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9个条目

上海精神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上海精神”

  “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它不仅是“上海五国机制”的基础,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灵魂。

  2018年12月20日,上海精神被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18”中评为“2018年度国际时政类十大流行语”[1]

“上海精神”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的互信是该组织建立的基础,经济上的互利互惠则是该组织发展的前提,各成员国本着平等协商的态度,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国家的文化形态,共同推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这些精神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灵魂 。 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

“上海精神”的起源</ref>

  上合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苏联解体后,在毗邻中国的周边出现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四个新的邻国,如何处理彼此的关系,尤其是处理苏联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刻不容缓地摆在了五国面前,正是本着“上海精神”的基本理念,五国成功地解决了边界问题,为世界其他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典范。

  但形势在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成为历史潮流,区域合作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安全防护和经济民生上,上合组织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2001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提出作为正式成员加入“上海五国”。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举行的峰会上,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诞生。不同于以往西方主导的国际组织,上合组织提出并践行了新的理念,这就是“上海精神”。

  “上海精神”贯穿了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逐步成为各国共同协作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上合组织各国全面推进各领域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积极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17年的实践证明,“上海精神”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益尝试,是上合组织贡献给世界的“上合智慧”“上合方案”

“上海精神”的四观核心

  上海合作组织探索走出了一条新型区域组织合作之路,创立了以“上海精神”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新合作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

  新安全观就是要坚定维护成员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支持成员国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地区事务由地区各国作主,反对形形色色的干涉主义,防范区域外动荡冲击,为成员国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新合作观就是要遵循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化争端的理念,坚持结伴不结盟,在涉及成员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加强磋商和沟通,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协调和配合,维护好成员国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新发展观就是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根据成员国自身特点和发展战略规划,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成员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新文明观就是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兼容并蓄,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合作需求上的差异,尊重彼此的自主选择,使不同文明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和谐发展。

“上海精神”的普世意义

“上海精神”具有普世意义

  “上海精神”在开创组织各成员国间新型关系的同时,也为国际社会摒弃冷战思维,探索新的国际关系、建立新的国际秩序提供了宝贵和现实的理论启示和实践经验。

  “上海精神”颠覆和超越了在国际关系中长期流行的冷战思维、零和游戏与“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之类的传统理念,倡导和平、互利、合作、共赢的新安全观和新合作观。这就为逐步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构筑了初步道义基础和基本支柱。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这说明“上海精神”提倡的理念原则在理论上是先进合理的。上合组织十年的成功发展又表明,“上海精神”的创新性贡献在实践上也是现实可行的。

  “上海精神”颠覆和超越了文明冲突论,倡导尊重多样文明,打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一大障碍。文明冲突论久已有之,近些年来影响又有所扩大。国际关系理论中所讲的文明,不光指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还包括各国受不同文明背景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长期以来,某些国家以先进文明自居,坚持强行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越俎代庖地替别国做出选择,致使世界经常是纷争不已,动荡不安。“上海精神”承认、提倡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不但能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谐,还可使多种文明在共存共处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交流融合,共同繁荣,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上海精神”打破和超越了大国关系、大国崛起的传统模式和思维定势。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要点和近代国际关系史的主线是大国关系的纵横捭阖,大国地位的兴衰荣辱,大国间的势力范围、结盟集团、争霸战争,大国对小国的弱肉强食。国家间缺乏互信,更无平等可言。新兴大国与老牌大国的利害关系此厚彼薄,此长彼消,两者间的争夺、对立和战争。而“上海精神”和上合组织则向世界展示了全新的大国崛起模式和道路。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的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不同,在幅员、国力和国际地位上差异更大。中、俄两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政治军事大国。改革开放带来的高速发展使中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历苏联解体困境后的俄罗斯也已步入复兴之路。中俄与哈、乌、吉、塔等国能做到在互利互信的基础上协商共事、平等合作、共利多赢正是“上海精神”和上合组织成功的突出体现。

  这一成功也证明,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关于坚持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道路的政策宣示是可信可靠的。中国的崛起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不是利空,而是利好。上合组织各国能通过合作利用中国崛起的机遇,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是“上海精神”和上合组织有吸引力的原因之一。

弘扬“上海精神”的重要课题

弘扬“上海精神”是我公共外交的重要课题

  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演变使公共外交在我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和意义明显上升。与官方外交兼以硬软实力推行政策和维护利益相比,公共外交具有渠道宽泛、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特点和优势。公共外交弘扬“上海精神”对于增强我国外交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精神”既与我国长期奉行的外交政策、原则和理念一脉相承,又在当代条件下有所发展。既合本尊源,又有时代特征。在公共外交中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传播和倡导“上海精神”,有利于占据国际道义高地,有利于拓展更大的国际活动空间,有利于我保持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战略机遇期

  “上海精神”以新的形式和内容展现了独立自主原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上海精神”贯穿并渗透着独立自主原则。没有独立自主,就不可能有互信互利,更谈不到平等协商。没有独立自主,自己的文化传统、基本制度和发展道路非但不会得到尊重,还势必会遭到侵害,顺利和可持续发展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上海精神”中的独立自主又有了新内涵,在这里独立自主寓于和平、合作、发展和共赢之中,两个方面自然而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在国际关系和对外交往中容易得到接受和认同。

  “上海精神”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最先提出和倡导推广,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承认。“上海精神”在承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同时,又有符合现代世界形势发展的创新,它突出了和平、合作、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上海精神”则提升到平等互利和尊重多样文明。作为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标是和平共处,而“上海精神”则上升到谋求共同发展。在当代世界,“上海精神”反映了国际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愿望和要求。

  “上海精神”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旗帜。中国一贯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点正是“上海精神”的本质特征。“上海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旗帜,是反对强行输出制度和价值观、主张文明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旗帜,是提倡和实行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旗帜。发挥“上海精神”的软实力效用,进一步搞好我公共外交是一项有所作为的工作。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滴滴,陈cc,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上海精神"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