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天生国际化企业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天生国际化企业(Born Global Firms)

目录

什么是天生国际化企业

  1994年Oviatt&McDougall在理论界第一次明确定义了一种快速进行国际化发展的新型企业,即“从企业成立就通过利用多个国家的资源、向多个国家销售产品并积极寻求明显竞争优势的企业组织”。Knight&Cavusgil则称之为“天生国际化企业”(Born Globals),并指出这类企业为“小型的,通常是技术导向的,从成立之初就进行国际经营的企业”。之后,Knight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具体界定为“一个从成立之初就从国际市场的销售中寻求相当部分的收入的企业”。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历史来源[1]

  在天生国际化企业出现之前,学术界一直推崇的是欧洲的乌普萨拉模式,它被认为是传统阶段国际化模式的代表。它是由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的学者Johanson和Vahlne在1977年研究瑞典制造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时提出的,认为当企业在国内市场取得稳固的基础之后才开始考虑进行国际化(出口)尝试。乌普萨拉模式又被称为阶段国际化模式理论、国际化过程理论(Johanson & Vah1ne 1977, 1990; Johansen &Wiedersheim-Paul 1975)JohansonandVahlne(1990)从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与目标市场选择两个角度解释了乌普萨拉模式,这提供了对乌普萨拉模式的更好的理解。从进入模式上讲,乌普萨拉模式认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随着对国际市场介入程度(involvement)(包括涉入的海外市场数量以及资源投入程度)的增加分为不同阶段。他们依据涉入程度的不同把企业国际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非经常性的零星出口阶段,其次是通过中间商的出口阶段,再次是在海外设立销售公司阶段,最后是在海外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阶段。美国密歇根大学的Cavusgil(1980)根据企业海外经营的经验积累过程把企业经营国际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国内营销阶段,企业主要从事国内生产和销售;前出口阶段,企业开始对国际市场感兴趣,有意识地收集信息并对国际市场进行调查,出现不规则的出口活动;实验性参与阶段,即企业主要从事间接出口,开始小规模的国际营销活动;积极投入阶段,即企业以直接出口方式向其他国家出口产品;国际战略阶段,企业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规划。BilkeyandTesar(1977)根据管理层对出口的兴趣与投入程度将出口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管理者对出口兴趣不大、未形成有序的出口步骤;管理层形成初步的出口阶段规划但还未着手进行可行性具体操作;管理层积极开始可行性分析与操作;管理层试验性地向心理距离较近的国家出口;管理层在对该国家有了一些出口经验后开始对关税、外汇汇率等方面进行最优化调整;管理层开始向其它国家(心理距离更远)出口。

  从目标市场选择角度来理解,乌普萨拉模式认为企业国际化过程是分步骤地进行市场拓张,首先选择与自己国家心理距离较近的市场(心理距离是指海外市场所在国家或地区与本国在经济制度、语言、文化、行业发展、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差异程度),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积累的国际经验增多和对国外市场知识的增加,企业开始尝试向与本国心理距离较远的市场发展并且对海外市场的资源投入也逐渐增多,对国外市场的资源投入也态度谨慎。

  阶段国际化模式认为之所以要分阶段的逐步国际化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管理者的风险规避、市场不确定性,二是缺少国外市场知识经验。许多实证研究也支持乌普萨拉模(Johanson and Vahlne, 1990)。研究表明这种阶段式国际化发展模式既适用于中小企业,也适用于大企业。

  在70年代和80年代,阶段国际化模式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当时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随着新兴海外市场的发展和市场的国际化,国际化企业不断增多,Reid(1983),Turnbull(1987),Andersen(1993)等众多学者开始质疑传统的国际化模式,他们的疑点在于,试图仅用这一种理论解释林林总总的国际化企业是否太过于绝对化了(Fina and Rugman1996),将阶段国际化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更关键的是,在实践中,Hedlund and Kverneland(1985)、Ganitsky (1989)等许多学者发现,很多企业开始偏离阶段国际化模式的路径,跳跃过许多国际化的常规阶段(Oviattand McDougall1994),所以阶段国际化模式试图把一一个极其复杂的国际化过程过于简单化(Dicht et al. 1984),试图概括所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路线,并且还忽略了收购(Forsgren,1990)等因素的影响。因为,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水平国际化所需的资源与能力而直接进行更快速的发展,不必机械仿照阶段国际化模式。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研究资料显示在中小出口企业中出现一种重要的国际营销现象和新型的国际化模式。许多中小企业在成立之初就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开拓外市场以便寻求和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它们在成立之初就瞄准国际市场主动采取措施实现海外市场销售占其全部销售收入相当大比重。这类企业被称为天生国际化企业(BornGlobals,注:王慧敏等在翻译全球营销一书时采用天生跨国企业的译法;由于跨国企业往往指的是大企业,故我们认为把其翻译为天生国际化企业更为合适),这种新型国际;化模式也被称为天生国际化模式(Knight and Cavusgil, 1996)。 这种现象首先在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出现,现在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出现,并开始被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研究。Turnbull(1987)的研究表明许多英国中小出口企业在其国际化进程中并不遵循传统的阶段国际化模式,而是跳跃式发展(在目标市场选取方面,一开始不是进入心理距离较近的市场而是进入心理距离较远的市场;在出口模式选择方面,不是按渐进式阶段逐级上升,而是跳过中间阶段直接进入更高一-级的阶段)。他认为由于市场全球化,市场知识增加和不确定性降低,这些因素使得乌普萨拉模式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比过去有些下降。

  Brush(1992)对美国的中小制造企业的出口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样本中13%的企业在成立的第一年就开始国际化活动。McDougall, Shane and 0viatt(1994)基于24个天生国际化企业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阶段式国际化理论不能合理解释这些企业为什么只在国际市场而不在其本国市场销售。Rennie(1993)对澳大利亚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时,发现一些企业的创业者从设立公司开始就把世界看成他们的市场,而不考虑市场的心理距离。Rennie 发现这些天生国际化企业通过创新技术和产品设计来创造质量和价值方面的竞争优势;同时这些企业在专业间隙市场(如设备和仪器市场)密切与客户关系,具有灵活性,能够使产品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

  Bell(1995)对小型计算机软件企业进行研究,发现传统的渐进国际化理论不能合适的解释这些软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他发现国内和海外客户的光顾、专业性的目标市场、行业特定性,而不是与出口市场的心理距离,强烈地影响这些软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方式。他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从出口向其他市场进入模式转换的传统渐进式国际化模式。Bell 还发现一些企业在开始出口之前并没有在国内市场建立稳定的市场基础。Jolly, Alahuhta, and Jeannet(1992)指出对于小型高技术出口企业来说,市场的潜在有效性(规模、竞争程度等)是影响它们选择初始出口市场的关键因素,而心理距离在出口市场选择中的重要性就大幅下降。Moen and Servais(2002)以挪威、法国和丹麦三国的 677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他们从企业成立时间、第 1 次出口时间、以及成立至第 1 次出口之间的时间间隔 3 个方面来看对企业出口强度分销渠道利用、海外市场选择和全球化导向 4 个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天生国际化企业确实大量存在(三分之一的样本企业成立之后两年之内开始出口),并且这些企业的出口强度(即出口比率)平均要大于其他的企业。研究还发现企业成立之初的(出口或不出口)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将来的出口涉入度,同时发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资源开发非常关键并且在成立阶段就决定了这些企业的基本资源和能力。

  Chetty and Hunt(2004)以新西兰的 4 家传统国际化中小企业与 6 家天生国际化企业进行深度案例分析,通过比较来揭示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特征。他们的研究发现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特征表现在以下 10 个方面:天生国际化企业以海外市场为重点,创业者在相关海外市场具有广泛的经验,国际化的程度高且国际化的步伐快,国际市场的开拓与心理距离不相关,有关国际化方面的快速学习能力,认为快速和完全的国际化是企业获得价值优势的需要,集中产品/市场范围以便用专业化产品投入间隙市场,积极利用信息和沟通技术,快速形成外部合作关系网络,在企业设立之初就积极开展出口业务。上述研究说明,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许多中小企业在其国际化进程中并不遵循传统的阶段国际化模式,而是采用新型的国际化模式,即天生国际化模式,这种天生国际化模式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的联系和区别[2]

  天生国际化企业是国际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国际企业形式。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的国际化企业具有很多的共性,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因此要想准确完整的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必须把它们联系起来而不能隔离开来单独地看,同时也必须同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相结合,因为无论是传统的国际企业还是天生国际化企业都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结果。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模式是渐进的过程。企业需要先在国内市场发展,积累一定的市场信息、资源后,才开始国际化进程。在开始国际化后,企业选择海外市场是先选择地理邻近的、文化相近的国家,进入方式采用是先间接代理,然后直接出口。经过多年经营成功后才开始新的跨越,在海外建立生产制造企业。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完全不一样,它们成立不久,就大踏步迈出国门。天生国际化企业选择的第一个海外市场多为发达的欧美市场,而且欧美市场也往往是其主要的海外市场。天生国际化企业选择海外目标市场时重点考虑的是市场规模与发展潜力、拥有海外网络关系及销售渠道稳定等因素,只有发达的欧美国家具备上述因素,从而企业海外市场选择的结果必然是发达的欧美国家。与传统的国际化企业不同的是,天生国际化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把产品销售到了国际市场上,在多个国家与当地企业、其他跨国公司竞争,并取得不错的经营业绩。

  作为当今主要的企业国际化理论,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遵循一个缓慢的逐渐增强的过程,并将其概念化为包括若干个阶段逐步增加的过程。目前,这种概念已经被全世界广泛的应用,并作为许多实证研究的基础。然而与传统理论的描述相悖,天生国际化企业从建立之初就瞄准了国际市场,这些现象恰恰反映了阶段理论的局限性。天生国际化企业除国际化的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渐进国际化的方式外,天生国际化企业与国际化阶段理论的三个基本论断不符:企业要达到较大规模才能国际化;企业拥有大量资源才能迅速的、大踏步地进行国际化发展;市场知识是从企业当前的经营活动中获得,积累过程缓慢。天生国际化企业可以在世界市场上取得成功,而不需要像传统国际化企业一样建立在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随着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研究不断深入,更多有力的证据出现在文献中,证明了此类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明显不同,同时也证明了传统的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的局限性。这些研究识别出一些企业没有按照传统阶段模式进行国际化,并且这些企业越来越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不同的是,这些企业恰恰从建立就瞄准了全球市场,这就是天生国际化企业。

“天生全球化”企业产生的原因[3]

  “天生全球化”作为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一种现象,它的产生当然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生产、运输、通讯领域的技术进步等外围因素。但是,起核心作用的内围原因还是“特殊的企业组织知识”、“全球‘利基’市场”和“企业家精神”三要素。

  1.特殊的企业组织知识

  前文分析认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特质在于其特殊的组织知识,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由核心成员个人知识的快速转化而来”、“专业性鲜明”以及“与生俱来的国际视野”三方面。而正是由于上述的企业组织知识的特殊性,“天生全球化”企业在成立之初或成立之后不久便制定、实施了国际化经营战略,从而促成了“天生全球化”的诞生,而且“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竞争优势正是建立在上述特殊的组织知识的基础上。

  2.存在全球“利基”市场的市场条件

  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环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市场,占领市场、获取利润是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市场并非易事,这要求企业须实现自身优势与市场的对接,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天生全球化”企业在成立之初或成立后不久就实施国际化战略与“天生全球化”企业在短时间内实现自身优势与国际相关市场的对接有关。

  国际市场是包括东道国企业和全球跨国公司等众多企业在内的竞争场所。这些企业,相对“天生全球化”企业而言,它们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它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往往占据着市场的主流和主要部分,留给“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往往是一些剩下的缝隙市场,即所谓的“利基”市场。“天生全球化”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求发展,就自然将自身的优势与缝隙市场实现对接。

  3.企业家精神的作用至关重要性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或者是以别人没有过的方式做事,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组建到其国际化战略的形成再到实际满足全球“利基”市场的需求,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企业家的创造性劳动。

  1)企业家精神促成了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组成

  前文提到,“天生全球化”企业核心成员的个人知识是“天生全球化”企业组织知识的源泉。现在的问题是,其核心成员的个人知识为什么会被用来作为建立“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基础呢?我们认为,“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奠基者的创新性组织活动即企业家精神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只有通过企业家的创新性劳动,其核心成员个人知识的价值才会被企业家的慧眼识别并被创新性地用来建立企业。当掌握上述特殊专业知识的个人与企业奠基者有着某种关联时,企业奠基人就更有机会接触上述掌握特殊知识的个人,被上述个人掌握的特殊知识便易被企业家用来作为建立企业的基础。并且,如果掌握特殊知识的个体恰好是企业奠基者本人,其就更易于将这种特殊专业知识用来建立自己的企业,原因有二:第一,企业家自己直接最先接触到其掌握的特殊知识;第二,特殊知识难以通过直接定价的方式进行交易,特殊知识的市场交易效率低。因此,在掌握特殊知识的情况下,企业家更倾向于自己建立企业而规避通过市场对其定价可能带来的不利。

  2)企业家精神促成了“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快速形成

  当“天生全球化”企业核心成员的个人知识被企业家识别并用来建立企业时,企业家的国际视野从一开始,甚至是企业的拟建阶段,就使企业(或拟建立的企业)面向全球市场。这促进了“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快速形成,而这一过程是与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创新性劳动分不开的。

  3)企业家精神实现了“天生全球化”企业竞争

  优势与全球“利基”市场的对接“天生全球化”企业只有最终满足了全球市场的需求才真正成其为“天生全球化”企业。这须“天生全球化”企业将战略付诸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的创新性劳动使企业避开了大型跨国公司、有实力的当地企业的竞争,而选择了“利基”市场,并创新性地实现了其竞争优势与全球“利基”市场的对接。

  上述企业家精神发挥作用的三阶段是为分析的方便而人为分割开的。事实上,“天生全球化”企业家在组建企业时就可能将个人知识的利用与全球“利基”市场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从而使企业从一开始或成立不久便进行国际化经营,从而使其具有了“天生全球化”企业的头衔。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形成条件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形成主要由如下条件来支撑的:

  第一,从外部环境看,由于经济一体化,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消费者的需求趋向同质化,弥补了国内市场狭窄、需求量小的缺点,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将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是追寻利润的手段。

  第二,通信、物流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使得沟通和运输的成本降低,为中小企业快速走向国际市场铺平了道路。

  第三,生产技术的提高也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快速走向国际化道路。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小企业能够较为经济地、小规模多批量地生产高度复杂的产品,进而销售到全球市场。

  第四,中小企业自身的优势,比如快速反应、适应性强等优势能满足顾客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第五,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企业家出现,也是这类企业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企业家由于有海外工作或生活经历,对海外市场比较了解,其视野从创办企业开始就瞄准了国际市场,而其本身也具备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因此,他们在创办企业不久,就会走向国际化道路。

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的创立者的对比[2]

  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的创立者特征对比

  企业的创立者特征,主要包括管理视野、工作经历企业目标和网络资源等因素。传统的国际化企业通常是在国内市场发展壮大后,奠定了一定的国际化基础,才逐渐进行国际化的。它们的创立者几乎没有海外经营和企业国际化的经验,企业也没有直接的国际化的目标。与这些情况相联系的就是企业的网络关系松散,国际化过程一般只与海外的分销商有关。而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创立者往往具有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从企业成立之始管理的视野就已经国际化了。有了经验丰富的创立者和国际化视野,企业的国际化愿望就非常强烈,企业就会在早期为了实现国际化目标付诸努力。同时,天生国际化企业在全球能有效利用个人和企业的网络进行营销,这是它们在早期迅速成功拓展海外市场的关键因素。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他们一开始就具备的国际化的全球视野。天生国际化企业并不把国外市场作为国内市场的补充,许多企业成立的初衷就是为国际市场服务,甚至有的企业可能根本没有国内销售。天生国际化企业的竞争优势起源并倚赖于它们的全球视野,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快速发现机会并以独特的方式加以利用。总之,企业成立之初的全球视野是天生国际化企业的一个标志。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创立者往往拥有国际业务经验,他们熟悉国际业务流程,所以当他们创立企业时就会积极地开拓国际市场。创立者的国际管理经验可以弥补天生国际化企业成立时间短,组织经验不足的问题。成立初期的组织经验缺乏可以被管理经验所弥补;管理团队具有的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可以帮助其所在的天生国际化企业更好的配置资源要素,把握进入国际销售网络的机会以及实现企业价值链的优化。

  天生国际化企业通过一种特殊的网络作业管理它们的销售和市场活动,它们通过网络寻找与自己能力、资源相互补充的合作伙伴,尤其针对它们有限的资源。通过商业网络接触到或者利用重要的资源比真正的直接占有这些资源成为更好地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方式。由于天生国际化企业的资源相对匮乏,商业网络就成为它们获取更多资源的重要途径。很多天生国际化企业以寻求全球资源活动和跨越国界的网络为特征,使得创新的产品可以快速地遍布世界各地市场。

  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的企业能力特征对比

  企业的能力特征主要包括市场知识、无形资产价值创造来源等方面。对于传统的国际化企业,它所拥有的市场知识是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市场知识的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传统的国际化企业往往对无形资产的申请和保护意识较差,无法发现和利用自身的无形资产,也就无法发现和建立参与国际化经营的优势。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产品的竞争力领导力较弱,在竞争残酷的市场中,其国际化进程必然步履蹒跚。天生国际化企业则拥有很强的企业能力,它们在成立初期就拥有丰富的市场知识,这主要得益于其领导者的国际化背景,这样就大大缩短了企业市场知识积累的过程,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天生国际化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发掘和利用是它们早期国际化的关键,它们通常都能够利用独特的无形资产建立自己的优势,从而使其产品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竞争力和领导力,企业也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天生国际化企业强调营销、产品差异和特色。

  作为新生企业,由于规模小,无法获得规模经济以及其他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因此,这些企业往往是依赖于它们所拥有的独特的技术和营销知识而向市场提供一些独特的、价值显著的产品和服务来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并帮助它们比较容易的进入国外市场。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是否具有较高的产品质量和无可替代的产品特性,往往成为天生国际化企业的重要指标。由于天生国际化企业在建立初期就走向国际市场,并与成立已久的企业竞争,他们必须通过创新来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持续的创新保证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可以一直移动和延续,也使得竞争者难以追赶。成功的天生国际化企业会根据它最初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延展,紧密地与它独特的资源相联系,从而获得到竞争优势。

  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可以抢占市场,还需要做到保持这种独特性。由于拥有的资源相对较少,天生国际化企业必须依赖无形资源来保持它们的竞争优势。例如默会知识、独特的知识是无形资源的关键。天生国际化企业为了追求这种无形资源,可能通过雇佣拥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可能与拥有海外资源的人以某种复杂的管理结构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尤其在分销渠道上。同时,企业领导人的国际经验使得天生国际化企业更好的利用拥有国际化的经历和跨文化的人力资源。总之,天生国际化企业更加依赖于从能力互补的企业中获得人力资源,他们的分销渠道的获得也依赖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复杂的关系。例如亲密关系,网络合作者,合资等。

  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的企业战略特征对比

  企业战略特征包括国际化战略范围、国际化客户的选择、战略的灵活性等因素。传统的国际化企业往往是按照距离的远近逐渐开拓海外市场的,它们的国际化战略是被动的,并不是出于对企业国际化前景的渴望和预期而采取的主动行为。在国际客户的选择中,传统的国际化企业在国际化初期经常受制于中介组织机构,因为它们自身在那个时期没有具备完全独立与客户沟通交流的能力。在企业战略发展中,它们也不够灵活多变,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准确地做出相应的对策,为企业增加利润和减少损失。

  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市场分布不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并且通过对自身国际化未来发展的预期,采取主动积极的国际化战略。天生全球化企业具有很强的国际市场定位意识,它们密切关注海外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通过产品调整来适应这种变化,企业还通过密切关注消费者行为而与消费者建立和维持一种稳定的联系。天生国际化企业非常灵活贴近客户,并且通过改进它们的产品来满足变化的需求,它们的产品往往在价格质量、功能、外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它们拥有宽广的客户面,并且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天生国际化企业十分重视和关注利基市场。所谓利基市场,指向那些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或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由于规模较小,那些增长潜力显著但相对需求较小且为大公司常常忽略的利基市场是天生国际化企业通常的选择。天生国际化企业非常关注和灵敏捕捉那些随着市场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利基市场,并高效使用其资源向这一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灵活的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的能力也是被学者们普遍认同的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内在特征之一。企业内部能力可以转化为企业强大的竞争优势,这些能力包括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时间、适应能力和机动性。因为天生国际化企业的规模一般为中小型,这就使得他们比大规模的跨国公司具有更能有效地适应市场变化并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加快速和有效地融入相对陌生的国外市场。

“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3]

  前文对“天生全球化”企业产生的原因分析表明,“天生全球化”企业之所以能产生并在成立之初或成立后不久就展开国际化经营与其“特有的企业组织知识”、“国际‘利基’市场和“天生全球化”企业家精神这三个要素是分不开的。随着“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进一步的展开,“天生全球化”企业上述三要素都可能无法满足其进一步深入国际化经营的需要,从而为其国际化经营带来风险。

  首先,由于“天生化全球”企业的组织知识更直接、快速地来源于个人知识,而个人知识的内隐性⑤相对企业组织知识来说一般并不高,因此,“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组织知识基础的内隐性也不可能很高。这就使“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组织知识有被他人跟踪、模仿的可能。况且,世界的科技日益进步,企业的内隐性不强的组织知识由于不是通过“组织学习”得来,被更先进的技术替代的风险也更高。这就为“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经营带来了风险。其次,作为“天生全球化”企业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全球‘利基’市场”也无时不在变化之中。市场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更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给“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经营带来的风险更具隐蔽性和难以预防性。

  最后,在“天生全球化”企业组建、经营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的企业家精神也存在着蜕变、钝化的可能。并且,随着“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经营向纵深发展,“天生全球化”企业家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诸如新市场的进入方式选择问题、跨文化经营问题、与其他强势企业竞争问题等等,这些都会给“天生全球化”企业家带来挑战从而为其国际化经营带来风险。

“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防范措施[3]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知,导致“天生全球化”企业产生的三要素都可能发生变化,从而为“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经营带来风险。要防范“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也须从强化上述三要素上下功夫。

  1.强化“天生全球化”企业组织知识

  由于“天生全球化”企业的组织知识直接、快速地来源于个人知识,“天生全球化”企业组织知识的内隐度不够高,被其他企业模仿的风险也较高。为了防止被其它企业模仿,减少被替代的风险,“天生全球化”企业就须在国际化经营中,持续不断地强化其组织知识的内隐性。而内隐知识主要通过企业学习和经验积累来获得。所以,“天生化全球”企业要在国际化经营中建立企业内部学习环境,成为“学习型”组织,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知识对内部环境的依赖程度,强化其组织知识的内隐性。

  2.加强对全球“利基”市场的研究

  全球市场处于不断变化中,全球“利基”市场也决不例外。加强市场研究,强化、锁紧已有市场、积极研究全球相关市场的变化趋势是“天生全球化”企业面临市场风险的理性选择。

  3.修炼“企业家精神”

  针对“天生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遇到的上述各种风险,创新是最具生命力的应对办法。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但是,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会在日久的经营中产生钝化现象。这就要求“天生全球化”企业家要不断修炼“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勇敢、智慧和见识的综合产物,修炼“企业家精神”对“天生全球化”企业家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1]胡左浩, 陈曦. 天生国际化企业:理论回顾与展望[C]// 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0
  2. 2.0 2.1 吴寅.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比较研究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 第27卷 第2期
  3. 3.0 3.1 3.2 吴华明.“天生全球化”企业及其国际化经营的风险与防范.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5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pengkai,Dan,Vulture,方小莉,Gaoshan2013,Tracy,太史慈,陈cc.

评论(共6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天生国际化企业"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62.121.73.* 在 2012年1月23日 16:31 发表

受教了!非常详细!谢谢

回复评论
94.11.158.* 在 2013年5月19日 06:07 发表

i wish there was an English version...but still helpful! thanks!

回复评论
95.175.150.* 在 2014年2月28日 22:20 发表

94.11.158.* 在 2013年5月19日 06:07 发表

i wish there was an English version...but still helpful! thanks!

You can translate them by google

回复评论
太史慈 (Talk | 贡献) 在 2016年5月18日 05:35 发表

62.121.73.* 在 2012年1月23日 16:31 发表

受教了!非常详细!谢谢

您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动力!

回复评论
36.251.188.* 在 2017年12月30日 11:32 发表

感谢感谢!

回复评论
192.168.1.* 在 2018年9月14日 12:11 发表

内容挺有趣的,比较新颖,多谢。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