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资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应急物资(Emergency Material)
目录 |
应急物资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所必需的保障性物质。
应急物资是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类物资的总称。除了少数专用应急物资外,大多数应急物资都是日常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资,例如,救灾用的帐篷、衣被、食品、饮用水、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但由于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时,对相关物资的需求急迫、需求量大、性能要求高等,因此需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调用制度,保障应急物资的及时可靠供应。
应急物资的种类很多,为了便于应急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根据不同的目的存在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根据应急物资的主要用途和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国家战略物资、生活必需品、救灾物资、专用应急物资与装备等几大类。
1.国家战略物资。是指与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有重大关系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和武器装备,包括重要原材料、燃料、设备、粮食、军械物资等,由国家专门部门负责管理。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定位是“服务国防建设、应对突发事件、参与宏观调控、维护国家安全”,因此在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时,也可根据需要请求调用国家战略物资储备。
2.生活必需品。是维持人的生命和保障人的基本生理需求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包括粮油、蔬菜、肉类、蛋品、奶制品、食糖、食盐、饮用水和卫生清洁用品等,一般都是通过商品市场供应,但政府通过监测、调节等手段保障其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3.救灾物资。是指用于救助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资,主要包括帐篷、棉被、棉衣裤、睡袋、应急包、折叠床、移动厕所、救生衣、净水机、手电筒、蜡烛、方便食品、矿泉水、药品等。一般要求在灾害发生24小时内提供基本救助,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洁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因此各级政府都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储备库。
4.专用应急物资与装备。是指由各级相关部门和机构根据各自职能储备的专用应急物资和装备,主要包括地震、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火灾、矿山事故、危化品事故、溢油事故、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与处置用物资与装备。这类物资与装备的专业性很强,一般都是由专业部门储备与管理。
对于专用应急物资与装备,按照其主要功能又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生命救援与生活救助类,主要涵盖突发事件处置中各类人员安全、搜救、救助、医疗等有关的物资;二是工程抢险与专业处置类,主要涵盖突发事件处置中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恢复,以及污染清理、防汛抗旱和其他专业处置所需的各类物资;三是现场管理与保障类,主要涵盖突发事件发生后为维持应急处置现场正常运行所需的物资。在每一大类之下,又可以进一步根据完成功能的应急任务或作业方式等细分为不同的中类和小类,以方便应急物资与装备的生产、储备、选择和使用。
应急物资储备主要包括实物储备、商业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合同储备等不同形式。
1.实物储备。是指以实物形式储存在仓库中,当突发事件发生后随时可调用的物资储备,实物储备是突发事件尤其是大规模突发事件初期应对的主要物资来源,实物储备对于拯救生命、控制灾情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过多依靠实物储备,则有可能会造成大量资产的长期闲置甚至浪费。
2.商业储备。是指负责相关物资生产、流通的企业,保持一定数量的物资库存,平时用于商业周转,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供紧急调用。对于政府委托企业代储的商品,事先与企业签订代储协议,明确必须保留的最小库存并适当给予补贴。商业储备也是实物储备,但可以避免物资的长期闲置和过期报废。
3.生产能力储备。是指政府委托某些物资的生产企业,储备一定的富余生产能力,以便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生产、转产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主要适用于不易长期储存,生产周期较短,或者储存需要占用较多空间的物资。这种储备对大规模突发事件的长期救灾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生产能力储备企业,政府相关部门一般事先签订储备协议并适当给予补贴。
4.合同(协议)储备。是指政府相关部门与应急资源所有者签订合同,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按照合同约定,能够优先租用、调用相关物资和装备。商业储备、生产能力储备一般也可以看作是合同(协议)储备。此外,一些工程机械、运输车辆等,如建筑企业的铲车、挖掘机、大货车等,也可采取事先签订租用合同(协议)的方式进行储备。相邻地区的政府或者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减少储备成本,也可以签订资源共享协议,实现紧急情况下应急物资的相互调用。
采购入库:应急物资和设备由药械科采购,都必须一一填写入库清单,经验收后统一入库保管。应急物品管理要建立专帐,由专人管理。
储备管理:1、经检验合格的应急物资,必须实行分区、分类存放和定位管理。根据库房条件以及物资的不同属性,将储存物资逐一分类,根据其保管要求,仓储设施条件及仓库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存放区。为方便抢修物资存放,减少人为差错,对应急物资进行编号定位,结合物资存放保管目录,把库房、货架、层次、货位四者统一编号,并附上标签,做到见单就知货物存放地点,提高工作办事效率。
2、应急物资应妥善保管,以保护物资的质量。储备物资应防止受到雨、雪、雾的侵蚀和日光曝晒。
3、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防止应急物资被盗用、挪用、流失和失效,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检查人员每月要定期检查一次应急物资和工具的情况,发现缺少和不能使用的要及时提出和督促,确保正常使用,检查人员每次检查时要进行详细记录,留存备查。4.应急物资的调拨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使用。应急物资调用根据“先近后远,满足急需,先主后次”的原则进行。建立与其他地区、其他部门物资调剂供应的渠道,以备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
从应急物资需求的突发性和时效性出发,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必须迅速调用所需的应急物资,才能保障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因此,应急物资应该就近、足量储备和调用。但由于重特大突发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应急物资储备的高成本,仅靠地方政府的能力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往往难以完全满足应急物资的峰值需求,因而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合理分担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责任。与此同时,需要加强应急物资的综合管理与协调,实现各级各类应急物资的信息共享、快速调用与协同保障。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指挥部或应急物资保障组将根据突发事件的灾情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损失程度等,对受灾区域所需应急物资进行调查了解和评估分析,同时通过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系统查询所需应急物资的品种、规格、储备量和分布情况,制定应急物资调配工作方案。随后通过储备调运、紧急采购、紧急征用或社会捐助等筹措应急物资,组织应急物资紧急配送与分发,直至应急物资被使用或消耗,其效用和价值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