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新新经济地理学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新新经济地理学(New New Economic Geography)

目录

什么是新新经济地理学

  新新经济地理学是指融合了异质性企业理论的新经济地理学。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对于存在生产率差异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贸易模式及投资行为方面的研究,不仅为理解不同特征企业的投资和贸易模式提供了合意的解释,推动了新国际贸易理论向以企业异质性为基本特的“新”新贸易理论(New New Trade Theory)转变;还揭示了由企业异质性所带来的选择效应和分类效应。这为为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新经济地理学融入Melitz的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后便产生了“新”新经济地理学。

新新经济地理学的产生背景[1]

  近年来,从企业异质性视角解析国际贸易的最新理论研究,对以往的产业贸易理论提出了质疑,即在同一产业部门内一些企业不能,而有些企业则能够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得以生存。由此导致产业内市场份额与生产资源的重新配置强度,要远超过因比较优势格局变化导致的产业间市场与资源的再配置水平。因为资源或要素主要是通过企业来实现有效配置的,任何假设条件都应反映企业的实际特征,才能使得理论研究更加符合实际经济运行机制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不能完全解释空间经济的异质性,亟需新的理论框架来进一步解析集聚经济的微观机理。

  企业为了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具有驾驭复杂市场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企业不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选择最优区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但是,企业在选择最佳区位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例如,一些区域内的企业,会努力抵御来自其他国家或区域同类企业的激烈竞争;跨区域企业的组织结构还要受到不同区域的人力资本状况和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市场摩擦及其技能不匹配,不仅妨碍跨区域企业对本地化人才的有效管理,还会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制约企业的人力资本需求(Helpman,2010;Venable,2010)。这说明,只有较具竞争力的异质性企业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得以生存与发展。

新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新”新经济地理学以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为假设条件,但更重视居民和企业的个体异质性所导致的一般性空间行为。在垄断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无论是否与其他企业有着相互作用)在选择区位时都要考虑成本和市场因素。较低的生产成本与较高的效率是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前提,规模经济性使得企业倾向于布局在接近消费市场的区域,同时,还要顾及其他企业的竞争因素。企业之间在成本和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异质性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状况,企业的成本、效率差异成为企业选择区位以及集聚经济异质性空间分布的重要微观因素。目前,“新”新经济地理学以企业异质性集聚经济关系为切人点;从企业成本、效率差异视角,分析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机制以及集聚经济的微观机理,并在此基础上,Ottaviano( 2011)提出了两企业两区位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目前,这些开拓性研究在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相关领域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异质性分析[1]

企业成本差异与集聚经济的空间异质性

  (一)企业生产成本差异与空间竞争策略

  在垄断竞争模型框架下,在规模较大的市场区采取降低价格加成的策略,有助于增强企业的价格竞争力,但是,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要受到其成本水平的制约(Ottavian0 8L Thisse,2004)。一般来说,在竞争激烈、市场空间较大的区域,企业的价格加成要低于其在市场规模较小且竞争不太激烈区域的相应水平,以提高其价格竞争力;同时,企业还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规模经济性,以弥补低水平价格加成造成的利润损失。在竞争程度较低、市场空间较小的区域,高成本垄断企业可以在不减少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保持相当的价格加成水平,以维持一定的利润空间。这是在市场规模和竞争水平不同的区域内存在成本差异的企业之竞争策略(Syverson,2007)。

  内生比较劣势决定了高成本企业会规避低成本企业的竞争(Helpman etal,2004),高成本企业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核心区长期生存下来,多数高成本企业会选择离开高集聚、高竞争性区域,迁移至低度竞争的边缘区,依靠贸易障碍(如运输成本和本地市场认可度等因素)来维持企业的本地市场份额(As-plund&Nocke, 2006; Foster et al, 2008)。于是,就出现了低成本企业集聚在市场空间较大的核心区,高成本企业则集聚在市场规模较小的边缘区的现象(Duranton&Overman,2005)。可见,企业的成本差异是影响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

  (二)贸易成本降低与集聚经济的“成本混合化”特征

  存在成本差异的异质性企业分别布局在空间上相互分割的市场,并因此形成了区域生产成本和市场规模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但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交通技术进步致使单位产品的贸易成本降低,提高了高集聚核心区内低成本企业的产品在远距离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可以将其产品销售到其他更远的市场区,以扩大市场空间。因此,保护边缘区高成本企业免受核心区低成本企业竞争的区位因素在逐渐减少。

  此时,高成本企业密集的边缘区内企业就面临艰难选择:(1)要么采取技术改造等措施,降低企业成本,积极参与竞争;(2)要么退出市场,或者被低成本企业兼并;(3)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将企业产品定位于特殊市场,与低成本企业分享规模更大的消费群体(Okubo,Picard&Thisse,2008)。

  由此产生了看似矛盾的现象:企业成本差异既是导致企业空间扩散的动力之一,也可能导致空间集聚企业的“成本混合化”现象。一方面,企业的低成本特征增强了企业向市场空间较大的核心区集聚的动力,因为核心区的市场规模足以容纳更多的企业;另一方面,当本地市场内低成本企业数量不大时,那些竞争力较差的高成本企业既可以为了生存而扩散至竞争水平较低的边缘区,也可以依据本地外部性本地市场效应,选择继续留在核心区,但是,该策略能否成功取决于一个条件:本地市场空间足够大,并且本地外部性能够使得高成本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战略产业关联知识溢出效应等因素得以生存和发展(Krugman,1991;Glaeser etal,1992;Black&Henderson,1999b)。

  因此,决定不同成本水平的异质性企业能否共同集聚在同一区域,还要取决于本地集聚经济的内在关系和特征。如果不同成本水平的企业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并且通过本地外部性本地市场效应能够维持稳定的本地集聚网络架构,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成本混合型企业集群”。否则,高成本企业就不得不退出本地市场,或转移至其他区域。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集聚经济体的成本结构特征趋于复杂化。

企业效率差异与集聚经济的空间异质性

  (一)效率差异与企业空间布局倾向

  大多数新经济地理模型认为,空间集聚的动力来自于本地关联效应、规模经济和外部性等因素,而扩散的动力来自于本地拥挤效应,当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均衡状态时,就会产生集聚经济在不同地域空间上的异质性分布现象。但是,这类同质化、泛泛的分析框架忽视了“企业区位的重新配置并不是一个随机过程”的空间布局特征,高估了集聚经济性在企业区位选择中的重要程度,因为迁移至高集聚性区域的企业劳动生产率一般都高于平均水平,企业的“区位选择效应”决定了企业不仅要考虑集聚经济性,更要顾及企业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市场份额和竞争状况等因素。

  高效率异质性企业主要有六个特征:规模更大、具有更复杂的产权结构、更富有创新能力、技术更密集、能更好地获得市场融资以及更有能力承受交易成本(Bernard et al,2007a)。总之,高效率企业比低效率企业更具有集聚倾向,因为高效率企业的边际成本较低,可依其规模经济性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更能承受本地化竞争,并能通过较强的前、后向关联效应和“学习”效应吸引其他企业集聚于本地区域。而低效率企业却因为本地拥挤效应,有可能扩散至发展水平较低的边缘区。不仅如此,高效率企业布局在接近市场区的高集聚经济区,可以从事特定领域的专门化生产,从而能够获取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Lafourcade&Mion,2003; Alsleben.20,05)。因此,高效率企业既是空间集聚的重要主体,也是集聚经济的动力之一。

  (二)企业效率差异与空间集聚结构

  如前所述,当企业重新选择区位时,或从一个市场规模小的区位迁至市场空间较大的区位时,必然要考虑其效率水平,往往是效率高的企业趋于布局在市场空间较大的发达区域,低效率企业为避免过度竞争,不得不选择劳动力成本较低、竞争不太激烈、具有比较优势的边缘区。因此,具有竞争优势的区域专门化分工部门内的高效率企业比重往往要高于其他产业部门(Bernard et al,2007)。

  同时,良好的发展空间、较多的就业机会以及较高的工资待遇,会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异质性企业家或人力资本集聚于经济发达、市场规模较大的核心区(如大城市)及其高效率企业;与企业发展需求匹配度较高的大量高素质异质性人力资本又会促进企业效率的提升,从而形成异质性企业的良性循环。因此,类似于异质性企业的集聚模式,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核心一边缘分布结构,无疑强化了集聚经济的空间异质性(Combes et al,2004;Venable,2011)。要素从专注于区内市场的低效率企业向兼顾区内外两个市场的高效率企业的流动,不仅加剧了企业间劳动生产率水平上的分化,也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使整个经济得以受益(Eckel&Neary,2010)。

  当然,为了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目标,解决“区域膨胀”引发的各种问题,政府也会运用区位补贴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从高集聚的核心区转移至集聚程度低、本地市场空间狭小、具有比较优势的边缘区。一般来说,由于低效率企业迁移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迁移出核心区的企业多为低效率企业。因此,竞争和区位补贴政策会导致高效率企业集聚在核心区,低效率企业集聚在边缘区,这反而可能加剧空间经济的不均衡状况(Baldwin&Okubo,2006),不能完全实现区位补贴政策的目标。

两企业两区位新新经济地理模型[1]

  为突出异质性企业的区位选择机制及其对集聚经济的微观作用机理,Ottaviano (2011)首先分析了同质性两企业两区位空间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企业异质性因素,建立了两企业两区位空间选择模型,从而初步勾勒出“新”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基本框架。

同质性两企业两区位空间选择模型

  当有其他竞争者时,相比单企业而言,企业的区位选择过程会更复杂,因为各竞争者均会在减少竞争压力的同时采取增强市场控制力的区位选择行为。为解释这一现象,模型假定仅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企业1和企业2,两个企业都能提供功能相似的差异化产品;假设有两个区位H和F,H区的生产成本较低,并拥有更大的本地市场空间。考虑模型分析的简单化,设定每个企业只有一个工厂,船运是两个区位间的唯一运输方式贸易障碍。昂贵的船运,即空间距离成本,是影响垄断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之一。贸易成本仅包括两个区位间的运输成本,两个企业都会依据运输成本和市场份额因素来选择最有利的区位。

  如果两个区位H和F的市场规模生产成本相同,那么,两个同质性企业共同布局在同一区位H,要比分别布局在H和F两个区位的竞争更激烈,其中一个企业就会选择到另一区位F设立工厂,以避免过度竞争。更有甚者,分散布局在两个区位的企业,其产品替代性越高,阻碍企业在另外一个区位销售其产品的贸易障碍就越大。此时,竞争(尤其是在面临高运输成本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的条件下)是促进经济活动空间扩散的重要因素( Green-hut, 1964)。

  只有当两个区位的市场规模发生变化(如H区的市场需求增加,F区的市场规模萎缩),特别是当H区域的市场空间增大到能够同时容纳两个企业集中布局的规模,并且存在区域生产成本差异(H区域生产成本低,F区域生产成本高)时,尽管存在竞争,两个寡头垄断企业仍然会倾向于共同布局在较具市场规模和成本优势的H区域。这说明,区位间市场规模的变化水平和生产成本上的差异程度也是决定企业迁移的重要因素( Starrett,1978)。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内生成本因素会强化区域之间的外生成本差异(Bernard et a1.,2007b)。随着本地市场规模增加产生的集聚经济效应越来越大,内生地决定了H和F区域间市场规模和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受自我集聚效应(或累积因果效应)的驱动,就会产生空间不对称现象:企业和劳动者集聚到市场空间大、生产成本低的区域H,从而加剧了经济活动的空间异质性。

异质性两企业两区位空间选择模型

  在理性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两个企业通过博弈有可能产生两种空间布局结果:(1)当两个企业效率相同或极为接近时,两个企业可能会同时布局在运输成本低、市场空间大的H区;(2)当两个企业存在明显的效率差异时,具有成本优势的高效率企业1布局在优势区位H,而不具备成本优势的低效率企业2为避免过度竞争,只能布局在相对劣势的F区。

  因此,当考虑企业内生效率差异与区域外生成本差异的相互关系时,效率较低的企业2为避免在优势区位H与高效率企业1之间的激烈竞争,会选择在区位F布局。这时,企业异质性成为促进企业空间扩散的重要动力(Baldwin 8L Okubo,2006),当贸易成本和企业间的产品替代性均较大时,低效率企业2的竞争劣势就更加明显,从而企业的空间分布结构会依其效率差异而呈现出一定的排列规律(Venable,2011),即“高效率企业一相对优势区位、低效率企业一相对劣势区位”模式。

  重视企业效率差异在空间区位选择方面的重要性,就必须强调企业异质性的技术因素(广义的技术水平是决定企业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因为当企业间各种产品的替代弹性能够反映产品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产品差异化)时,企业间的效率差异就揭示了产品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即相互竞争企业的产品质量差异,在距离成本导致空间完全竞争失灵的条件下,是产生企业空间异质性分布,从而形成空间不完全竞争均衡的重要原因。

  上述分析表明,产品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促进了企业的空间集中,而其垂直方向上的差异则起到相反的作用,即具有促使企业趋于扩散的作用。因此,企业之间效率差异和产品替代弹性是决定集聚经济之宏观异质性的重要微观因素(Ottaviano,2011)。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李福柱.“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6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Li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新新经济地理学"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