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想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有意想象[1]
有意想象是指有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且自觉产生的想象。例如,语文教师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想象出新形象,作家头脑中构思的新形象等就属于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的形式[1]
在有意想象中,由于想象的新颖程度、创造水平和形成方式不同,又可分成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等几种形式。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词、符号或图样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历史课本,可以在头脑中再现几百年前发生的事情;建筑工人可以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再造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水平较低的有意想象。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有意想象最高水平的表现。
创造想象有开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作家笔下的典型艺术形象虽然源于现实,但却高于现实;发明家的新机器图样虽然是综合了许多机器的特点,但却是开创性的。创造想象是各种创造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创造想象要比再造想象更为复杂和困难。
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一定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而是带有向往的性质,幻想的形象是人们希望寄托的东西。
根据幻想能否实现,又可分为理想和空想。如果幻想比较接近实际,符合客观规律,并且实现的可能性较大,就是理想。如果幻想不切合实际,不符合客观规律,并且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或几乎不可能,就是空想。
有意想象形成的条件[2]
(一)再造想象形成的条件
1.要能够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因为再造想象是由一定的语言和实物的标志所引起的。所以如果对词和实物的标志不理解。则无法进行再造想象。
2.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表象是再造想象的基本材料。一个人的表象储备越多。他所形成的再造想象的内容就越丰富。当然。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原有表象的数量。而且也依赖于现有表象的数量。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直观材料越丰富。再造出来的想象内容就越正确。
(二)创造想象产生和发展依赖的条件
1.社会要求和个人的创造愿望
在实践活动中。现实生活不断向人们提出创造新事物的要求。当这种要求与个人的创造愿望相结合时。就产生了创造新事物的具体动因。并在其推动下实施创造想象的活动。
2.知识经验和表象储备
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积累和储备。是创造想象的基础;创造想象是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若没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有关的新形象是创造不出来的。
3.原型启发
所谓启发。就是从其他事物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就叫原型。原型启发。是指人们在创造发明开始前。总是受到一种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联想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出新事物来。例如。鲁班被丝茅草割破手。受此启发而发明了锯。
4.积极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与创造想象密切联系着的。它是各种创造活动的前提。任何新形象的创造。都是十分复杂的积极思维活动的结果。创造想象也有赖于人的思维活动。有赖于人脑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的严格的构思过程。它是在思维活动的调节下进行的。一切创造想象的形象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
5.灵感的作用
灵感也叫“顿悟”。是在注意力完全集中。意识极度敏锐的情况下。长期思考着的问题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忽然得解的心理过程。例如。某人长时间考虑某一问题。冥思苦想。不得其解。忽然有一天。一句话.一篇文章或一个情景。使他受到启发。豁然开朗。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灵感并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长期勤奋努力的结果。在经过长期紧张的思维之后。暂时放松。如聊天.散步.歌唱.睡眠。在这些运动中有时会出现“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种思维现象的出现。就是人们所谓的“灵感”。
它们最重要的区别是体现在记忆和印象的差别。也就是说有意想象会形成记忆,记忆的认同会有着相应的形式探讨规律的,如果不强化某方面的记忆,则会造成遗忘的现象。而无意想象会引发印象的形成,如果在某个阶段过程中印象非常的深刻,则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内会显现出来。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这就会形成传说中的第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