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88个条目

員工教育訓練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員工教育訓練法

  員工教育訓練法是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員工教育,以發展全體員工知識、技能的一種方法。目的在於減少企業的損失與浪費,降低缺勤率與人事流動率;消除員工不滿,發揮員工潛能和工作技能;增加工作滿足感,促進團體合作,從而加強企業的競爭實力。[1]

員工教育訓練法的步驟[1]

  1、擬定計劃。計劃一般依據企業特質、規模、目標、政策以及勞力市場狀況、預算經費、經濟形勢、技術水準等方面而定。

  其形式多種多樣:按方式分、有始業訓練、事業訓練、職務輪換、研討會、專題演講、出國考察、舉辦管理顧問公司講習班等;按對象分,有雇工、領班、執行管理人員、決策主管等有關人員的訓練;按內容分,有企業內及企業外訓練。

  2、人員選拔人員選拔分受訓人員和教訓人員兩種。受訓人員必須具備需要性和可訓性的條件;教訓人員一般請有關專家擔任。對上述兩種人員的選拔主要採用觀察、面談、問卷調查、人事記錄、人力評估資料以及工作分析等。

  3、組織落實。訓練機構一般可以在企業組織中設立,也可以委托企業外的專業機構全盤負責。這方面的機構國外有管理顧問公司,政府職訓機構,學校團體等。美國的商業學校是承擔企業交付員工教育任務的專門學校之一。

  4、訓練方法。在訓練過程中採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訓練主要有四種方法:

  1)言教法,教訓人員以語言啟示,如演講,討論,會談,講評等形式對受訓人員進行知識,技能和工作態度的教育和輔導。該法註重個別輔導和集體輔導,故此法又為集體言教和個別言教兩種。

  2)身教法,教訓人員以示範,體驗,協作等方式,幫助受訓人員在訓練過程中自我提高,形成盡職品格和行為。實施方式是先由教訓人員以身作則,再由受訓人員試行模仿,在模仿中逐步形成標準行為。此法通常適用於動作性內容的教育訓練。

  3)境教法,運用情境影響力的一種方法。主要採取自然觀察,社會調查團體活動,工場參觀,文物展覽,放映影片等,使受訓人員在動態環境中體驗,順應所感受到的人和事,從而達到教育和訓練的目的。

  4)實例研究法,由教訓人員提出實際問題或案件,讓受訓人員座談討論,最終拿出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供受訓人員評議。

參考文獻

  1. 1.0 1.1 周範林.《實用管理方法手冊》[M].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Dan,Cabbage,KAER,方小莉,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員工教育訓練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