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体育工作坚持解放思想,走体育社会化之路,调动发挥体育协会与社会联系面广的优势,因地制宜地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体育健身活动,满足群众对体育健身多样化的需求,并引导群众适当增加体育消费,改变体育消费观念,形成体育消费的良性循环;体育社会化工作路子才会越走越宽。
体育社会化就是建立多渠道的筹资机制,促进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体育,促进体育事业产业化。鼓励全社会投资兴办体育,鼓励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开发与经营体育,最大限度地引入增量资源,盘活存量资源,促进全民健身。
体育人口的重要性
体育社会化是全民健身计划的最终目标,要实现体育社会化,体育人口是一个重要标志。体育人口是指有目的地经常耗费一定时间达到一定量度的参加健身的个人或群体。通俗地讲是指每周健身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且有一定强度。
一、加强网络建设,是体育步入社会化的基石
当代人,受改革开放大潮薰陶,将体育推上了社会化轨道,这一推推出了体育网络建设这个新课题。
这个课题,是党和政府高度关心人赋给的,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的,是人风风雨雨几十年梦寐以求期盼的。因此,做好课题文章,应是“浓笔墨彩”、“精雕细刻”。但受水平局限,从联系实际工作入手,建设体育健身网络作如下阐述。
1.搭桥牵头。过河要桥,桥怎么搭?群雁要头,头如何牵?有关体协实践是:宝塔式,自上而下;网络式,纵横延伸。具体作法是:体育协会这个组织,垂直方向,从县、乡镇到居委会,层层挂牌,落实班子。县委、政府明确规定,县老体协主席、顾问由“四大家”。乡镇由“三大家”退下来的德高望重的主要领导担任,基层则由退下来的有威望的干部担任。纵横方向,从机关、厂矿、学校及省市驻攸单位的体协,均由退下来的一二把手担任主席或顾问。同时,配备专兼职人员1—3名,在主席为法人代表的统一领导下,为体育社会化谋计划策,部署活动,调控赛事,优化环境。因此,各级体协成了体育蓬勃向上的纽带和桥梁,成为网络建设的脊梁。
2.搭台唱戏。街道居委会搭起的健身辅导站,是人定点、定时、定项目、定规章从事健身的舞台,是展示人奇姿异态的乐园,是崇尚科学,弘扬文明,陶冶情操的殿堂。其功能所需,理所当然地具有一定实力和魅力。辅导站上有县体协总站,下有一批健身活动点,自上而下形成了网络。这给网络注入活力,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辅导站基本达到了八有标准,即有场地。有站长,有辅导员、有健身计划、有音响器具、有活动经费、有规章制度、有百把人共同操练的健身项目。清晨,曙光初露,傍晚,霞辉斜照,一批穿戴五颜六色的人,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到辅导站,伴随音响,手舞足蹈,焕发青春情怀,倍感童心永驻,辅导站这个舞台,是健身的前沿阵地,被这样一批一批崇尚文明,充满活力的人占领,他们把那些歪理邪说抛到了九霄云外,把良好的社会风尚带进这块阵地,使辅导站成为网络建设中一块宝地。
3.穿针引线。设立辅导站并配备多名辅导员,要热爱生活、热心体育、热情辅导。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要不计报酬讲奉献,不计名利讲安康,不为个人为群体,好似春蚕吐丝,把新项目、新内容向站友传授。他们是象蜡烛,做人梯,频频活跃在体育园地的最前沿,为普及、为提高传帮带,为体育社会化穿针引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是网络建设中的排头兵。
4.培训展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可以用举办健身培训班和汇报展示的方法,将普及和提高合二而一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将省市学回的新项目,以骨干学习班的形式,先提高辅导员,后由辅导员普及;另一方面,从辅导站普及的健身项目中,挑选部分节目,汇集总站汇报演出,展示普及效应,从中,有比较,有鉴别。更有提高,培训骨干,为网络建设造血;展示交流,为网络建设输氧,二者结合,使网络建设添翅增翼;有力地推进了体育社会化进程。
二、借助社会力量,是体育步入社会化的途径
社会力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财富。借助其中一分用于体育事业之日,乃是体育社会化繁荣昌盛之时。随着对健康老龄化,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的理念升华,越来越多的人把体育健身视为潇洒人生的必需,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注视到体育社会办的“标杆上”。人观念变了,一批单位的领导人,一批企业老板的观念变得更快、更好。他们崇向尊老敬老,乐意捐资助体,将一笔又一笔现钞投向了体育这块没有任何回报的领地,他们的思想光华,闪烁着全县体育事业的光辉。
1.单位联合办体育。联合就是力量,单枪匹马,诸力单薄,难以持续;联手操办,合中有分,持之有恒。参赛中,单位退下来的一二把手,可以担任门球领队或教练,保障了健身正常运转。实践表明,单位联合办体育,是体育走向社会化的催化剂。
2.老板敬老办体育。一批老板,勤奋有方,经商发了财。他们以“金钱有价,敬老无价”的新理念,掏腰包,办体育,营造了尊老敬老奉献体育事业的社会氛围。实践告诉人民,新型的民营经济老板,思想开阔,与时俱进,慷慨掏资振兴体育事业,功在社会,兴在事业,利在。老板们的明智之举,乃是体育迅速走向社会化的添加剂。
3.个人喜庆办体育。时逢太平盛世,人逢喜乐吉祥,以各种形式庆贺,乃是常见的一种社会风俗。然而,把庆贺引入体育活动中来,乃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鲜事。被人们称为“时尚”。正是这样一批“时尚”人,为振兴体育事业添砖增瓦,他们年老观念新,以昂扬步伐,搭上了体育改革的航船,他们虔诚地默默地成为体育迅速走向社会化的强身剂。
此外,还有部门邀请办体育,你邀各单位,过后,各单位分别以礼节性地回邀,循环往返,使健身活动一浪盖一浪,一潮高一潮,广泛而热烈,丰富而多彩。
综上所述,借助社会力量办体育,是破传统的一家独办,立新潮大家都办,既符合体育改革社会化的方向,又切合政府财力吃紧的现状;既符合市场规律,又切合“小康”进入千家万户的实际。因此,努力寻求借助社会力量办体育的新机制,乃是推进体育社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三、拓展社区服务,是体育步入社会化的保障
可以街道为区域,以居委会为依托,实行居民区域自治。一个居委会管辖的街道为一个社区。
社区服务内涵丰富,前景广阔。其中,服务体育是一项带有标志性的服务,实践中,在拓展体育服务中,优化三个服务,推进健身。
一是站长服务。居委会成立协会,会长兼任居委会健身辅导站站长。站长有四大职能:
- 努力加强辅导站建设,解决场地和场地电源,保管和增添音响设施;
- 建立健全健身规章,保障辅导站活动健康有序;
- 会同辅导员,共同做好健身辅导。
二是赛事服务。辅导站机制运转正常,平时操练就一帆风顺。可在县老体协举办较大规模的赛事,迫切需要给予赛前服务。社区居委会主任挑起做好动员、解决具体问题的宏观调控服务;辅导员组织队伍,多排精练;参予赛事的人添置自身表演服装和用具的自我消化服务。方方面面做好赛前服务,确保参赛好成绩。
三是环境服务。社区把优化体育环境列入议事日程。居委会在优化工作中,实行“四多”“一消化”。四多是多与社区内的机关部门联系、协调、融通关系,形成体育共识,获得他们的重视和参与;多与人接近交谈进行思想沟通,关心和支持他们老有所乐;多听人健身活动的意见和要求,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多鼓励他们健康向上,延年益寿,做健康老人。“一消化”是发现有碍健身苗头,消化在萌芽状态中,由此,一个稳定、健康、和谐、友好的健身环境在全县社区内普遍形成。
四、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协会作用
通过加强对体育社团的指导和管理,使体育社团的建设进一步的发展,积极筹备成立拳击、龙舟等协会。举办形式多样和各类比赛,如: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举办武术、篮球、太极拳、排球、健美等竞赛活动;通过社会赞助,举办体育舞蹈锦标赛暨周边省、市体育舞蹈邀请赛、信鸽通讯赛、2000公里超远程信鸽大赛等。
五、积极参加或举办全国和区域体育大会
积极参加如龙舟、高尔夫球、门球、围棋、中国象棋、桥牌、定向、攀岩、航海模型、航空模型等项目的比赛,积极培育体育人才,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以敢打敢搏的大无畏精神,可以充分展示了人民的精神风貌。
社会化可以用“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以及“社会角色的获得”等词汇来具体表现,这些词汇都意味着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从另一个角度看,社会化还可以分为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等。这些都反映了社会化的不同方面。体育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各种非生产性的体力活动,它或以竞技为目的,或以健身为目的,是人类普遍从事的一项活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民族社会化
民族社会化是使自然人成为具有民族意识的人的过程。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固有的风俗与传统,民族社会化的结果,使每个人都能尊重自己的民族习惯、风俗与传统,具有民族自豪感。在民族社会化的过程中,体育运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比如,一些重大的体育事件,总是激起国人的民族意识。
在1959年,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为中国夺得第一个男子单打冠军,以后,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又相继为中国夺得了几十个世界冠军,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乒乓球也被誉为“国球”。
在1993年,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走上主席台,拿起一张不起眼的小纸条,准备宣布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多少中国人都屏住了呼吸,当得知申办失利后,海内华人无不惋惜,许多人流下了悲伤的泪水;今天,在大众心目中,志行风格(指足球运动员容志行的高尚体育精神),拼搏精神,女排精神(指中国女子排球队的高尚体育精神),乔波精神(指滑冰运动员叶乔波的高尚体育精神),都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族风貌的体现和时代脉搏的表征。
二、超民族社会化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体育更是没有国界的,这一点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上反映得尤为明显。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
1.促进作为体育运动基础的身体素质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发展。
2.通过体育运动,以相互更好的了解和友谊的精神教育青年,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美好与和平的世界。
3.将奥林匹克原则传播到全世界,从而建立国际亲善关系。
4.使世界运动员在每四年一次的盛大的体育节——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聚会在一起。
这些宗旨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奥林匹克的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反映了人类不断向自己的最大潜力挑战的进取精神。体育运动中的道德准则——公平竞争,也为所有参加和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所接受。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所有的人,使他们认识到:人们在竞争中可以友好相处,在友好相处中可以竞争;个人的潜力是有限的,但人永远可以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发掘自己的潜力;成功和失败都是暂时的,只有努力才是最可靠的。今天,不同国家的人们在实现自己各自的民族社会化的同时,也都接受了在体育运动中体现出的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三、道德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moralsocialization)就是使人们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在社会中为了维护人们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人们行为的标准。个人如果遵守这些标准,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赞许并感到心安理得,否则,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并感到内疚。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也促进了这种道德社会化的过程。从孩提时的游戏开始,人们就逐渐学会了公平竞争的原则。遵守规则,成为进行体育竞赛的必要条件。遵守竞赛规则,竞赛得以顺利进行,模范遵守竞赛规则者,还可以获得公平竞赛奖(如第十五届世界杯足球赛);不遵守比赛规则,要受到裁判的制裁和舆论的谴责。即便是约翰逊和马拉多纳这样的超级明星,如果违反竞赛规则(服用兴奋剂),也要被毫不留情地罚出局。人们就是在这种典型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下,逐渐学会了遵守体育运动规范,学会了区分竞赛成绩与体育人格的不同,并将这种学习迁移到遵守其他社会道德规范中去。
性别角色社会化(sexrolesocialization)就是使人们按照社会上普遍认为的男女性别角色的要求来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男女的生理结构不同,社会习俗向男性和女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男子需按男性角色要求行事,女子需按女性角色要求行事。从儿童时期开始,男孩就被鼓励从事更多的户外活动、身体接触性活动以及大肌肉群的剧烈活动;女孩则被鼓励更多地留在家里,要保持清洁,少去户外摸爬滚打。体育运动项目也根据性别做了明确的区分,表现在:
1.男女均可参加的项目比赛时分性别进行,此时,竞赛规则有可能相同,如100米自由泳;也可能不同,如排球、羽毛球、体操等。
2.男女性别分别设置项目例如,只有男子参加的项目有:拳击、冰球等,只有女子参加的项目有: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等。
这样的区分,似乎主要考虑的是男女生理特征的不同。这些体育活动,具有非常强烈的性别角色的引导作用,如艺术体操可以充分体现女性的娇柔美,橄榄球可以充分体现男子的粗犷和强悍,使人们对相应的性别角色产生认同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