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商品本位制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商品本位制

  商品本位制贵金属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如国际金本位制

商品本位制的内容

  商品本位思想来源于金本位。许多经济学家支持金本位的初衷是希望可以维持商品价格稳定性.但实际上金本位制度商品价格并不是很稳定。在此基础上。人们思考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可以带来价格稳定。19世纪,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否在黄金供应不足的年代可以用白银或纸币部分来代替黄金。20世纪,学界提出了很多基于商品本位思想的建议。Graham(1944)提出了货币的组合商品化建议,即用一组基本商品(如钢、铜、煤、木材和小麦)作为货币基础来发行货币。金融机构发行组合商品货币来替代信用货币,将确保货币发行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使货币丧失信用特征成为以实物资本抵押的价值货币圈。

  Hart,Kaldor and Tinbergen(1964)将Graham思想进一步发展,将商品本位制从一主权国家推广到国际范围,提出建立一个全球储备媒介(international commodity medium),提供真实价值的稳定性,适应世界生产贸易的变化,“特里芬难题”也将因国际商品储备货币的建立而消失。后来,Hart(1976)将商品本位思想进一步发展,将商品本位和SDR挂钩.设计了作为货币本位的一篮子商品。IMF购买该篮子商品世界贸易量的25%.作为其发行SDR的100%准备,有了商品本位发行的SDR,各主权国家可以自由决定其货币对SDR是固定还是浮动。

  其他商品本位思想:第一,法定指数本位制(the Tabular Standard),按物价指数确定币值的贷币制度。最早由Stanley Jevons在1875年提到,1920年费雪(Irving Fisher)正式提出该思想,只是当时篮子里的商品是黄金。Robert Hall(1982)对其加以改进。将作为货币发行准备的篮子商品数量进行扩充,从而使该篮子商品的物价指数能够代表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整体价格水平,该篮子物品具有无限法偿权力。银行券和篮子物品可以自由兑换。债务清偿可以用货币也可以用篮子物品。Heller(1987)提出国际货币体系锚的建议,他认为商品价格的稳定和汇率的稳定是两个目标,但是现有的各种国际货币体系安排都只侧重了其中的一点[卅。国际货币体系锚盯住一系列的商品价格指数带来价格和汇率的双重稳定,使内外政策达到一致性,兼顾内外均衡。在实际中,但该篮子物价指数直接用市场价格指数所代替,并没有货币与篮子物品之间的自由兑换。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国家采用盯住一定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就是法定指数本位制的体现。通过考察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来调整基准利率或进行其他货币政策操作。以此达到稳定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

商品本位制的优点

  一是保持价格的稳定性。

  在商品本位下。货币当局建立商品库,设定一组商品为作为发行货币的储备,原理与金本位制相同。货币本身就是商品化的货币,不再是信用货币,货币发行与商品储备对应,市场上组合商品的价格就会和货币当局价格基本保持一致,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当然,组合商品价格不是不变的,货币当局可以根据经济增长来适当调整组合商品的价格标准。商品本位的商品组合一般选取最基本的商品(例如钢、铜、煤、木材和小麦等),其价格水平在市场上整体价格体系中起到了决定作用,但这并不阻碍个别商品价格的波动。个别商品价格的波动源于生产率和供需结构的变化,这是合理的。商品本位稳定总体价格水平,解决了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和商品脱节导致的价格剧烈波动。

  二是遏制货币政策的滥用。

  商品本位下,货币更多体现了交易媒介职能,货币当局增发货币的途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不断购买组合商品,扩大商品库的容量。

  三是反周期性特点。

  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商品价格上升超过世界货币当局的兑换价格,人们拿货币向当局购买商品,社会流动性就会自动缩减;反之亦然。在反周期方面。商品本位与金本位不同。金本位制度下,货币的储备只有黄金,黄金产量就成为货币量的直接决定因素。所以,金本位制度有通货紧缩趋势。但是商品本位的储备是一组商品。决定社会货币量的是组合商品整体的产量,这些商品又是市场上最核心的商品,其产量是和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的.这就避免了金本位的通货紧缩趋势。四是制约金融投机。货币当局发行以商品为准备的货币,投机活动很难进行,因为市场中的任何力量想去投机改变商品的价格时,货币当局都作为对手,市场中的力量很难与发行货币的当局去抗衡。

商品本位制的缺点[1]

  但是,商品本位也有不足之处:一是限制了货币刺激经济的职能。货币供给受制于商品储备的限制,政府无法根据经济发展来调整社会货币量,尤其当经济危机来临时,无法利用货币政策来对经济进行干预。二是操作上的困难,商品的购买、运输仓储管理等增加巨大的成本。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三是货币与组合商品之间兑换不可信。作为货币发行储备的组合商品构成复杂,难以分割和分配,如果做不到实际的货币与组合商品的兑换,商品本位也就不再具有优越性。因此,商品本位的观点一直都不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主流观点。虽然商品本位不为主流所接受,但其对货币定位的价值观仍值得学习,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交易媒介,而不是信用发行刺激经济增长.提倡商品本位思想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反对滥用货币政策。“在任何时侯,要正确的建立货币机制都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不可能使之永远正确;我们的结论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货币供应量应固定不变,但在短期危机期间它应当是富有弹性的”。

参考文献

  1. 洪小芝.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非主流观点——商品本位思想评述[J].海南金融,2012(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商品本位制"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