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08个条目

反向作用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里提出,反向作用是精神防御机制的一种,指个人采取一种与原意相反的行动来控制内心的焦虑。换言之,反向作用是人们处理在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与冲突所采用的防御手段。为防止这些冲动爆发出来,不得不加强防御。其心理基础是因为内心的感情或冲动难以被他人所接受,为了加以抑制而采取与此相反的感情或行为。

反向作用的案例

  反向作用是人们为处理一些不能被接受的欲望与冲动所采用的防卫手段。人有许多原是冲动和欲望,由于自己及社会所不容忍和不许可的,故常被压抑而潜伏到所谓的潜意识之中,不为自我所察觉,这些欲望及冲动虽然被压制下去,但并未被改变或消除,仍然具有极大的驱动力,随时在伺机爆发,所以为防止这些冲动爆发出来,不得不加强防御。

  有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喜欢吮大拇指,每当被妈妈发现时,就会遭责骂,甚至挨打,这个小女孩很快知道啃手指头是不被妈妈所接受的,如被发现就会受处罚,以后她每次见到妈妈,就把两手放在背后,抢先向妈妈声明,妈妈,我没吮指头。其实,她没有吮手指头,手放下来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藏在背后去呢。这表明它内心有很强的吮手指头的冲动,唯恐手太接近嘴边,控制不住而将手指头放进嘴里去吮就糟了。为了对抗这种冲动,只好把手放得离嘴越远越好,这个例子足可显示出人的某些行为,如果过分,可能正表示了他潜意识中有刚好相反的欲望,反而使人怀疑他在这方面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这种内心有一种欲望或冲动,可是因为表现出来就会引起不良后果或受到处罚,所以只好拼命去控制,结果不但不敢表现,反而由相反方向去表现者,即为反向作用。

  这种矫枉过正的反向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观察到,比方说,有的人内心很凶,唯恐凶性发作不可收拾。当然,反向作用指的是本人不知不觉中使用此种心理防卫术,自己一无所知,真的相信自己是所表现的那种人,如果有人暗示他可能是别的,他就会暴跳如雷,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伪君子,伪善者。反向作用若使用得当,不仅无害,而且可能有助于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遗憾的是,反向作用往往被人过分使用,不仅不能使他们做应做的事,而其耗费了许多精力,做出违背意愿的行为

  举例来说,做继母的大多不会像亲生母亲一样疼爱子女,当孩子做错事,惹麻烦时难免会产生一种厌恶之感,其实,即使亲生父母亲有时也会产生这种感觉,否则就不会听到有父母打骂孩子的事情了,但是亲生父母打骂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可以公开表现其心境,而继母则不然,怕打骂孩子或表示讨厌孩子会引起别人非议,所以即使孩子行为确实需要管教,也不敢,有时反而过分溺爱放纵,以表示自己并非不爱他,这样一来,做继母的不但需要消耗很多的精力来抑制自己的怒气和不快,而且耗费更多的精力去表现自己喜爱孩子,这种矫枉过正的结果,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孩子娇生惯养,有一天会变成问题儿童,更严重的是,小孩子会体会到继母的内心是如何的恨他,而一点都不感谢她的爱。这种反向作用,在信里疾病患者中也常可见到。

反向作用的形成原因

  一般来讲,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最早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如果父母特别要求孩子听话,孩子一表示反对或一不听话就遭到严厉惩罚,那么孩子就会形成反向形成的心理防御机制:本来是对父母不满,但却表现的是责备自己。这种心理机制可以保护一个人少挨父母的责骂。然而,到了工作中,它就会妨碍一个人为自己争取权利。不只如此,“反向形成”一般还伴随着“被动攻击”的心理防御机制:我总是无意地做错事,结果招致对方的责骂。小孩子这样对待父母,其实是在变相表达对父母的攻击和不满,譬如总是拖延家务,总是少做作业,父母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冷遇和冒犯——这其实正是孩子情绪的真相。但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他们也是极其着急,非常难过。

  愤怒得以表达,不过是以扭曲的形式。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不满情绪被压到潜意识里,自己意识不到,反而特别努力的做事情,但又总是无意中把事情搞砸——目的是表达不满,于是招致别人更多的责骂,自己产生了更多不满,但又压下去……心理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强迫性重复”,意思是如果童年幸福,我们就重复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就重复痛苦。之所以我们总是强迫性重复,就是因为我们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应对方式。遇到同样的问题,产生同样的结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反向形成和被动攻击这两个心理机制。要化解这些不健康的心理机制,必须学习觉察并释放愤怒,只要愤怒的情绪通过恰当的、有意识的方式释放了,就不会再以不恰当的、无意识的方式表法不满。

  精神分析学中说,当内心的本我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欲念而又不被超我肯定、许可时,往往会本能地把之转化成强烈的反向作用,以获得超我的允许,减轻和消除自我的压力与威胁。这是突破心理困境的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在王小波的小说中,对此多处作了形象化的阐释。《革命时期的爱情》写“我”王二因被指控为画革委会主任的淫秽画及出手打了工人巴毡的凶手,因而被认作坏人一类,遣到团支书!海鹰处进行“帮教”改造。这对于生有痔疮的“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天要去!海鹰的办公室“坐硬板”,真是件痛苦不堪之事;为此,“我”的本我自然地产生出对海鹰的痛恨之情:“总是盼她掉进土坑”。但超我警告“我”:不能恨帮助“我”改邪归正的“革命干部”。于是,自我产生反向作用:“对于不能恨的人,我只能用爱来化解仇恨。”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uyinT,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反向作用"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