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傳播模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傳播模式

  傳播模式是指研究傳播過程、性質、效果的公式。

傳播模式的代表類型

  20世紀20年代以來,西方傳播學研究中出現了反映不同觀點和不同研究方法的多種模式,但沒有一個被普遍接受的模式。早期多為單向線性模式,50年代以來普遍強調傳播是雙向迴圈過程。具有代表性的傳播模式是:

  (1)“5W”模式

  又稱傳播的政治模式。該模式首次將傳播活動解釋為由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傳播對象和傳播效果五個環節和要素構成,即:誰(who)、說什麼(sayswhat)、通過什麼渠道(inwhichchannel)、對誰說(towhom)、產生什麼效果(withwhateffect)。1948年由美國政治學家H.D.拉斯韋爾提出,後廣為引用。西方認為“5W”模式概括性強,對大眾傳播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它忽略“反饋”傳播因素,有局限性。

  (2)香農-韋弗模式

  又稱傳播的數學模式。1948年由美國數學家C.E.香農和W.韋弗提出。特點是將人際傳播過程看作單向的機械繫統。西方認為,此模式開拓了傳播研究的視野,模式中的“噪音”表明瞭傳播過程的複雜性,但是“噪音”不僅僅限於“渠道”。

Image:香农-韦弗模式a.jpg

  (3)兩級傳播模式

  20世紀40年代由美國社會學家P.F.拉扎斯菲爾德提出。此模式強調“輿論領袖”的作用。西方認為,兩級傳播模式綜合了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但誇大了“輿論領袖”的作用及其對大眾傳播媒介的依賴性,把傳播過程簡單化了。將受眾截然分為主動和被動、活躍和不活躍兩部分,不符合傳播的現實情況。此模式以後演變為多層次的N級傳播模式。

Image:两级传播模式A.jpg

  (4)施拉姆模式

  50年代由美國傳播學者W.施拉姆提出,是較為流行的人際傳播模式。此模式強調傳者和受傳者的同一性及其處理信息的過程,揭示了符號互動在傳播中的作用。圖中的“信息反饋”,表明傳播是一個雙向迴圈的過程。

Image:施拉姆模式a.jpg

  (5)德弗勒模式

  又稱大眾傳播雙迴圈模式。50年代後期由美國社會學家M.L.德弗勒提出。在閉路迴圈傳播系統中,受傳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傳送者,噪音可以出現於傳播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此模式突出雙向性,被認為是描繪大眾傳播過程的一個比較完整的模式。

Image:德弗勒模式a.jpg

  (6)韋斯特利-麥克萊恩式

  由美國傳播學者B.韋斯特利和M.麥克萊恩提出。圖中X指信源,A為傳者,B為受眾,C為把關人,F為反饋。此模式在突出信息的同時,特別強調把關人在大眾傳播中的作用。圖中B得到的是經過C過濾的信息。

Image: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b.jpg

  (7)波紋中心模式

  由美國傳播學者R.E.希伯特等在70年代中期提出。圖中“代碼”指文字元號系統,“調節者”指政府、團體、消費者,“過濾器”指文化和社會系統,“信息放大”兼有空間和心理的含義。如圖所示,大眾傳播過程猶如投石於水池中產生的現象──石子擊起波紋,波紋向外擴展到池邊時又朝中心反向波動;在擴展和回彈的過程中,波紋(即信息)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此模式強調大眾傳播同社會、文化等的關係,顯示了傳播過程的複雜性和動態性。

Image:波纹中心模式a.jpg

  (8)一致性模式

  又稱傳播效果的心理模式。源於認識心理學理論。此模式認為,傳播效果往往取決於傳播內容對受傳者固有信仰、觀點、態度的威脅或強化程度。持這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心理學家T.M.紐科姆、L.費斯丁格和D.卡特賴特等。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傳播模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