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科學傳播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

目錄

什麼是科學傳播

  科學傳播主要是以公眾理解科學的理念為核心,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傳播渠道和手段,向社會公眾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以提升公共的科學知識水平、技術技能和科學素養,促進公眾對科學的理解、支持和參與。

  科學傳播,在中國語境中又被稱為科普或科技傳播,主要是以公眾理解科學的理念為核心,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傳播渠道和手段,向社會公眾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以提升公共的科學知識水平、技術技能和科學素養,促進公眾對科學的理解、支持和參與。科學傳播不僅在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普及科學知識提高民族科技素質以及推動科技自身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創造著時代的文化,是科學與文化融匯的產物,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貫通的寫照。

科學傳播的來源[1]

  19世紀下半葉,科學技術快速發展,推動了科技人員通過媒體用淺顯的語目向公眾報道和解釋科技進展,科普一詞應運而生。鑒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科技的巨大作用,各國政府開始致力於提升民眾的科學素質。因為知識水平被認為與人們理性認識世界、從而接受科學的指導有關,美國從1970年代開始進行全國公眾科學素養調査。但此時科學傳播尚未發展成一個學科。

  真正推動科學傳播成為一個學科的,恰恰是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西方環保運動及公眾對正統科學結論的抵制,以及科學界為了應對公眾對科學支持度的下降而推出的公眾理解科學運動。這一運動的標誌性事件是英國皇家學會1985年發佈的《公眾理解科學》報告,該報告提出“ 理解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本性,都是理解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後,學者們1992年創辦《公眾理解科學》學刊,1994年創辦《科學傳播》學刊,這些學術期刊的創辦和一系列常規學術會議的舉辦,使得科學傳播作為一個學科得以發展。

  作為學術研究的科學傳播,自起步階段起就體現了對科學中心觀的質詢。這集中體現為該領域的學者普遍認為,科學傳播應從科學界向缺乏知識的公眾傳授知識的缺失模型向公眾與科學家進行對話的公眾參與科學模型轉變。

科學傳播的內容

  科學知識大眾化傳播已經是科學傳播的趨勢,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社會群眾也對科學知識有了新的認識,科學傳播與社會群眾之間有了更為緊密的聯繫。在現代科學傳播中,它從以往的單向傳播逐漸轉變為雙向互動傳播,這意味著傳統的強制性、由上而下的科學傳播方式,正在逐漸被新新時期下的新媒體所打破,這使得科學傳播不再像以往一樣帶著濃郁的政治色彩。在科學傳播的內容中,除了科學領域中一般的科學知識以外,還具有科學思想、科學理念、科學文化等相對抽象的內容。科學傳播是以除政府和科學團體以外的社會群眾作為起點,將社會群眾作為科學傳播的受眾群體,主要目的是讓社會群眾能夠更好地瞭解並接收先進科學知識。在新時期中,想要利用新媒體來進行科學傳播,需要對新媒體的傳播特性以及傳播特點進行分析,並對新媒體環境下“誰是傳播者”“怎樣傳播”“向誰傳播”進行探討,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的科學傳播體系,從而實現科學傳播的發展與調控。另外,科學傳播的特征對於其利用新媒體進行傳播有重要影響,下麵對於科學傳播的主要特征進行討論。

  1.新時期下的科學傳播主要是向社會群眾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理念等,將提高社會科學傳播作為提高社會群眾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科學傳播不僅僅只是對社會群眾通過科學來推動社會物質文明有所幫助,對於社會群眾的精神文化建設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科學傳播在社會中被認為是一種科學文化建設活動。

  2.在科學傳播領域當中,提倡以多元、開放、平等的傳播理念來瞭解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文化,將科學傳播作為人類社會中一種交流共用的活動。在科學傳播過程中,既需要向社會群眾傳播科學文化、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等,還需要社會群眾一起參與到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的構建過程,使科學政策、科學制度能夠被建立,社會群眾在這種科學制度下,與科學家能夠處於平等的位置。

科學傳播在新媒體中的應用[2]

  在科學傳播的過程中,科學傳播離不開媒體技術的發展,無論是語言到文字,還是人工印刷到機械列印,媒體對於科學傳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一次媒體傳播方式的變革,科學傳播的方式也會進行變革。從媒體技術發展以來,主要可以分為3種媒體傳播媒介:以印刷技術作為信息傳播的技術,主要媒介是紙;以無線電子技術作為傳播的技術,主要媒介是廣播、電視等;以網路、數字技術作為傳播技術,主要媒介是電腦網路、手機等,在以往的科學傳播中,主要是藉助書籍以及電視來作為傳播媒介,而隨著電腦網路、移動網路的逐漸普及,造就了新媒體的誕生,也促進了科學傳播的新格局。

  1.新媒體中科學傳播的發展。

  在新媒體領域當中,對於科學傳播十分重視,如新浪、網易、百度等網路新媒體都開設了科學專區,這對於科學傳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科學傳播同樣也給這些新媒體企業帶來了客戶量,雙方起到了互惠互利的作用。在當前科學傳播隊伍中,科學傳播隊伍面臨著年輕化,據調查顯示中央電視臺中有91%的科學傳播工作者年齡處於25歲至35歲之間,並大部分為大學本科以上,然而在收入方面,科學傳播工作人員的收入相較於文娛。時政等領域,處於中等偏下的收入。

  2.科學報道形式單一。

  在當前的新媒體環境下,由於科學傳播還未從以往的傳播方式中出來,所以還不能夠很好適應新媒體的傳播方式,科學報道形式相較於多元化的新媒體,還顯得比較單一。在以往的傳播方式中,大多數科學知識報道,都是採用大量文字來進行陳述,很少使用圖片,而電視媒體傳播方式,由於受到電視節目質量、受眾面積的影響,使得科學傳播的效果很難顯現。但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科學傳播的渠道在逐漸增多,在網路中逐漸出現了許多科學傳播平臺,這種新型的傳播平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媒體下的科學傳播形式不再單一。

  3.新媒體環境下科學傳播的趨勢。

  在新媒體環境下,使得科學傳播的速度得以提升,並且擴大科學傳播的受眾對象、傳播空間。在全球網絡化的趨勢下,人們可以無視時間、空間來對科學知識進行認識,並且由於新媒體的表現形式豐富,如文字、圖片、視頻、動畫等,都可以作為科學傳播的表現形式,通過這些多元化的表現形式,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社會群眾來瞭解科學知識,還能夠使社會群眾更加容易理解這些科學知識。在新媒體環境下,科學傳播變得更為簡單,更為快捷,未來科學傳播必定是通過新媒體的多元性、互動性來進行傳播。

科學傳播在新媒介下的問題[3]

  (一)傳播主體泛化,科學共同體缺失

  新媒介普及為大眾提供了充足的獲取科學信息的途徑和多渠道的信息發佈平臺,這就使得社會公眾參與科學傳播近乎零門檻。不僅是科學精英、政府機構,普通大眾也能成為科學傳播的重要主體。實質上,我國掌握較多專業知識的科研人員在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參與度並不高,許多科技工作者往往只註重論文和專著成果的發表而輕視科普工作傳播,因此網路上相當大比例的科學信息是通過普通民眾發佈或傳播的。這些傳播主體並不全部都具備採編科學信息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技能,因此科學信息的準確性與合理性是無法保障的。更糟糕的是,新媒體的交互性、及時性、互動性等傳播機制會形成裂變式傳播,其負面效應就會得到幾何級放大。因此,這種傳播門檻低、主體泛化的現象就會導致科學傳播過程中專業性缺失、虛假信息泛濫以及科學權威性受損等弊端。

  (二)傳播內容混雜,監管機制弱化

  新媒體的開放性特征,降低了各類主體進入科學傳播領域的門檻,這種特征為大眾提供了參與平臺的同時,也暴露出許多問題。由於新媒介環境下科學傳播過程中“把關”的弱化,各種誇大、虛假的科普產品和服務“渾水摸魚”,讓大眾難辨真偽。例如,許多未經核實的“偽科學”被傳播漫延,許多優秀的原創作品被無限制的抄襲、轉載,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類似於占卜、算命等迷信活動也憑藉新媒體的傳播特性和技術手段,打著科學的幌子變相傳播。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介背景下的科學傳播仍然缺乏規範有效的市場準入機制,健全的傳播行為監督管理體系以及完善的政府支持配套設施,這也是阻礙新媒體科學傳播健康發展的枷鎖。

  (三)新媒體科學傳播人才匱乏

  科學傳播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活動,且涉及領域廣泛,受眾層次不一,要求相關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水平,一方面要對自然科學及社科類知識有一定儲備,要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另一方面要具備過硬的傳播基礎知識,能夠熟練地掌握新媒體傳播技術、手段和渠道。當前,我國科技知識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在職業形態上不斷分化,尚未形成專門的系統的新媒體科學傳播人才培養體系,導致大量科學信息資源無法發揮其潛在效能。例如,科技記者或編輯等媒體工作人員,他們大多數人都未接受過科技傳播的系統訓練,普遍缺乏相關的科學知識和素養;現有科學傳播工作人員因進修學習的機會較少,而導致專業知識跟不上時代發展,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欠缺等問題。

  (四)受眾層次化特征明顯

  雖然新媒體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但由於現代科技事業發展的專業化、科技信息分流以及科學傳播功能分化狀況日益明顯等因素,使新媒體科學傳播的受眾範圍存在一定局限性,尤其體現在傳播與認知群體上。一方面,科學傳播中難免會涉及到專業用語,科學傳播從業者往往傾向用公式、模型、實驗數據以及晦澀難懂的學術用語來解釋科學新發現或證明科學問題。對於那些非專業領域的受眾或者科學素養較低的受眾來說,這樣的科學知識“高不可攀”,從而會降低對科學信息的關註度。另一方面,雖然新媒體的使用和操作簡單、便捷,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掌握新媒體的使用方法。除了年齡偏大的人群因生理髮展階段特性導致其不善於學習、接受新技術手段以外,青年人群中不擅於使用新媒體的也大有人在。

科學傳播在新媒介下的問題成因[3]

  (一)科學傳播主體的制約因素

  新媒體為掌握專業知識的科研人員提供了廣闊的信息傳播平臺,一些博客、公眾號以及松鼠網、果殼網上都不乏高質量的科普文章,但總量上仍然相對較少,專業科研人員在科學傳播過程中的參與度並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科技發展政策和科研項目投資主要科技管理職能機構確定並實施,公眾在科技政策和科研工作中的影響力微不足道。科學家、科研工作者不必像國外科學家一樣,要通過科學傳播爭取公眾的認可與支持獲得科研經費。這是我國科學家參與科學傳播在內生動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其次,以科研成果為導向的考核評價機制,迫使很多科學家不得不疏於科學傳播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上。除此之外,科學在前進中難免會“犯錯誤”,即使是科學家也在所難免,但在公眾看來這些失誤往往“不可原諒”,而對其施加輿論壓力。因此,在這樣一個輿論壓力巨大的媒介共同體下,科學家對於科學信息的傳播不得不“謹言慎行”。所以說,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科學共同體在科學傳播中缺位的問題,光靠責任感召、政治號召是不能實現的,必須建立一套切實有效的保障和激勵機制,讓科技工作者從科學傳播中獲得多重收益和保障。

  (二)科學傳播的內容障礙

  科學傳播內容的問題,首先是因為把關人缺失,導致權威性下降以及內容可信度差。在傳統媒體中,專業責任編輯對內容重重把關,能夠確保內容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在新媒介傳播環境中,由於人人都有權參與科學傳播,信息的傳播源頭根本無法控制,導致內容五花八門,良莠不齊。其次,這些粗製濫造的科普產品以及有偽科學精神的虛假新聞,之所以能夠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不僅與新媒介傳播過程的及時性、裂變性等特性有關,大眾媒體的責任失範也難逃其咎。這種現象的存在,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科學知識的濫觴,繼而混淆視聽、損害科學的權威性,消解大眾對科學的興趣。

  (三)科學傳播中的受眾制約因素

  受眾的制約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網路中受眾的集群化現象突出。在科學傳播中,當公眾感到與自己的利益或訴求相關的時候,往往會產生非理性情緒而變得衝動,再加之一些“領袖”的推波助瀾,極易形成強大的“集群效應”,這種非理性判斷不僅阻礙了科學知識的傳播,也可能助長了迷信和偽科學橫行。另一方面,基於我國新媒介受眾群體異常龐大的現實,受眾群體成分的多樣性、科學素養和新媒體應用能力上的差異等,也是導致科學傳播效率欠佳的重要原因。

科學傳播在新媒介下的對策研究[3]

  (一)加強科學傳播中新媒體體系建設

  在科學傳播的歷史場合中,媒介作為河流的中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科學傳播工作需要給予新媒體高度的重視,加強新媒體體系建設、提高新媒體的科學傳播能力,充分發揮新媒體在科學素質建設中的渠道作用。首先,應加強新舊媒體之間的合作。既要充分發揮傳統媒體優勢為科學傳播提供更多平臺,又要適應信息傳播分眾化趨勢,積極構建科技傳媒融合發展體系,由此培育一批受眾量大、知名度高的傳播媒體,打造科學傳播媒體品牌,提高新媒體科學傳播的整體實力。其次,通過科學傳播與“互聯網+”充分結合實現傳播手段創新。通過建立和開闢專業的科普網站、科學公眾號、科普資源庫等,讓新媒體深入科學傳播的整個過程。此外,積極發展科技界與傳媒界的合作交流關係,建立良好的互動協作機制,讓專業科學知識人員深度介入對於新媒體科學傳播是至關重要的。

  (二)加強對新媒體科學傳播的監管

  對新媒體的監管並非是要過濾每個新媒體,而是要確保科學傳播的導向問題,提高科技信息傳播的質量和水平。在當今魚龍混雜的新媒體環境下,要想有效減少傳播的科技信息內容參差不齊、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等問題,就要加大對新媒體科技傳播與普及工作以及大眾科學傳播參與行為的監管力度,應儘快建立科學傳播的責任問責制度,完善新媒體環境下科學傳播的法律制度。通過法律規範來明確公眾、專家學者在新媒體傳播中的職能和責任,加強公眾在參與新媒體科學傳播過程的規範化制度化

  (三)強化人才培養的保障和激勵機制

  擁有一支結構優化、素質優良、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專業科學傳播隊伍,是新媒體科學傳播事業發展的基本保證。對於科學傳播的人才培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加強科學知識和科普創作能力培訓,提升大眾傳媒和新媒體採編人員的科學傳播素養,培養複合型的科學傳播人才。

  2.適當放寬複合型的科學傳播人才的招錄標準,不斷優化充實新媒體科學傳播人才隊伍。

  3.通過人才合作、項目合作等途徑,引導、培訓基層科學傳播人員加入到新媒體科學傳播的宣傳推廣中來,擴大新媒體科學傳播兼職人才隊伍,為科協新媒體科學傳播事業提供強大的助力。

  (四)培養科學傳播者的大眾化意識。

  一方面,要強化科學家或者是媒介從業人員的科學傳播的大眾意識。科學傳播者需要綜合考慮受眾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和區域等因素,“投其所好” 地提供“個性化” 科學傳播產品;另一方面,作為科學傳播者主導力量的科學家乃至整個科學共同體,都應該積極主動地與媒體界加強交流與合作,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實現與公眾之間的深度交流,由此才能形成一個良性的交流傳播模式

參考文獻

  1. 賈鶴鵬,苗偉山.科學傳播、風險傳播與健康傳播的理論溯源及其對中國傳播學研究的啟示[J].國際新聞界,2017
  2. 薑春輝.新媒體環境下的科學傳播新格局[J].科技傳播,2017
  3. 3.0 3.1 3.2 劉青,施威.新媒介環境下科學傳播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essilco,Tracy,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科學傳播"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