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性慣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修正性慣例(Principlle of Exceptions)
目錄 |
所謂修正性慣例亦稱例外原則,在會計原則不能完全適應時,處理某些具體會計事項所採用的一些慣例,這些慣例一方面構成會計事項所採用的一此些慣例,這些慣例一方面構成會計原則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對其他有關會計原則的靈活運用和修正。因此,這種修正性慣例又可以看作是會計原則的一種例外。
一般認為以下四個原則為修正性慣例:(1)重要性原則;(2)謹慎性原則;(3)實質重於形式;(4)行業慣例。
(1)重要性原則。在保證會計核算全面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前提下,應視會計信息的性質及其對會計信息使用者決策的影響程式來確定會計核算和會計報告的重點。凡是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有較大影響的會計信息應嚴格按照會計原則和會計程式進行單獨、詳細精確地重點核算和報告;對不重要的會計事項可以簡化核算程式和方法,粗略反映、合併反映。
(2)謹慎性原則。亦稱審慎原則、穩健性原則、穩健主義、保守主義等,在會計環境中存在不確定因素和風險、會計要素的確認和計量的精確性受到影響的情況下,應運用謹慎的職業判斷和穩妥的會計方法進行會計處理。充分預計可能的負債、損失和費用,儘量少計或不計可能的資產和收益,以免會計報表反映的會計信息引起報表使用者的盲目樂觀。
(3)實質重於形式。當某一事項的經濟實質和法律形式並不一致時,會計更強調經濟 南,並按照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報告。例如,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從法律形工來看,其在租賃期的產權並 屬於承租人,但從經濟實質看,承租人已擁有使用該資產的一切權利,這同自己購買的資產沒什麼兩樣。所以會計準則要求在資產負債表中把它們列為承租人的資產和負債。國際會計準則在確定這項財務報表的質量要求時。所交易或其他事項,那就必鬚根據它們的實質和經濟現實,而不是僅僅根據它們的法律形式進行核算和反映。
(4)行業慣例。指根據行業特點對領土原則所作的某些必要修正。這是因為會計原則是普遍適應的一般性原則,不可能規範各個行業的特殊情況。而這所種行業特殊性又必須納入會計原則的遵循。這就要求以一般會計原則為基礎,制定修正性的例外原則。如生產周期較長的建築行業,就不適宜按照實現原則在銷售完成時才確認收入。應根據行業慣例對實現原則作出修正,按完工發比來確認收入。