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心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游览心理是指旅游者对游览过程中的旅游景观和导游服务的能动反应。从心理要素的角度看,包括游览的知觉、需要、动机、态度、兴趣、情绪等;从心理内容的角度看,包括景观观赏心理、导游服务接受心理等。游览心理反应的对象既有旅游景观,又有导游服务。[1]
游客游览心理活动的特点[1]
游客游览心理活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官知觉积极
由于旅游者对所期待游览的名胜古迹即将展现在他们面前,所以他们的注意力十分集中。那些奇特、壮观的自然景色,令人赞叹的文化古迹常常使他们目不转睛,“无意注意”十分活跃。有时为了更清楚地玩赏某景物,又以“有意注意”为主。如果导游人员适时地对各种景物进行生动有趣的介绍,有意激发旅游者丰富的想象,就会增加他们的游兴,使他们在游览活动中获得极大的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兴奋愉快的情感。这可以通过他们的面部表情、语言表情、体态表情流露出来。旅游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会沉浸在愉快、高兴的良好心境之中。旅游者在游览活动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们在参观名胜古迹、欣赏自然景色时,很自然产生美的情感体验。这种被新异刺激物吸引所产生的兴奋,对美好风景、文物的欣赏,将使旅游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起到增强旅游者意志的作用,使他们以极大的努力抑制机体的疲劳感,始终兴致勃勃、毫无倦意、乐而忘返。
在游览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官,使他们的感官知觉常常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启动”了眼、耳、鼻、舌、皮肤等所有的感觉器官,力图在有限的时间内享受和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使旅游获得更大价值。
(2)好奇心强烈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游览胜地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激起人们的兴趣,诱导人们源源不断地前往观赏、游览,就是因为它具有“古”“稀”“奇”“新”等特点,可以满足人们猎古、寻奇、求导、好新等心理的需求。
寻求新奇是旅游者普遍的心理特征。人的注意和兴趣往往是被新异刺激物所吸引,人的情绪和情感也经常被新鲜事物和生动的情景所触动。旅游活动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那是因为旅游可以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使人们获得新的感受。在游览活动中,当游客面对陌生的环境,不同的景致,不同种族的人群、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习俗时,会感到特别的新鲜好奇。他们急于要看一看当地的地形、街道、屋宇、人们的动态和各种奇特现象,以获得初步的印象,进而做出一个大致的主观评价。种种新异的刺激物,诸如陕西的窑洞、东北的土炕、南国的竹楼、东海的渔家,或者挺拔的高山、荡漾的湖面、珍贵的文物、奇异的花卉,甚至佛教徒在寺庙的烧香叩头、山区的尖底背篓等,都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兴趣。哪怕是被一阵阵强烈的芳香刺激时,也会导致他们环顾四周,寻找香源的行动。
由于游客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的不同,其好奇求新的对象与程度也有所差别。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对田野、森林、山区的一切都觉得新鲜;长期生活在内陆的人,对大海、沙漠、边关的一切都感到奇特。
(3)注意力集中
由于感官知觉的积极性与强烈的好奇求新心理的驱使,游客注意力总是高度的集中,而且贯穿在整个游览过程的全部心理活动之中。由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身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无关的动作会暂时停止下来,并表现出一些适应性的动作,如举目凝视、侧耳倾听、眉开眼笑、手舞足蹈,等等。
游客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无意注意。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或客观刺激物的影响,他们常常不需做意志的努力而将注意转向一定的事物。比如,清风徐徐,忽然飘来一阵阵浓郁的花香;夜深人静,蓦地传来寺庙洪亮的钟鸣;万里无云的晴空,一轮红日金光闪耀。这花香、钟鸣和红日,因为它们比所处的特定背景有更高的强度(浓度、响度、亮度),有效地刺激着游客的嗅觉、听觉与视觉,使他们在无意中引起强烈的注意。但随着游客认识过程的深入和发展,必须要有有意注意做保证,这样不仅可自觉地指向自己乐意去做的事情,而且可通过意志的努力,克服游览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4)想象力丰富
由于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游客在到达某地之前,就可能早已唤起了他们对有关某地的想象。在游览中,导游生动而贴切的讲解,使他们的想象更加丰富。
审美对象的变化多样决定了游客当不期而遇地发现了新的审美对象或发现了对象某个侧面的新的审美特性时,常常激发起种种无意想象。作为一种心理范畴,无意想象仅是一种初级形式的简单联想,其中包括接近联想和类比联想。比如,他们由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联想到秦始皇当年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盛况;由巍然屹立的泰山,联想到它有坚强而不可撼动的力量。
游客的无意想象常常可转入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想象,包括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游客再现性想象是面对风光秀丽的自然胜景或优秀感人的艺术作品而展开的。长江三峡神女峰东边有一块小巧的立式岩石,外形轮廓秀美匀称。远远望去,就像亭亭玉立于云雾缭绕的群山之巅的神女,人们由此而想起有关神女的种种动人传说。面临昆明石林被称为“阿诗玛”的石柱,游客不仅会想起阿诗玛美丽的故事,而且随着想象活动的延伸,阿诗玛那楚楚动人、如哀如怨的形象也许将在游客心中显现出来。创造性想象使游客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和经验的局限性,创造出一种从未存在过的崭新的形象。比如,人们熟知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就属于这种情况。当然,并非每一个游客都能产生此种高级形式的想象,想象的形式、范围与程度,总要受到游客本身知识经验等条件的制约。
(5)思维高度活跃
游客思维的高度活跃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它不仅表现在游览活动中,而且表现在游览结束后对此次旅游所做的判断和评价。
游客在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灵活性、逻辑性和敏捷性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审美对象的理解程度。但游客本身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又是其基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伟大诗人杜甫游览泰山的感慨;“一览尽收天下秀,满心归去,胜游他五岳名山”是著名学者钟耘舫爬上峨眉山金顶时的赞叹。这些,都是他们在对审美对象深刻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一番理性的思索,综合概括的结果,游客通过思维的锤炼,比前面所述的感知、想象等所感受到的愉悦,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高级得多。
不同阶段的游览心理[1]
游览心理可分为初始、中间、结束3个阶段。
(1)初始阶段:激动兴奋,先睹为快
一般来说,人们选择到异国他乡旅游,大多是为了摆脱日常紧张的生活、繁琐的事务,成为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人,希望自由自在地享受欢乐的旅游生活。通常情况下,旅游者在到达某地之前,可能已经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他们可能听了到过某地旅游的亲戚、朋友所做的描绘、介绍;可能自己看过有关的导游资料;也可能在报刊上读过某人到某地旅游的游记文章;还可能听前一站的导游做过一些介绍,等等。这一切都可能唤起他们有关某地的想象。当他们亲身到达某地时,便急于亲眼目睹当地的地形、街道楼宇、人们的动态,了解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以便获得一个初步印象。因此,游客初到某个旅游地,往往都会显得比较兴奋激动,并且会对当地的任何事物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看、想问、想知道,一些当地人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在游客眼里可能就是一件新鲜事,他们对此有强烈的追求新奇、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例如,旅游者初到北京,都希望能尽快看到繁华的西单、王府井大街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欣赏天安门广场的壮丽景色,以及市内的各种建筑物。他们希望通过亲眼目睹,在脑海里描绘一幅形象的自己所认识的北京风貌图。
(2)中间阶段:放松随便,显露个性
在一系列的旅游活动过程中,随着游客与导游以及游客之间相互接触的增多,相互之间也越来越熟悉,一般的旅游者都会感到轻松愉快。同时游客在旅游初期阶段由于环境、周围的人和事的陌生等原因而出现的求安全心理和戒备心理也得以逐渐消除,游客感觉到的是轻松、愉快,开始出现一种平缓、悠闲、放松的心态。因此,游客的性格开始逐渐暴露,如自行其是、个性解放,没有时间概念,集体意识差,在一系列的参观游览活动中自由散漫,还会出现一些反常言行及放肆、傲慢、无理行为。在这一阶段,由于游客之间彼此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团队内部成员间的矛盾也会日益显现。
与此同时,大多数游客在这一阶段还会出现一种求全心理,对自己所参加的旅游活动要求过于理想化。认为自己既然是花钱外出,那么旅游活动中的一切都应是理想而美好的,从而产生生活和心理上的过高要求,对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横加挑剔和指责,一旦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反应,甚至是过激的言行。此外,游客在这一阶段提出的问题范围更广泛也更深刻,甚至还会有一些不友好以及带有挑衅性质的问题。
(3)结束阶段:多样化
一般来说,在旅游活动的后期阶段,游客的心理是较为复杂的,情绪波动很大,可以说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满足了自己的旅游目的,增长了见识,放松了心情。另外,旅游活动结束后,马上就可以返回自己的家乡,见到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和他们分享自己此次旅游的经历见闻。但是在这一阶段游客也会出现紧张和忙乱心理,比如,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还有部分纪念品没有买,还有朋友没有相会,担心行李超重,等等。此外有些游客还觉得意犹未尽,对尚未结束的游览恋恋不舍,甚至对当地产生依恋之情。所以,在旅游活动的后期阶段,导游应留出相对来说较为充分的时问让游客来处理自己的各种事务,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尽力解决游客在这一阶段的困难,满足其要求。
以上提到的旅游活动各阶段的旅游者心态具有普遍性。但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目的的旅游者具有不同的生活情趣,他们在旅游活动各阶段的心理特征不尽相同;而且,随着旅游环境的变化,游客的情绪也在波动。
不同旅游者的游览心理[1]
(1)不同旅游目的旅游者
根据旅游目的的不同,可将旅游者分为观光型旅游者、度假型旅游者、探险型旅游者、商务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及宗教型旅游者。不同旅游目的的旅游者,其游览心理也各异。
是一种离开居住地,追求生活体验的休闲活动,其核心行为就是2个字——审美,旅游资源的价值就取决于其审美价值,这种审美价值必须具有普遍性。此种旅游者的主要目的是游览、度假、娱乐,他们在这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当中基本上处于超然和客观的地位。他们要求旅游景观充分展现其独特的风貌,突出特色、个性,使自己在游乐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增知益智,获得美的享受。
是一种在常住地以外追求健康的休闲活动,其最大特点是旅游目的的不明确性和旅游行为的随机性。度假型旅游者为了达到其休闲、娱乐的目的,对风景区的要求多体现在“度假”二字上。他们对景区的食宿条件、服务水平、娱乐设施和娱乐项目这些软硬件要求都很高。
- 探险型旅游
是旅游者在遥远的野外地区进行的不寻常的、奇异的户外休闲活动,他们往往采取的是不同寻常的旅游交通方式。探险型旅游者是为了能在各种活动投入中得到丰富、深刻的心灵体验,满足他们潜在的心理需要。导致探险旅游动机的主要心理需要有体验和认知的需要,即旅游者希望在探险旅游过程中得到神秘感、新奇感、不确定性(冒险)和异域生活等体验;而认知的需要首先表现为较低层次的“好奇心”,即对特殊吸引物的好奇,其次表现为较高层次的求知欲,即对学习与探险旅游有关的特殊技巧和技能的兴趣和渴望,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 商务型旅游
主要是指公务旅游,以参加各种商品交易会、看样订货、业务洽谈会、学术交流会等为目的出行活动。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与同行洽谈、交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商业技术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公务旅游项目也越来越多。
- 购物型旅游
这种类型的旅游者是为购物或美食而出,倾向于选择文化性较强、比较古典或有历史的节庆活动的地方作为目的地。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数是女性,男性相对较少,并且传播性极广,主要是满足他们对一些特殊物品购买及收藏的心理需要。
- 宗教型旅游
这种类型的旅游者的目的地是大型的宗教朝拜圣地,他们的旅游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宗教信仰的需求。
(2)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阶层的旅游者
在人类历史的不断进化和发展过程中,由于长期以来不同的社会分工,男性和女性在其生活空间、与社会的联系与交往以及所受的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其各自的消费心理普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 不同性别的旅游者
一般来说,男性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较为独立,遇到问题喜欢独立思考,并且能从实际出发,不会带有很强的个人情绪,同时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是,男性游客往往考虑问题不够周全,较为粗枝大叶,在一些旅游活动中爱出风头,喜欢表现自己。在旅游活动的选择上,男性游客更偏向于一些带有一定的冒险性的,需要消耗较大体力的项目。此外,那些具有较强知识性的旅游项目也更容易受到他们的青睐。
相对于男性游客而言,女性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表现为依赖性较强,并且感情丰富易受感染。在旅游消费中,女性游客极易因为旅游产品的特色、品位和环境气氛产生消费欲望;在参观游览过程中,她们也会因为导游富有表现力的讲解而情绪起伏。由于心细,女性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更善于观察,考虑问题也更全面周到,处事也更严密。此外,女性游客和男性游客在体力和意志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女性游客更喜欢参加一些休闲度假或是购物休闲,具有较强观赏性的旅游活动。
- 不同年龄的旅游者
人的个性是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所以,青年人和老年人的个性有很大的不同。青年人活泼好动,对社会上新鲜、时兴、冒险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对当地的青年、学生的学习、就业、恋爱婚姻最感兴趣。他们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爱玩也爱学,对所要到达的旅游景区往往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渴望和向往心理,他们追求那些闻所未闻的引人人胜的景色。由此导致他们在游览中想象力丰富,想先睹为快,先玩为快。尽情地观赏和游览、多一点自由活动的时间、多拍一些照片留念,已经成为年轻人旅游团最大的需求。老年人沉着老练,由于体力的关系,在活动量上比青年人要求低些,他们的性格特征和爱好也是比较鲜明的。老年人常有思故怀旧,希望得到尊重的情感,对会见老相识、老朋友,对观看名胜古迹、古董文物有着特殊的兴趣。他们对异国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尤为关心。鉴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补养和爱惜十分珍重,具体表现在购物方面与一般人不同,他们多注意购买补养身体的名贵药材。
- 不同阶层的旅游者
根据中国社科院于2001年12月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报告》,依据各个社会阶层对组织资源(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即对这3种资源的拥有量和所拥有资源的重要程度,当代中国社会可以划分为10个社会阶层,即国家和社会管理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业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阶层。他们分属5种社会地位等级: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同一社会阶层的人在价值观、行为准则、消费观念、需求动机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因此,他们的游览心理也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社会阶层中的中下层和底层人员几乎用收入的绝大部分或全部来维持基本生活,偶尔出游,希望光顾本城市内的廉价或免费项目,立即获得满足感。社会阶层中的中中层人员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收入略有节余,希望到本城市内或附近的旅游目的地游览。社会阶层中的中上层人员由于经济不再拮据,他们根据自己的心理倾向选择目的地,爱冒险,看重旅游经历。社会阶层中的上层人员已经完全具备良好的生活条件,因此,追求个性化旅游已经成为他们旅游的主旋律。
(3)不同地域的旅游者
- 中国旅游者
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塑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旅游观。这种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交融,旅游者乐于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近年来不断升温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参与,致使许多旅游产品都强调自己的绿色属性、生态属性,正是迎合了当今旅游者的普遍心理。其次,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使家庭旅游较为流行,产生了中国人偏爱举家出游的现象。此外,中国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家,长期的小农经济形态,导致了中国人求稳怕变,缺乏冒险精神,身处异乡更是谨小慎微,生怕有意外发生。这种对安全的过分关注,是阻止人们出游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求安全的心理显得非常突出。此外,中国人一般比较爱面子,具有明显的社会取向或他人取向,重视他人对自己行为的看法。在旅游活动方面,重视身边其他人的看法,力图和自己身份、地位一样的人选择相同的旅游产品与服务。这种心态,有时候会造成旅游者“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不良行为。
- 西方旅游者
在西方,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人们已经把旅游纳入了生活方式,如果有钱有时间不出去旅游,反而会让人觉得很奇怪。其次,西方人把旅游当作健康投资。由于日常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很大,造成很多人的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由于外出旅游可以消除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疲劳,所以,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忙碌的人们,就充分利用旅游的时间,放松身体和精神。此外,西方人还把旅游视作时尚,旅游成为西方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其气质、性格、品位、身份认同。
- 发达地区的旅游者
在发达的欧洲地区,由于旅游项目多样,风光古迹兼备,又有世界上最出色的导游,所以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人们外出旅游,要求参观游览的项目高贵优雅。比如,法国人特别喜欢中国的博物馆,见了古色古香的青铜器总是细细观赏;英国人一见中国的古迹,就流连忘返,他们从中国兵马俑、长城、故宫会联想到大英帝国昔日的辉煌;德国人对中国文化非常崇拜,有些人甚至能仿照中国古人的样子吟诵唐诗、宋词、屈原、孔子……意大利人觉得苏州比威尼斯更像水城;荷兰人见了上海,就觉得可同阿姆斯特丹媲美……他们都是“雅皮士”式的游客,怀着“比较文化”的心理,来了解中国。
兴旺的美洲地区的游客大多数好问、坦荡、好奇,好问是美国人天生的习性,也是他们获得知识、增长能力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