划,进行有效的协调控制,使之获得整体最佳效益的管理方法。系统管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又具有一些共同的、一般的方法论原则。系统管理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系统最为鲜明、最为基本的一个特征。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首先必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原则认为,系统整体是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部分以一定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是由系统中要素与要素、部分与整体各部队、各部门的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全局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占的比重不同。各部队、各部门的工作都要根据现代化战争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全局,每个军人的个人利益问题的处理,也应当以这个大局为重,自觉服从军队建设的需要。整体性原则还要求我们在管理中要统筹兼顾,整体运筹,注重整体效益。我们强调局部服从全局,绝不是说可以忽视局部,而是要从全局的高度,统筹兼顾各个局部,把各个局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中心工作与非中心工作互相协调,密切配合,以提高整体效益。每个单位都有许多方面的工作,如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科技工作等等,其中每一方面的工作又包含许多具体工作,这些工作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管理者必须有全局观点,对各项工作要有一个统筹安排,要集中主要力量抓好中心工作,同时要围绕主要矛盾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各个方面、各个部门的工作都是全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果某一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好,发展太慢,就可能出现“木桶效应”,拖全局发展的后腿,对于从事中心工作的同志来说,完成好本职工作的意义就更为重大。从事非中心工作的同志,也应当正确认识自己工作的意义,胸怀全局,甘当配角,积极为中心工作服务。现在各部门的工作分工较细,如果缺乏“一盘棋”的思想,都强调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过分积极地制造“政绩”,分工就可能变成分家,就无法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就会影响整体效益。不分主次、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拆东墙补西墙,“单打一”、唱独角戏等方法,都是现代管理的大忌。

  2.相关性原则

  系统的相关性,是指系统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相关性原则认为,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存在着复杂的联系,而这种联系还具有等级差异性。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同时又是上一级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要素,所以系统具有层次性。高层次系统作为整体制约低层次系统,低层次受制于高层次,但又有自己一定的独立性。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表现形式使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一般而言,低层次系统的要素之间具有较大的结合强度,系统具有较大的确定性;随着层次的升高,结合强度逐渐减小,系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系统的确定性与灵活性,是系统适应外界的一种能力的表现。现实的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向环境开放,使得内因和外因联系起来,系统才具备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由于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才能成为现实的关系。系统的功能只存在于系统与环境、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之中。一个封闭的系统,没有相互作用,也就没有功能可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系统的结构是系统功能的基础,对功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只有系统的结构合理,系统才能具有良好的功能。另一方面,系统的功能又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功能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同时反作用于系统的结构,促进系统结构的改变,改变了的结构又可以具有更佳的功能,使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3。动态控制原则

  动态控制原则认为,系统不是静止不变的。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不仅作为一个功能实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运动而存在。不论是系统要素的状态和功能,还是环境的状态或联系的状态都是变化的。运动是系统的生命。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系统处于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在系统的变化发展过程中,系统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控制作用,对环境的影响作出反应、调整、选择,使系统的运动和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相对稳定地向着既定的目标运行。根据这一原则:首先,要树立动态管理思想。这是因为,军队管理系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指战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领导管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的更新、军事理论的变革、战争形态的变化、以及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迁等,都会影响军队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活动。因此,军队管理必须考虑这些动态因素,预测未来,及时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保证军队建设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利用信息反馈机制进行管理。反馈是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之间,以及系统之中的不同要素、不同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当系统中的信息输出后,其作用的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系统的输入端,对系统的再输出产生影响,进而对系统的整个功能的发挥起调节、控制的作用。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基本形式。负反馈是使下一个输出产生的影响减小,缩小同既定目标的差距,保持系统的稳定性的反馈。正反馈是使下一个输出产生的影响增大,推动系统偏离原有目标,离开既有的稳定性、甚至导致原有系统解体的反馈。正反馈和负反馈都是客观存在的,都对于系统具有重要的控制、调节作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一劳永逸的决策是不存在的。因此,必须建立起相应的反馈机制,为适时修正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管理是否有效,其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机制。管理者要善于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正确地加工、处理信息,及时反馈,修正决策。为此,要建立并逐步完善反馈制度、反馈机构。如果管理系统缺少反馈机构,反馈职能由执行机构行使,会影响管理效益和目标实现。因为由执行者检查自己的工作,与自身的利益有关,可能姑息自谅,报喜藏忧,造成假象;而且执行者忙于日常工作,无法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无法提供修正决策所需要的准确的、全面的反馈信息。

  第三,要实行弹性管理,提高应变能力弹性管理是系统的动态性对管理的要求。在军队管理过程中,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很多,而且经常变化,特别是在作战中,对方总是千方百计地隐藏真实情况和企图,因此很难把各方面的情况都搞清楚,决策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际。针对这种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必须实行弹性管理。弹性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管理必须留有调节的余地,保持一定的弹性,以适应可能发生变化的各种情况,特别是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提高系统的适应性、灵活性,以保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提高整体效益。

  实施弹性管理,一是要保持思维弹性。管理者要立谋虑变,在谋略决策时必须预测各种可能变化,留有充分的余地,做好以变应变的准备。二是计划方案要有弹性。要制定、预备多种计划、方案,从最不利的情况着眼,向最好的方向努力,防止在遇到突然或意外情况时措手不及,贻误时机。三是人员、物资的安排、保障要有弹性。在部署、安排人员时,要从数量、素质、专业、组织、结构等方面考虑,尽可能使一种布势适应多种变化,便于调整、互补、互代,并保持必要的机动力量。在物资、器材等方面的供应上,要根据任务留有余地,给予有力的保障。

  管理弹性包括系统的整体弹性和各子系统的局部弹性。整体弹性是系统整体的应变能力的反映;局部弹性是子系统或各个环节上所具有的可供调节的余地,是上级在一定范围里赋予下级适当地独立处置问题的权力而形成的弹性。这里要处理好“统”和“放”的关系。上级管理者对下属不能“统”得过死,要按级管理,充分调动下属的能动性,给下级必要的自主权,为他们留有临机应变、机断行事的余地。但管理权力也不能“放”得过多,过于分散,否则可能导致各行其是,脱离总的管理目标。弹性管理要防止把留有余地变成“留一手”、“留退路”的消极弹性。在管理中把计划订得松一些,指标定得低一些,预算定得高一些,周期定得长一些等等,都是消极弹性的表现,都有损于管理的整体效益。

  4.系统最优原则

  人类实践的一般目的是追求系统优化,实现系统最佳目标。系统最优原则是系统方法的最高原则,它认为,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的优化只能是系统整体的优化,要根据系统的目标和现有条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管理优化控制,调整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使系统取得最佳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处于最优运行状态,实现系统总体的最优化目标。根据这一原则,在管理实践中:

  第一,各子系统的运行必须在系统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进行。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各子系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功能和目标,都要追求自身活动的最佳效益,但是必须服从和有利于系统整体的优化和目标的实现。从系统与要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看,系统优化有三种基本情况:一是各子系统效益好,系统整体也最优;二是子系统效益好,但系统整体并非最优;三是各子系统并非都很好,但系统整体却很好。系统最优原则就是要根据已确定的目标,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争取第一种情况的实现,即争取子系统最优,整体系统也最优。坚持整体优化,绝不是否认、忽视局部利益,必须考虑、照顾局部利益,调动子系统的积极性去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但是局部优化不等于整体优化,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有时不能直接统一起来,甚至可能发生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系统整体的最优,局部利益就要服从整体利益,放弃局部的最优。因为,整体效益差,最终必然要影响局部;而整体效益好,最终会带动局部向好的方面发展,使局部受益。系统最优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局部优的情况下实现整体优化,更在于即使在局部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协调,实现整体优化。“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包含着这个道理。

  第二,要处理好长期目标、长远利益与短期目标、眼前利益的关系。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之间,也有三种情况,即长期与短期一致;长期有利,短期不利;短期有利,但长期不利。根据系统最优原则,应该长期目标、长远利益为出发点,照顾到近期目标、当前利益,处理好长期与短期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原则的可贵之处,在这里体现为,在短期利益看来不佳的情况下,通过整体优化,合理规划,既能实现短期利益,又有利于长远利益。只有既考虑近期目标、当前利益,又考虑并有利于系统未来的总目标、长远利益的计划、方案才是最优的。

参考文献

  1. 1.0 1.1 刘兵,孙毓华,杨青.医院管理哲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08月.
  2. 李祥斌.军队管理哲学.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02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连晓雾,方小莉,林巧玲,Mis铭,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系统管理法"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