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联想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接近联想(association by contiguity)
目录[隐藏] |
接近联想,指的是当一个人同时或者先后经历两件事情(某种刺激或者感觉),所经历的这两件事情会在人的思想里互相联系,互相结合。往后,当想起其中一件事情的时候,另一件事情自然会浮现在脑海中。在美学上,指两个事物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经验上相接近,由一个事物的知觉和回忆,会引起对另一个事物的联想,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接近联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最早由亚里士多德提出。在这一概念中,contiguity指的是在时间或者空间上的接近,临近。这一概念在心理学的历史上曾今被经验主义论者所接受、提倡。经验主义论者主张:理论上,即使是他们自己对于哲学的最复杂的沉思默想最终也可以归结为一些列基本概念、想法的组合。而这些基本概念和想法源自于他们各自经历的联系、结合。
正如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指出:“正如化学中化合物是由一些基本元素构成的一样,我们可以把这种对于人类精神的分析比作精神化学,复杂的概念和思想都是许许多多基本思想的结合。”
复杂的概念:对于经验主义论者来说,即使是一个“苹果”也是一种复杂的想法、概念。这一“苹果”的概念包含了一系列最基本的感觉 ——形状,颜色,口味。 而这些最基本的感觉,则是由人对于这个苹果的经历在脑中结合形成的。
假设一个孩子第一次吃苹果的时候,并不知道这种水果称之为“苹果”。在吃这种水果的时候,各种特征和感受会在孩子的脑中留下印象,比如这种水果的形状,味道,颜色等等。与此同时,孩子在吃这种水果的时候听到周围人称呼这一种水果为“苹果”。因此苹果这一名字和其特征,感受就会立刻在孩子的脑中联系起来,这一联系结合的结果最终在孩子脑中留下了“苹果”这一复杂的概念。以后当这个孩子听到苹果这一名词的时候,脑中便会想起苹果的颜色,味道,形状。又或者,当孩子看到一个苹果的时候,他脑中会立刻想到苹果这个名词,以及所有和苹果相关的各种经历感受。
再如:汉语中有一“望梅止渴”,其本意涉及的也就是这个心理现象,即看到梅子的时候,脑中所有和梅子相关的感受会被调动起来,想到梅子的酸甜味道,自然会促使唾液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